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和电梯轿厢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029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于将轿厢壁安装至轿顶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以及包括该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适于以弹性卡扣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轿顶的安装槽中,并适于夹持住所述轿厢壁,以便将所述轿厢壁安装至所述轿顶。因此,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单个工人在轿厢内就能够方便地将轿厢壁安装至轿顶,从而提高了轿厢壁的安装效率,并且降低了轿厢壁的安装成本。

Installation of elevator car wall and elevator c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vator car wall mounting device suitable for mounting a car wall to a car roof and an elevator car including the elevator car wall mounting device. The elevator car wall mounting device is adapted to be fixed in the mounting groove of the car roof by means of an elastic clasp, and is adapted to clamp the car wall of the house so as to mount the car wall to the car roof. Therefore, in the invention, a single worker can conveniently install the car wall to the top of the car, thereby improving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car wall and reducing the installation cost of the ca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和电梯轿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和电梯轿厢,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将轿厢壁安装至轿顶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以及包括该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梯的轿厢壁通常通过螺栓连接到轿顶上。在安装轿厢壁时,需要两个人,一个人在轿厢内,另一个人在轿厢外,通过轿厢内、外两个的人配合才能将轿厢壁安装到轿顶上。首先,要使轿厢壁上的连接孔与轿顶上的连接孔对齐;然后,才能将螺栓插入轿厢壁和轿顶的连接孔中;最后,还需要爬到轿顶拧紧螺母,才能将轿厢壁紧固到轿顶上。这种安装方式不仅费时,而且需要多个安装人员相互配合,降低了轿厢壁的安装效率,并且增加了轿厢壁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适于将轿厢壁安装至轿顶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适于以弹性卡扣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轿顶的安装槽中,并适于夹持住所述轿厢壁,以便将所述轿厢壁安装至所述轿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具有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面对的第二侧壁、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顶壁;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限定一个插装槽,所述轿厢壁适于插入到所述插装槽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适于从所述轿厢壁的两侧夹持住所述轿厢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在所述轿顶的安装槽的一个侧壁和另一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适于分别弹性卡扣到所述轿顶的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中,从而将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固定至所述轿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为延伸预定长度的肋状凸起或者为块状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为延伸预定长度的肋状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为块状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包括多个块状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插装槽与所述轿厢壁过盈配合,以便牢固地夹持住所述轿厢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适于抵压在所述轿厢壁上的凸起部,所述插装槽通过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轿厢壁过盈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形成有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没有形成所述凸起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凸起部为延伸预定长度的筋状凸起,并且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条彼此平行的筋状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具有朝外凸起的弯折部,使得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至少一个侧壁可向外弹性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第一侧壁上没有形成所述弯折部,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第一侧壁适于抵靠在所述轿顶的安装槽的所述一个侧壁的内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所述弯折部,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形成在所述弯折部的外表面上,所述弯折部的外表面适于抵靠在所述轿顶的安装槽的所述另一个侧壁的内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凸起部包括多条筋状凸起,所述多条筋状凸起中的一些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上方,另一些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下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顶:轿厢壁;和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适于将所述轿厢壁安装至所述轿顶。在所述轿顶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适于以弹性卡扣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轿顶的安装槽中,并适于夹持住所述轿厢壁,以便将所述轿厢壁安装至所述轿顶。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适于以弹性卡扣的方式固定到轿顶的安装槽中,并且适于夹持住轿厢壁,这样,单个工人在轿厢内就能够方便地将轿厢壁安装至轿顶,从而提高了轿厢壁的安装效率,并且降低了轿厢壁的安装成本。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轿厢的轿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轿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显示了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图3显示图2所示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图3所示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的侧视图;图5显示通过图4所示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将轿厢壁安装至轿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适于将轿厢壁安装至轿顶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适于以弹性卡扣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轿顶的安装槽中,并适于夹持住所述轿厢壁,以便将所述轿厢壁安装至所述轿顶。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轿厢的轿顶10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轿顶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显示了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图3显示图2所示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图3所示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的侧视图。图5显示通过图4所示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将轿厢壁20安装至轿顶10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适于将轿厢壁20安装至轿顶10。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适于以弹性卡扣的方式固定到轿顶10的安装槽14中,并且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从轿厢壁20的两侧夹持住轿厢壁20。这样,轿厢壁20就可以通过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方便地安装至轿顶10。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具有第一侧壁110、与第一侧壁110面对的第二侧壁120、和连接在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之间的顶壁130。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之间限定一个插装槽140。轿厢壁20适于插入到插装槽140中,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适于从轿厢壁20的两侧夹持住轿厢壁20。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的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110a和第二定位凸起120a。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轿顶10的安装槽14具有一对侧壁11、12和连接一对侧壁11、12的顶壁13。在轿顶10的安装槽14的一对侧壁11、12中的一个侧壁11和另一个侧壁1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适于将轿厢壁(20)安装至轿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适于以弹性卡扣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轿顶(10)的安装槽(14)中,并适于夹持住所述轿厢壁(20),以便将所述轿厢壁(20)安装至所述轿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适于将轿厢壁(20)安装至轿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适于以弹性卡扣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轿顶(10)的安装槽(14)中,并适于夹持住所述轿厢壁(20),以便将所述轿厢壁(20)安装至所述轿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具有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一侧壁(110)面对的第二侧壁(120)、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之间的顶壁(130);在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之间限定一个插装槽(140),所述轿厢壁(20)适于插入到所述插装槽(140)中,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适于从所述轿厢壁(20)的两侧夹持住所述轿厢壁(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的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110a)和第二定位凸起(120a);在所述轿顶(10)的安装槽(14)的一个侧壁(11)和另一个侧壁(1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卡槽(11a)和第二定位卡槽(12a);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的第一定位凸起(110a)和第二定位凸起(120a)适于分别弹性卡扣到所述轿顶(10)的第一定位卡槽(11a)和第二定位卡槽(12a)中,从而将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固定至所述轿顶(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10a)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20a)为延伸预定长度的肋状凸起或者为块状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10a)为延伸预定长度的肋状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20a)为块状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20a)包括多个块状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的插装槽(140)与所述轿厢壁(20)过盈配合,以便牢固地夹持住所述轿厢壁(2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100)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适于抵压在所述轿厢壁(20)上的凸起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湘毅
申请(专利权)人: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