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宇专利>正文

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0818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它由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缓凝减水剂和水搅拌制作而成,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水泥6%‑10%,细集料58%‑65%,粗集料22.2%‑29%,缓凝减水剂的量为水泥添加量的0.6%‑3%,水灰比为0.6‑0.65。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合料搅拌;步骤二,摊铺及补充洒水;步骤三,碾压;步骤四,养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克服按照传统工艺施工的碾压混凝土路面普遍存在的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缺陷,也不需要设置纵向和横向涨缩缝。为提高路面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不开裂的碾压式混凝土路面之上还可以采用沥青微表处或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构成复合式路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碾压混凝土是一种水灰比小,通过振动碾压工艺成型,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零坍落度的水泥混凝土。碾压混凝土路面具有节约水泥,强度高,施工进度快,开放交通早,比普通混凝土路面投资少等技术经济上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农村乡镇公路,城镇居民小区内部道路及停车场等荷载等级较低道路。但传统的碾压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较差,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干缩开裂和温度裂缝等问题,为减少和避免路面开裂,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故需在纵向和横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横向和纵向胀缩缝,横向胀缝间距一般为20~40米,横向缩缝间距为5~7米,纵缝间距为3~4米。由于横向胀缝最易引起路面板的破坏和行车颠簸,并增加施工和养护的麻烦,近年来趋向于对较厚的混凝土板,在热天施工时,除在桥头、交叉口和急弯等处必须设置胀缝外,其他路段可少设或不设。纵、横缝在平面上的布置一般是相互垂直,近年来为减轻行车颠簸,也有把横缝做成与纵缝交成70°~80°的斜角,并按4、4.5、5、5.5和6米的不等间距顺序布置。但是设置胀缩缝不仅造成工程造价增加,而且也降低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克服按照传统工艺施工的碾压混凝土路面普遍存在的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缺陷,也不需要设置纵向和横向涨缩缝。为提高路面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不开裂的碾压式混凝土路面之上还可以采用沥青微表处或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构成复合式路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它由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缓凝减水剂和水搅拌制作而成,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水泥6%-10%,细集料58%-65%,粗集料22.2%-29%,缓凝减水剂的量为水泥添加量的0.6%-3%,水灰比为0.6-0.65;所述细集料为细度模数为2.5-3.0的砂;所述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合料搅拌,按权利要求一中的原料配制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混合料从水稳料拌合机出料后,出厂运送到现场;所述混合料在集中厂拌过程中的搅拌添加水量为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70%-80%;所述混合料在集中厂拌的过程中添加缓凝减水剂;步骤二,摊铺及补充洒水,以10m为一个摊铺施工段,将步骤一搅拌好的混合料用使用平地机进行摊铺和翻拌,翻拌过程中采用洒水车对混合料进行喷洒补水,采用现场查看和抽样试验检测的方法,确保混合料在碾压前达到最佳含水量,在翻拌过程中同时兼顾对混合料进行整形,使混合料摊铺整形后的路拱和横坡满足设计要求;所述摊铺厚度为18-20cm;所述平地机进行摊铺时的松铺系数为1.2;所述平地机进行摊铺速度为1.5-2m/min;步骤三,碾压,以摊铺长度30m为一个碾压段,摊铺小于30min,采用压路机碾压,作业时间小于1.5小时;所述碾压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所述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速度均为1.0-1.5km/h;所述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为2次;所述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为3-6次;所述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的碾轮重叠宽度为振动压路机轮宽的1/3-1/2;所述终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为2次;所述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速度均为1.0-1.5km/h;步骤四,养生,步骤三碾压结束后在路基上覆盖养生材料,4-6h后每间隔3h洒水一次,养生时间大于7天;所述养生材料为麻袋、土工布、草席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克服按照传统工艺施工的碾压混凝土路面普遍存在的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缺陷,也不需要设置纵向和横向涨缩缝。为提高路面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不开裂的碾压式混凝土路面之上还可以采用沥青微表处或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构成复合式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它由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缓凝减水剂和水搅拌制作而成,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水泥6%-10%,细集料58%-65%,粗集料22.2%-29%,缓凝减水剂的量为水泥添加量的0.6%-3%,水灰比为0.6-0.65;所述细集料为细度模数为2.5-3.0的砂;所述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合料搅拌,按权利要求一中的原料配制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混合料从水稳料拌合机出料后,出厂运送到现场;所述混合料在集中厂拌过程中的搅拌添加水量为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70%-80%;所述混合料在集中厂拌的过程中添加缓凝减水剂;步骤二,摊铺及补充洒水,以10m为一个摊铺施工段,将步骤一搅拌好的混合料用使用平地机进行摊铺和翻拌,翻拌过程中采用洒水车对混合料进行喷洒补水,采用现场查看和抽样试验检测的方法,确保混合料在碾压前达到最佳含水量,在翻拌过程中同时兼顾对混合料进行整形,使混合料摊铺整形后的路拱和横坡满足设计要求;所述摊铺厚度为18-20cm;所述平地机进行摊铺时的松铺系数为1.2;所述平地机进行摊铺速度为1.5-2m/min;步骤三,碾压,以摊铺长度30m为一个碾压段,摊铺小于30min,采用压路机碾压,作业时间小于1.5小时;所述碾压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所述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速度均为1.0-1.5km/h;所述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为2次;所述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为3-6次;所述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的碾轮重叠宽度为振动压路机轮宽的1/3-1/2;所述终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为2次;所述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速度均为1.0-1.5km/h;步骤四,养生,步骤三碾压结束后在路基上覆盖养生材料,4-6h后每间隔3h洒水一次,养生时间大于7天;所述养生材料为麻袋、土工布、草席中的一种或多种。本项专利技术是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及其制备方法,简称为CUCP施工技术。《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是我国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内数十年来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代表了我国目前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的最高水平。为克服碾压式混凝土路面在使用工程中产生干缩和温度裂纹的缺陷,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行车的舒适性,本申请人对《技术细则》所推荐采用的施工工艺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研究和贯彻,在深入理解《技术细则》各项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数十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实验研究成果,对其不合理或不完善的部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指标作了改进和优化,并推荐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本项技术主要内容如下:关于CUCP基层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规定:《技术细则》对碾压混凝土7d龄期无侧限强度检验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它由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缓凝减水剂和水搅拌制作而成,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水泥6%‑10%,细集料58%‑65%,粗集料22.2%‑29%,缓凝减水剂的量为水泥添加量的0.6%‑3%,水灰比为0.6‑0.65;所述细集料为细度模数为2.5‑3.0的砂;所述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它由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缓凝减水剂和水搅拌制作而成,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水泥6%-10%,细集料58%-65%,粗集料22.2%-29%,缓凝减水剂的量为水泥添加量的0.6%-3%,水灰比为0.6-0.65;所述细集料为细度模数为2.5-3.0的砂;所述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产生裂纹、不需设置胀缩缝的碾压混凝土复合路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合料搅拌,按权利要求一中的原料配制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混合料从水稳料拌合机出料后,出厂运送到现场;所述混合料在集中厂拌过程中的搅拌添加水量为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70%-80%;所述混合料在集中厂拌的过程中添加缓凝减水剂;步骤二,摊铺及补充洒水,以10m为一个摊铺施工段,将步骤一搅拌好的混合料用使用平地机进行摊铺和翻拌,翻拌过程中采用洒水车对混合料进行喷洒补水,采用现场查看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宇
申请(专利权)人:杜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