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外墙、屋面板及女儿墙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特别是涉及节能建筑采用的装配式外墙、屋面板及女儿墙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构件的装配方法一般有现场后浇叠合层混凝土、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焊接、机械连接及预留孔洞搭接连接等做法。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流行的装配式预制大板住宅,由于结构整体性差、渗漏、楼板裂缝等原因,存在许多影响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隐患和缺陷,逐渐被现浇混凝土结构所取代。但随着当前新兴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本土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技术正逐步形成。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少、建筑行业用工荒的出现、住宅工业产业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重新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住宅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新技术、新形式。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 ...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外墙、屋面板及女儿墙连接节点 ,其特征在于: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顶层墙板(1)的顶部与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屋面板(2)的外墙接口端连接,再与装配式装配式剪力键混凝土女儿墙板(3)连接,形成外墙‑屋面板‑女儿墙连接节点;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屋面板(2)的剪力搭接榫(2‑22)搭接在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顶层墙板(1)的连接槽形剪力搭接口(1‑25)上,并且和暗柱预留槽口(2‑18)、连接暗柱预留槽口(2‑19)对应的保温板体(1‑1)的一部分也搭在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顶层墙板(1)的连接槽形剪力搭接口(1‑25)上;室外混凝土高遮挡板(1 ...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外墙、屋面板及女儿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顶层墙板(1)的顶部与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屋面板(2)的外墙接口端连接,再与装配式装配式剪力键混凝土女儿墙板(3)连接,形成外墙-屋面板-女儿墙连接节点;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屋面板(2)的剪力搭接榫(2-22)搭接在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顶层墙板(1)的连接槽形剪力搭接口(1-25)上,并且和暗柱预留槽口(2-18)、连接暗柱预留槽口(2-19)对应的保温板体(1-1)的一部分也搭在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顶层墙板(1)的连接槽形剪力搭接口(1-25)上;室外混凝土高遮挡板(1-16)和外层保温高遮挡板(1-18)的顶部与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屋面板(2)的顶面齐平;外排暗柱顶剪力键(1-13)、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的顶面高出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屋面板(2)的顶面200~300mm;在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顶层墙板(1)的墙-板安装口(1-46)将连接螺栓(4)通过楼板连接螺孔(1-42)穿到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屋面板(2)的顶面连接盒(2-18),采用连接螺帽(5)连接;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顶层墙板(1)的外排暗柱顶剪力键(1-13)、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与中线剪力槽(3-16)相契合,外排暗柱顶剪力键(1-13)、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内的外排竖向连接钢筋(1-35)插入装配式剪力键混凝土女儿墙板(3)的竖直连接盒(3-14),并采用连接螺帽(1-3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外墙、屋面板及女儿墙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施工双层芯板保温混凝土顶层墙板(1),包括保温板体(1-1)、室内混凝土面层(1-2)、室外混凝土面层(1-3)、中间厚混凝土层(1-4)、内排暗柱(1-5)、外排暗柱(1-6)、连接暗柱(1-7)、外层保温板(1-8)、内层保温板(1-9)、接缝保温板(1-10)、中间钢筋网(1-11)、外排暗柱顶剪力键(1-13)、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室内混凝土低搭接口(1-15)、室外混凝土高遮挡板(1-16)、中间厚混凝土接口卡槽(1-17)、外层保温高遮挡板(1-18)、内层保温低搭接口(1-19)、接缝保温低搭接口(1-20)、内排暗柱底剪力槽(1-21)、内排底部剪力键(1-22)、外排暗柱底剪力槽(1-23)、中排底部剪力键(1-24)、连接槽形剪力搭接口(1-25)、外层防水凹卯(1-27)、外层防水凸榫(1-28)、中间防水凸榫(1-29)、中间防水凹卯(1-30)、中间保温凹卯(1-31)、中间保温凸榫(1-32)、内表保温凸榫(1-33)、内表保温凹卯(1-34)、外排竖向连接钢筋(1-35)、内排竖向钢筋(1-36)、水平连接钢筋(1-37)、连接螺帽(1-38)、内排钢筋连接盒(1-39)、外排钢筋连接盒(1-40)、水平钢筋连接盒(1-41)、楼板连接螺孔(1-42)、水平连接螺栓穿孔(1-43)、墙体正交连接螺孔(1-44)、墙体正交连接螺母安装口(1-45)、墙-板安装口(1-46),保温板体(1-1)包括5层,由里到外分别为室内混凝土面层(1-2)、内层保温层、中间厚混凝土层(1-4)、外层保温层和室外混凝土面层(1-3),中间厚混凝土层(1-4)的厚度为室内混凝土面层(1-2)和室外混凝土面层(1-3)厚度的1.2-2倍;内层保温层由若干块保温板成排布置,两端为均分别为接缝保温板(1-10),中间为若干内层保温板(1-9),接缝保温板(1-10)和内层保温板(1-9)均匀成排分布,在接缝保温板(1-10)和内层保温板(1-9)之间以及在内层保温板(1-9)之间的混凝土肋、中间厚混凝土层(1-4)和室内混凝土面层(1-2)共同形成内排暗柱(1-5);外层保温层由若干外层保温板(1-8)均匀成排分布,外层保温板(1-8)之间的混凝土肋、中间厚混凝土层(1-4)和室外混凝土面层(1-3)共同形成外排暗柱(1-6),在顶端伸出墙板顶面形成外排暗柱顶剪力键(1-13);外层保温层、中间厚混凝土层(1-4)和室外混凝土面层(1-3)的两端共同形成连接暗柱(1-7),在顶端伸出墙板顶面形成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外排暗柱顶剪力键(1-13)和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上分别开设垂直与墙板方向的楼板连接螺孔(1-42);室外混凝土面层(1-3)、外层保温板(1-8)均伸出墙板顶面,其顶面低于外排暗柱顶剪力键(1-13)、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的顶面且高于内排暗柱(1-5)顶面,分别形成层间保温、防水、围护的室外混凝土高遮挡板(1-16)、外层保温高遮挡板(1-18)、室内混凝土面层(1-2)、中间厚混凝土层(1-4)、内层保温板(1-9)、接缝保温板(1-10)的顶面低于外排暗柱顶剪力键(1-13)、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的顶面300-500mm,分别形成室内混凝土低搭接口(1-15)、中间厚混凝土接口卡槽(1-17)、内层保温低搭接口(1-19)、接缝保温低搭接口(1-20);室内混凝土低搭接口(1-15)、中间厚混凝土接口卡槽(1-17)、内层保温低搭接口(1-19)、接缝保温低搭接口(1-20)与内排暗柱(1-5)的顶面齐平,形成连续多个顶面齐平的连接槽形剪力搭接口(1-25);在保温板体(1-1)的其中一端由外向里分别为外层防水凹卯(1-27)、中间防水凸榫(1-29)、中间保温凹卯(1-31)、内表保温凸榫(1-33),水平横截面均为平齐的,且之间均有斜坡连接;外层防水凹卯(1-27)为直角梯形缺口,中间防水凸榫(1-29)为等腰梯形凸起,中间保温凹卯(1-31)为等腰梯形缺口,内表保温凸榫(1-33)为直角梯形凸起;外层防水凹卯(1-27)、中间防水凸榫(1-29)位于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的外端,中间保温凹卯(1-31)位于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和接缝保温板(1-10)的外端;在保温板体(1-1)的另一端由外向里分别为外层防水凸榫(1-28)、中间防水凹卯(1-30)、中间保温凸榫(1-32)、内表保温凹卯(1-34),分别与另一端的外层防水凹卯(1-27)、中间防水凸榫(1-29)、中间保温凹卯(1-31)、内表保温凸榫(1-33)分别契合;在内排暗柱(1-5)内均分别设置一根内排竖向钢筋(1-36),所有内排竖向钢筋(1-36)成一排,且在底部均分别连接内排钢筋连接盒(1-39),内排钢筋连接盒(1-39)为无盖金属盒,无盖侧露到室内一侧,内排钢筋连接盒(1-39)的底端设置开向底部的螺孔;外排暗柱(1-6)和连接暗柱(1-7)内均分别设置一根外排竖向连接钢筋(1-35),其顶端均分别伸出外排暗柱顶剪力键(1-13)、连接暗柱顶剪力键(1-14)的顶面,所有外排竖向连接钢筋(1-35)成一排,且顶部均带螺丝扣,并均能安装连接螺帽(1-38),在底部均分别连接外排钢筋连接盒(1-40),外排钢筋连接盒(1-40)为无盖金属盒,无盖侧露到室外一侧,外排钢筋连接盒(1-40)的底端设置开向底部的螺孔;在内排暗柱(1-5)的底部均分别设置内排暗柱底剪力槽(1-21),内排暗柱底剪力槽(1-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