一种运输防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94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防震器,包括防震器主体、底板、弹簧板、运输箱、减震弹簧、调节仓、螺杆、压板、海绵垫、橡胶柱、承载板、保管箱和充气垫,底板顶面设置有弹簧板,连接杆中部套接有减震弹簧,螺杆一端套接有螺纹套管,压板一侧粘接有海绵垫,通孔内部镶嵌有橡胶柱,承载板通过钢丝绳与运输箱相连,保管箱与运输箱的空隙内设置有充气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输箱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板和减震弹簧,吸收碰撞时产生的震动,保管箱位于通过钢丝绳连接的承载板上,保管箱与运输箱间填充有充气垫,保管箱不直接与运输箱接触,更有利于保护产品,转动螺杆,利用压板固定保管箱,操作方便,且该装置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A transport shock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port shock absorber, which comprises a shock absorber main body, a bottom plate, a spring plate, a transport box, a shock absorber spring, a regulating bin, a screw, a pressure plate, a sponge pad, a rubber column, a bearing plate, a storage box and an air-filled pad, a spr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a shock absorber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a screw end sleeve. A threaded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a sponge pad on one side of the pressure plate, a rubber column is inlaid in the through hole, a bear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ying box through a steel wire rope, and an inflatable pad is arranged in the gap between the storage box and the conveying box. A spring plate and a shock absorber spring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veying box and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utility model to absorb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the collis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conveying box. Pipe box is located on the load-bearing plate connected by wire rope. There is an inflatable cushion between the storage box and the transport box. The storage box does not contact with the transport box directly. It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protect the product, rotate the screw and fix the storage box with the pressure plat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device can be reused and resources can be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防震器
本技术涉及防震
,具体为一种运输防震器。
技术介绍
在任何环境中都会有力作用在物体之上,并使物体发生机械性损坏,运输防震器就是指为减缓内装物受到冲击和振动,保护其在运输过程中免受损坏所采取的一定防护措施的装置,有全面防震、部分防震、悬浮式防震和充气式防震等防震方法。但是目前上的运输防震常为利用泡沫塑料包裹产品,且多为一次性包装,容易破损,无法重复使用,结构单一,防震效果有限,无法有效的保护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输防震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防震器,包括防震器主体、底板、弹簧板、运输箱、盲孔、连接杆、减震弹簧、加强板、调节仓、螺杆、把手、螺纹套管、压板、海绵垫、通孔、橡胶柱、承载板、钢丝绳、保管箱、充气垫和盖板,所述防震器主体下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顶端连接有运输箱,且弹簧板顶端与运输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运输箱底面靠近弹簧板两端处均匀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部套接有减震弹簧,且连接杆底端与底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运输箱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加强板,且运输箱侧面上部开设有调节仓,所述调节仓侧面下部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安装有把手,且螺杆另一端位于运输箱内部套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一端焊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一侧粘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侧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镶嵌有橡胶柱,所述橡胶柱通过螺钉与压板相连,所述压板下方位于运输箱内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通过钢丝绳与运输箱相连,且承载板顶面中部设置有保管箱,所述保管箱与运输箱的空隙内设置有充气垫,所述充气垫与运输箱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所述运输箱顶面设置有盖板。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运输箱远离调节仓一侧设置有扶手。优选的,所述加强板为一种铝合金材质的构件,且加强板通过螺钉与运输箱相连。优选的,所述调节仓侧面铰接有挡灰板,挡灰板侧面下部连接有拉环。优选的,所述橡胶柱一端靠近保管箱一侧均匀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保管箱内部填充有充气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防震器主体由运输箱和底板组成,运输箱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板和减震弹簧,吸收碰撞时产生的震动,充分削减传递至运输箱的震动,保护运输箱内部的产品,保管箱位于通过钢丝绳连接的承载板上,且保管箱与运输箱间填充有充气垫,保管箱不直接与运输箱接触,更有利于保护产品,转动螺杆,利用压板固定保管箱,操作方便,且该装置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本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大面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减震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运输箱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充气垫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防震器主体;2、底板;3、弹簧板;4、运输箱;5、盲孔;6、连接杆;7、减震弹簧;8、加强板;9、调节仓;10、螺杆;11、把手;12、螺纹套管;13、压板;14、海绵垫;15、通孔;16、橡胶柱;17、承载板;18、钢丝绳;19、保管箱;20、充气垫;21、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运输防震器,包括防震器主体1、底板2、弹簧板3、运输箱4、盲孔5、连接杆6、减震弹簧7、加强板8、调节仓9、螺杆10、把手11、螺纹套管12、压板13、海绵垫14、通孔15、橡胶柱16、承载板17、钢丝绳18、保管箱19、充气垫20和盖板21,防震器主体1下部设置有底板2,底板2顶面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板3,弹簧板3顶端连接有运输箱4,且弹簧板3顶端与运输箱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运输箱4底面靠近弹簧板3两端处均匀开设有盲孔5,盲孔5内部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中部套接有减震弹簧7,且连接杆6底端与底板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运输箱4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加强板8,且运输箱4侧面上部开设有调节仓9,调节仓9侧面下部贯穿有螺杆10,螺杆10一端安装有把手11,且螺杆10另一端位于运输箱4内部套接有螺纹套管12,螺纹套管12一端焊接有压板13,压板13一侧粘接有海绵垫14,海绵垫14侧面均匀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内部镶嵌有橡胶柱16,橡胶柱16通过螺钉与压板13相连,压板13下方位于运输箱4内部设置有承载板17,承载板17通过钢丝绳18与运输箱4相连,且承载板17顶面中部设置有保管箱19,保管箱19与运输箱4的空隙内设置有充气垫20,充气垫20与运输箱4的连接方式为粘接,运输箱4顶面设置有盖板21。为了便于移动防震器主体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2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运输箱4远离调节仓9一侧设置有扶手。为了提高运输箱4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加强板8为一种铝合金材质的构件,且加强板8通过螺钉与运输箱4相连。为了防止调节仓9内部积累灰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仓9侧面铰接有挡灰板,挡灰板侧面下部连接有拉环。为了便于固定保管箱1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橡胶柱16一端靠近保管箱19一侧均匀开设有防滑纹。为了提高防震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管箱19内部填充有充气垫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为一种运输防震器,打开盖板21,将产品放于保管箱19内或直接放置在承载板17顶面,转动螺杆10,螺纹套管12带动压板13移动,压紧保管箱19,此时橡胶柱16与保管箱接触,防止保管箱19移位,防震器主体1由运输箱4和底板2组成,运输箱4和底板2之间设置有弹簧板3和减震弹簧7,可吸收碰撞时产生的震动,充分削减传递至运输箱4的震动,保护运输箱4内部的产品,保管箱19位于通过钢丝绳18连接的承载板17上,向充气垫20内充入空气,充气垫20充满保管箱19与运输箱4间的空隙,保管箱19不直接与运输箱4接触,且保管箱19内部填充有充气垫20,更有利于保护产品,操作方便,且该装置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避免因一次性包装造成的浪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防震器,包括防震器主体(1)、底板(2)、弹簧板(3)、运输箱(4)、盲孔(5)、连接杆(6)、减震弹簧(7)、加强板(8)、调节仓(9)、螺杆(10)、把手(11)、螺纹套管(12)、压板(13)、海绵垫(14)、通孔(15)、橡胶柱(16)、承载板(17)、钢丝绳(18)、保管箱(19)、充气垫(20)和盖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器主体(1)下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顶面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板(3),所述弹簧板(3)顶端连接有运输箱(4),且弹簧板(3)顶端与运输箱(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运输箱(4)底面靠近弹簧板(3)两端处均匀开设有盲孔(5),所述盲孔(5)内部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中部套接有减震弹簧(7),且连接杆(6)底端与底板(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运输箱(4)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加强板(8),且运输箱(4)侧面上部开设有调节仓(9),所述调节仓(9)侧面下部贯穿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一端安装有把手(11),且螺杆(10)另一端位于运输箱(4)内部套接有螺纹套管(12),所述螺纹套管(12)一端焊接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一侧粘接有海绵垫(14),所述海绵垫(14)侧面均匀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内部镶嵌有橡胶柱(16),所述橡胶柱(16)通过螺钉与压板(13)相连,所述压板(13)下方位于运输箱(4)内部设置有承载板(17),所述承载板(17)通过钢丝绳(18)与运输箱(4)相连,且承载板(17)顶面中部设置有保管箱(19),所述保管箱(19)与运输箱(4)的空隙内设置有充气垫(20),所述充气垫(20)与运输箱(4)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所述运输箱(4)顶面设置有盖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防震器,包括防震器主体(1)、底板(2)、弹簧板(3)、运输箱(4)、盲孔(5)、连接杆(6)、减震弹簧(7)、加强板(8)、调节仓(9)、螺杆(10)、把手(11)、螺纹套管(12)、压板(13)、海绵垫(14)、通孔(15)、橡胶柱(16)、承载板(17)、钢丝绳(18)、保管箱(19)、充气垫(20)和盖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器主体(1)下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顶面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板(3),所述弹簧板(3)顶端连接有运输箱(4),且弹簧板(3)顶端与运输箱(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运输箱(4)底面靠近弹簧板(3)两端处均匀开设有盲孔(5),所述盲孔(5)内部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中部套接有减震弹簧(7),且连接杆(6)底端与底板(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运输箱(4)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加强板(8),且运输箱(4)侧面上部开设有调节仓(9),所述调节仓(9)侧面下部贯穿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一端安装有把手(11),且螺杆(10)另一端位于运输箱(4)内部套接有螺纹套管(12),所述螺纹套管(12)一端焊接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一侧粘接有海绵垫(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静何楚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