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泪道置管预置引线的套管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825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泪道置管预置引线的套管探针,包括套管、探针以及引线,所述套管包括管体和设于管体尾端的注射器针座;所述探针包括针体和设于针体尾端的操作手柄,所述针体尖端圆钝光滑,所述操作手柄的前端设有连接插件,所述探针插入所述套管,连接插件与注射器针座连接卡紧;所述引线置于所述套管与探针之间,此外,管体尖端的管壁上还设有若干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套管探针可将探通、引线预置、冲洗一次性完成,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效果确切等优点,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手术成功率。

A casing probe for presetting lead wires in lacrimal duct inser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leeve probe for a pre-set lead of a lacrimal duct tube, including a sleeve, a probe and a lead. The sleeve comprises a tube body and a syringe needle holder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tube body; the probe comprises a needle body and an operation handle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needle body; the tip of the needle body is round, blunt and smooth;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operation handle. A connecting plug-in is provided, the probe is inserted into the sleeve, and the connecting plug-in is clamped with the needle seat of the syringe; the lead is placed between the sleeve and the probe, and a number of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pipe wall at the tip of the tube body. The trocar prob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mplete the probing, lead presetting and washing at one tim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safety and exact operation effect, simplifies the operation steps, improves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泪道置管预置引线的套管探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泪道置管预置引线的套管探针
技术介绍
鼻泪管阻塞引起的慢性泪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泪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溢泪、流脓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其治疗原则是恢复或建立泪道泪囊至鼻腔引流通道。既往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创伤较大及手术带来的皮肤瘢痕,患者往往不易接受。泪道置管重建生理通道,具有适应症广、简便、微创、可重复性等优势,在泪道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眼科医生多采用逆行鼻泪管插管术。手术方法为选用中空泪道探针(7号腰麻针)并将一根3-0丝线从针尖穿过针体,作为鼻泪道送线针。探针经泪小点、泪小管及鼻泪管,探入下鼻道,用取线钩从鼻腔将引线钩出,将扩张绳与引线相连,取出泪道探针,泪道冲洗,确认探通成功,上拉引线行鼻泪管扩张,再将硅胶管与引线相连,上拉引线行硅胶管逆向植入。此手术过程中由于泪道探针(腰麻针)不能弯曲,术中引线不能自鼻孔送出,需要取线钩从鼻腔将引线钩出,此步骤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否则会损伤鼻粘膜,造成水肿和出血,影响手术成功率,并给患者造成痛苦。因此,送引线的探针有待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将引线直接送出鼻孔,以达到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泪道置管预置引线的套管探针。从而达到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泪道置管预置引线的套管探针,包括套管、探针以及引线,所述套管包括管体和设于管体尾端的注射器针座;所述探针包括针体和设于针体尾端的操作手柄,所述针体尖端圆钝光滑,所述操作手柄的前端设有连接插件,所述探针插入所述套管,连接插件与注射器针座连接卡紧;所述引线置于所述套管与探针之间。作为优选地,所述管体尖端的管壁上还设有若干通孔,增加泪道冲洗效率且避免由于水流压力将引线冲出。作为优选地,所述套管为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套管,使套管具有一定强度并可实现弯曲。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插件外设有软质垫层,便于探针与套管的插接和拔离。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套管探针经泪小点、泪小管及鼻泪管,待探入下鼻道后将探针抽出,带有引线的套管顺势向下从鼻孔穿出从而将引线直接从鼻腔送出,便于之后将扩张绳与引线相连。引线送出鼻腔后上拉套管调整位置,套管上方的注射器针座连接注射器行泪道冲洗;冲洗完毕后取出套管,上拉引线行鼻泪管扩张,再将硅胶管与引线相连,上拉引线行硅胶管逆向植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由于套管具有一定强度并可以弯曲,套管探针抵达下鼻道后,抽出探针,套管可顺势向下将引线直接送出鼻孔,无需取线钩的操作,从而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的可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套管上设有注射器针座,术中可行泪道冲洗,确认探通成功。套管下方侧面有数个通孔,增加泪道冲洗效率且避免由于水流压力将引线冲走。本技术的套管探针可将探通、引线预置、冲洗一次性完成,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效果确切等优点,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手术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套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探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11-管体;12-注射器针座;2-探针;21-针体;22-操作手柄;23-连接插件;3-引线;4-软质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泪道置管预置引线的套管探针,包括套管1、探针2以及引线3,套管1包括管体11和设于管体11尾端的注射器针座12;探针2包括针体21和设于针体21尾端的操作手柄22,针体21尖端圆钝光滑,操作手柄22的前端设有连接插件23,探针2插入套管1,连接插件23与注射器针座12连接卡紧;引线3置于套管1与探针2之间。本实施例中,管体11尖端的管壁上还设有四个通孔13,增加泪道冲洗效率且避免由于水流压力将引线3冲走,套管1为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套管,使套管1具有一定强度并可实现弯曲,此外,连接插件23外设有软质垫层4,如硅胶层,便于探针2与套管1的插接和拔离,同时,还可以防止引线3被弄断。其工作过程如下:套管探针经泪小点、泪小管及鼻泪管,待探入下鼻道后将探针2抽出,带有引线3的套管1顺势向下从鼻孔穿出从而将引线3直接从鼻腔送出,便于之后将扩张绳与引线3相连。引线3送出鼻腔后上拉套管1调整位置,套管1上方的注射器针座12连接注射器行泪道冲洗;冲洗完毕后取出套管1,上拉引线3行鼻泪管扩张,再将硅胶管与引线3相连,上拉引线3行硅胶管逆向植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泪道置管预置引线的套管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探针以及引线,所述套管包括管体和设于管体尾端的注射器针座;所述探针包括针体和设于针体尾端的操作手柄,所述针体尖端圆钝光滑,所述操作手柄的前端设有连接插件,所述探针插入所述套管,连接插件与注射器针座连接卡紧;所述引线置于所述套管与探针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泪道置管预置引线的套管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探针以及引线,所述套管包括管体和设于管体尾端的注射器针座;所述探针包括针体和设于针体尾端的操作手柄,所述针体尖端圆钝光滑,所述操作手柄的前端设有连接插件,所述探针插入所述套管,连接插件与注射器针座连接卡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陈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