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维国专利>正文

丝线牵伸装置及牵伸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0286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2:32
本申请涉及一种丝线牵伸装置及牵伸方法,属于丝线加工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二者之间设置有驱动辊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驱动辊轮在轴向上均相互平行;还包括第三导向轮组,所述第三导向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导向轮,各个子导向轮单独设置;来自第一导向轮的丝线在驱动辊轮和各个子导向轮之间循序穿行,然后到达第二导向轮。

Silk drafting device and drafting method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silk drafting device and a drafting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ilk processing.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wheel and a second guide wheel, each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roller wheel, and the first guide wheel, the second guide wheel and the driving roller wheel are all parallel to each other in axial direction; the third guide wheel group includes at least one sub guide wheel, and each sub guide wheel is arranged separately from the first guide wheel. The thread of a guide wheel runs between the driving roller and each sub-guide wheel in sequence, and then reaches the second guide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线牵伸装置及牵伸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丝线牵伸装置及牵伸方法,属于丝线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丝线牵伸设备中的丝线牵伸方法如图1所示,丝线1’经过第一导向轮2’后,依次穿越一组驱动辊轮(驱动辊轮组3’),然后到达第二导向轮4’。丝线1’在两端一定的拉力下(其中一端为输出端外部张拉力或输入端外部张拉力,这个张拉力不能为零),紧贴在驱动辊轮组3’的表面上,丝线1’依靠驱动辊轮组3’表面与丝线1’之间的接触摩擦力驱动丝线1’行进,并提供一定牵伸拉力。其中设计原理包含着驱动辊轮组3’中每个驱动辊轮的直径与转速均相同,驱动辊轮之间依靠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方式实现等速转动;每个驱动辊轮对丝线1’提供一定的牵伸摩擦力。对于需要高精度加工的丝线来说,尤其对于具有高弹性模量的碳纤维丝线来说,丝线的绕行系统与设备的传动系统事实上形成了两路既不协调、也不稳定的传动系统。两路传动系统在传力和传递运动上都不能很好地协调,导致丝线牵伸机构不能实现设计的功能,导致丝线的力学性能指标离散或突变。图1所示的牵伸机构中丝线绕行系统要求各个驱动辊轮的表面线速度应该相同并通过逐级摩擦力提供加工丝线所需要的张拉力,但由于驱动辊轮直径的加工偏差、传动系统各个部件的尺寸偏差、各种传动方式的传动特性、各段丝线的张力应该是逐级变化、丝线输入端外部张力变化、丝线输出端外部张力变化等问题,导致各个驱动辊轮的表面线速度不能一致,更不能形成与丝线力学特性相协调的速度分布,尤其因为驱动辊轮直径的加工偏差,往往会随着转数的积累,各个驱动辊轮之间的丝线表现出不可控制和不可预测的张紧力变化,有些丝线段最终会间断性地出现松弛,造成丝线在驱动辊轮表面发生突发性滑动,严重影响丝线加工时所需要的稳定环境,继而造成丝线质量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线牵伸装置及牵伸方法,实现对丝线的稳定拉伸和稳速走丝。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丝线牵伸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二者之间设置有驱动辊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驱动辊轮的转动轴均相互平行;所述丝线牵伸装置还包括第三导向轮组,所述第三导向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导向轮,各个子导向轮单独设置;来自第一导向轮的丝线在驱动辊轮和各个子导向轮之间循序穿行,然后到达第二导向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轮缘开设用于引导丝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轮缘也开设用于引导丝线的第二凹槽,所述各个子导向轮的轮缘分别开设用于引导丝线的第三凹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辊轮为圆柱体,或者其表面所在的直径相等。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各个子导向轮相互平行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各个子导向轮的安装点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直线与驱动辊轮的第一中轴线平行,二者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各个子导向轮分别具有各自的子中轴线,各个子中轴线倾斜于直线设置;子中轴线和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互垂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各个子导向轮的直径相等且间隔均匀设置。各个子导向轮的间距设置使得第j个子导向轮一侧的第三凹槽的中心点和第j+1个子导向轮另一侧的第三凹槽的中心点的连线垂直于驱动辊轮的第一中轴线。即保证丝线在驱动辊轮表面上的绕行方向始终垂直于第一中轴线(其中,j为任意一个子导向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三导向轮组位于驱动辊轮的正下方,各个子导向轮向左侧或者右侧倾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辊轮和各个子导向轮在第二平面上进行垂直投影,各个子导向轮的第三凹槽的中心点重合于驱动辊轮的边线上。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丝线牵伸方法,可采用前文所述的丝线牵伸装置完成,包括丝线由第一导向轮运行至驱动辊轮的表面,在驱动辊轮上绕行后继续运行至第三导向轮组的第一子导向轮,再由第一子导向轮返回驱动辊轮的表面绕行,并与前面的丝线路径形成间隔;当有多个子导向轮时,按照各个子导向轮的安装顺序依次重复上述过程,最后丝线由第N个子导向轮返回驱动辊轮,在驱动辊轮的表面绕行后,最终到达第二导向轮;其中,子导向轮共计有N个,N≥1,丝线在驱动辊轮的表面上绕行N+1次。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丝线在各个子导向轮上以垂直于子中轴线的方向走丝,且在驱动辊轮表面上以垂直于第一中轴线的方向走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丝线牵伸装置及方法能大幅度减小拉力驱动系统和丝线受力系统因为机械加工和安装偏差引起的不稳定因素,能更好地抵抗丝线输入端或输出端外部张力的变化对丝线牵伸装置的不良影响,进而实现稳定拉伸,同时完成稳速走丝。本申请回避了现有技术中多个驱动辊轮串联工作时,尺寸和传动偏差造成的表面线速度偏差和偏差积累。由于本申请每台丝线牵伸装置只需要一个驱动辊轮,这个驱动辊轮为圆柱形表面,在这个驱动辊轮上,可通过丝线缠绕N+1次,实现N+1个驱动辊轮与丝线的摩擦副,以满足各种张拉力控制需要。单个驱动辊轮通过多个摩擦副能提供足够大的摩擦力,用于实现丝线拉力的平衡。单个驱动轮的优势在于尽可能地减少了驱动辊轮及其驱动系统加工偏差和传动特性带来的不均衡因素,能为丝线提供稳定可控的走丝速度、延伸率、张拉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丝线牵伸装置及丝线绕行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丝线牵伸装置及丝线绕行图一;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丝线牵伸装置及丝线绕行图二;图4是简化后的驱动辊轮和第三导向轮组位置关系图;图5是驱动辊轮与第三导向轮组的另一种位置关系图;图中编号:1’丝线,2’第一导向轮,3’驱动辊轮组,4’第二导向轮;1第一导向轮,11第一凹槽,2第二导向轮,21第二凹槽,3驱动辊轮,31第一中轴线,4第三导向轮组,41子导向轮,401第一子导向轮,402第二子导向轮,403第三子导向轮,404第四子导向轮,411第三凹槽,412第三凹槽中心点,42子导向轮安装点,43直线,44子中轴线,5第一平面,6第二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实的阐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申请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如图2-4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丝线牵伸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1和第二导向轮2,二者之间设置有驱动辊轮3,驱动辊轮3、第一导向轮1和第二导向轮2的转动轴均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导向轮1和第二导向轮2可以绕其轴心旋转,在其轮缘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用于引导丝线运动,以免丝线滑出而脱离导向轮的表面。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辊轮3为圆柱体或者其外表面所在的直径相等;如圆筒体等等。如此,丝线在驱动辊轮3表面运动时,不会因为直径偏差导致表面线速度不一致,能够更好地控制丝线的累计走丝长度。所述丝线牵伸装置还包括第三导向轮组4,所述第三导向轮组4包括至少一个子导向轮41,所述每个子导向轮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线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轮(1)和第二导向轮(2),二者之间设置有驱动辊轮(3),第一导向轮(1)、第二导向轮(2)和驱动辊轮(3)的转动轴均相互平行;所述丝线牵伸装置还包括第三导向轮组(4),所述第三导向轮组(4)包括至少一个子导向轮(41),各个子导向轮(41)单独设置;来自第一导向轮(1)的丝线在驱动辊轮(3)和各个子导向轮(41)之间循序穿行,然后到达第二导向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线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轮(1)和第二导向轮(2),二者之间设置有驱动辊轮(3),第一导向轮(1)、第二导向轮(2)和驱动辊轮(3)的转动轴均相互平行;所述丝线牵伸装置还包括第三导向轮组(4),所述第三导向轮组(4)包括至少一个子导向轮(41),各个子导向轮(41)单独设置;来自第一导向轮(1)的丝线在驱动辊轮(3)和各个子导向轮(41)之间循序穿行,然后到达第二导向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轮(1)的轮缘开设用于引导丝线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二导向轮(2)的轮缘开设用于引导丝线的第二凹槽(21),所述各个子导向轮(41)的轮缘分别开设用于引导丝线的第三凹槽(4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轮(3)为圆柱体,或者其表面所在的直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丝线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子导向轮(41)相互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丝线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子导向轮的安装点(42)位于一条直线(43)上,所述直线(43)与驱动辊轮(3)的第一中轴线(31)平行,二者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5);各个子导向轮(41)分别具有各自的子中轴线(44),各个子中轴线(44)倾斜于直线(43)设置,子中轴线(44)和直线(43)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6);第一平面(5)和第二平面(6)相互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国王栋启张子林王学成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维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