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9620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包括黄鳝幼苗捞取管、钢丝安装槽、钢丝、黄鳝幼苗捞取槽、黄鳝进出口、捕捉装置和黄鳝卵孵化管,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纵向设置,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黄鳝卵孵化管,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黄鳝幼苗捞取槽,所述黄鳝卵孵化管的内侧上部设置有与黄鳝幼苗捞取槽相连接的黄鳝卵孵化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动钢丝可以将捕捉装置从捕捉装置容纳腔带出,并从黄鳝幼苗捞取槽内部将捕捉装置取出,在此过程中捕捉装置上的捕捉网会将黄鳝卵孵化室内部的种鳝和黄鳝幼苗全部捕捞完,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在不取出繁殖装置的前提下对黄鳝幼苗进行捕捉。

An ecological reproduction device for Monopterus albu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seudo-ecological reproduction device for eel, which comprises a catching tube for seedlings of eel, a steel wire installation slot, a steel wire, a catching trough for seedlings of eel, an entrance and exit of eel, a catching device and an egg hatching tube of eel. The catching tube for seedlings of eel is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and the bottom side of the catching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transverse arrangement. A yellow eel egg hatching tube is arranged, and a yellow eel seedling picking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yellow eel seedling picking tube, and an egg hatching chamber connected with the yellow eel seedling picking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yellow eel egg hatching tube. The catching device can be taken out of the holding cavity of the catching device by pulling a steel wire, and The catching device is removed from the inside of the catching trough of the seedlings of Monopterus albus. In the process, the catching net on the catching device will catch all the seedlings of Monopterus albus and Monopterus albus in the hatching chamber. The seedlings of Monopterus albus can be captured without the br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黄鳝养殖设备
,具体是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黄鳝养殖的苗源大部分是来自野生的黄鳝苗,极少部分的仿生态繁殖苗。为了减小对野生黄鳝的过度捕捞而造成的生态破坏,仿生态繁殖黄鳝幼苗也是黄鳝养殖业的必然需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装置埋到黄鳝养殖箱内的泥土内部,在黄鳝幼苗孵化后,需要将装置从泥土中取出,将黄鳝幼苗从装置内部倒出,之后要继续使用时又要将装置重新埋到泥土中,这种装置使用不方便,而且增加使用者的工作负担,同时重复的填埋和取出容易造成黄鳝养殖箱内部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黄鳝的繁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包括黄鳝幼苗捞取管、钢丝安装槽、钢丝、黄鳝幼苗捞取槽、黄鳝进出口、捕捉装置和黄鳝卵孵化管,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纵向设置,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黄鳝卵孵化管,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黄鳝幼苗捞取槽,所述黄鳝卵孵化管的内侧上部设置有与黄鳝幼苗捞取槽相连接的黄鳝卵孵化室,所述黄鳝卵孵化室的口径与黄鳝幼苗捞取槽的口径相等,所述黄鳝卵孵化管的一侧上部设置有与黄鳝卵孵化室相连接的黄鳝进出口,所述黄鳝卵孵化室的一侧设置有捕捉装置容纳腔,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钢丝安装槽,所述黄鳝卵孵化管的内侧下部设置有钢丝安装槽,所述钢丝安装槽的表面一侧与黄鳝卵孵化室和黄鳝幼苗捞取槽相连通,所述钢丝安装槽的内部安插有钢丝,所述捕捉装置容纳腔的内部放置有捕捉装置,所述捕捉装置包括捕捉钢圈和捕捉网,所述捕捉钢圈的一侧安装有捕捉网,所述钢丝的底部一侧焊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捕捉钢圈焊接在一起,所述钢丝的顶端延伸出钢丝安装槽。优选的,所述钢丝的顶端安装有拉环,所述黄鳝进出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圆弧倒角。优选的,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转轴座,转轴座的一侧连接有与黄鳝幼苗捞取槽位置相配合的顶盖,顶盖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拉扣。优选的,所述捕捉钢圈的直径略小于黄鳝幼苗捞取槽的直径,所述捕捉网的底部安装有磁铁,所述捕捉装置容纳腔的内壁上安装有与磁铁相配合的配合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拉动钢丝可以将捕捉装置从捕捉装置容纳腔带出,并从黄鳝幼苗捞取槽内部将捕捉装置取出,在此过程中捕捉装置上的捕捉网会将黄鳝卵孵化室内部的种鳝和黄鳝幼苗全部捕捞完,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在不取出繁殖装置的前提下对黄鳝幼苗进行捕捉,从而避免现有装置在捕捞黄鳝幼苗需要将装置从黄鳝养殖箱内部取出从而破坏养殖箱环境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工作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黄鳝卵孵化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黄鳝幼苗捞取管、2-钢丝安装槽、3-钢丝、4-拉环、5-黄鳝幼苗捞取槽、6-黄鳝卵孵化室、7-黄鳝进出口、8-捕捉钢圈、9-捕捉装置容纳腔、10-捕捉装置、11-捕捉网、12-黄鳝卵孵化管、13-配合磁铁、14-磁铁、15-转轴座、16-顶盖、17-拉扣、18-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包括黄鳝幼苗捞取管1、钢丝安装槽2、钢丝3、黄鳝幼苗捞取槽5、黄鳝进出口7、捕捉装置10和黄鳝卵孵化管12,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纵向设置,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黄鳝卵孵化管12,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黄鳝幼苗捞取槽5,所述黄鳝卵孵化管12的内侧上部设置有与黄鳝幼苗捞取槽5相连接的黄鳝卵孵化室6,所述黄鳝卵孵化室6的口径与黄鳝幼苗捞取槽5的口径相等,所述黄鳝卵孵化管12的一侧上部设置有与黄鳝卵孵化室6相连接的黄鳝进出口7,所述黄鳝卵孵化室6的一侧设置有捕捉装置容纳腔9,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钢丝安装槽2,所述黄鳝卵孵化管12的内侧下部设置有钢丝安装槽2,所述钢丝安装槽2的表面一侧与黄鳝卵孵化室6和黄鳝幼苗捞取槽5相连通,所述钢丝安装槽2的内部安插有钢丝3,所述捕捉装置容纳腔9的内部放置有捕捉装置10,所述捕捉装置10包括捕捉钢圈8和捕捉网11,所述捕捉钢圈8的一侧安装有捕捉网11,所述钢丝3的底部一侧焊接有连接件18,所述连接件18另一端与捕捉钢圈8焊接在一起,所述钢丝3的顶端延伸出钢丝安装槽2,通过拉动钢丝3可以将捕捉装置10从捕捉装置容纳腔9带出,并从黄鳝幼苗捞取槽5内部将捕捉装置10取出,在此过程中捕捉装置10上的捕捉网11会将黄鳝卵孵化室6内部的种鳝和黄鳝幼苗全部捕捞完,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在不取出繁殖装置的前提下对黄鳝幼苗进行捕捉,从而避免现有装置在捕捞黄鳝幼苗需要将装置从黄鳝养殖箱内部取出从而破坏养殖箱环境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工作负担。通过所述钢丝3的顶端安装有拉环4,方便拉动钢丝3,所述黄鳝进出口7的边缘处设置有圆弧倒角,有利于避免黄鳝进出口7的棱角对种鳝皮肤造成损伤。通过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转轴座15,转轴座15的一侧连接有与黄鳝幼苗捞取槽5位置相配合的顶盖16,避免光线照入黄鳝幼苗捞取槽5对种鳝造成影响,顶盖16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拉扣17,方便将顶盖16打开。通过所述捕捉钢圈8的直径略小于黄鳝幼苗捞取槽5的直径,所述捕捉网11的底部安装有磁铁14,所述捕捉装置容纳腔9的内壁上安装有与磁铁14相配合的配合磁铁13,方便使捕捉网11展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将装置埋入养殖箱内的泥土的内部,并使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顶部漏出水面,使黄鳝进出口7漏出泥土表面,当种鳝在黄鳝卵孵化室6内部产卵且鳝卵孵化完之后,打开顶盖16,拉动钢丝3将捕捉装置10从装置内部取出,在捕捉装置10向外移动的过程中捕捉装置10上的捕捉网11会将黄鳝卵孵化室6内部的种鳝和黄鳝幼苗全部捕捞完,在鳝苗取完后再通过钢丝3将捕捉装置10重新塞入捕捉装置容纳腔9的内部,等待下一次的捕捞,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在不取出繁殖装置的前提下对黄鳝幼苗进行捕捉,从而避免现有装置在捕捞黄鳝幼苗需要将装置从黄鳝养殖箱内部取出从而破坏养殖箱环境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工作负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包括黄鳝幼苗捞取管(1)、钢丝安装槽(2)、钢丝(3)、黄鳝幼苗捞取槽(5)、黄鳝进出口(7)、捕捉装置(10)和黄鳝卵孵化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纵向设置,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黄鳝卵孵化管(12),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黄鳝幼苗捞取槽(5),所述黄鳝卵孵化管(12)的内侧上部设置有与黄鳝幼苗捞取槽(5)相连接的黄鳝卵孵化室(6),所述黄鳝卵孵化室(6)的口径与黄鳝幼苗捞取槽(5)的口径相等,所述黄鳝卵孵化管(12)的一侧上部设置有与黄鳝卵孵化室(6)相连接的黄鳝进出口(7),所述黄鳝卵孵化室(6)的一侧设置有捕捉装置容纳腔(9),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钢丝安装槽(2),所述黄鳝卵孵化管(12)的内侧下部设置有钢丝安装槽(2),所述钢丝安装槽(2)的表面一侧与黄鳝卵孵化室(6)和黄鳝幼苗捞取槽(5)相连通,所述钢丝安装槽(2)的内部安插有钢丝(3),所述捕捉装置容纳腔(9)的内部放置有捕捉装置(10),所述捕捉装置(10)包括捕捉钢圈(8)和捕捉网(11),所述捕捉钢圈(8)的一侧安装有捕捉网(11),所述钢丝(3)的底部一侧焊接有连接件(18),所述连接件(18)另一端与捕捉钢圈(8)焊接在一起,所述钢丝(3)的顶端延伸出钢丝安装槽(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包括黄鳝幼苗捞取管(1)、钢丝安装槽(2)、钢丝(3)、黄鳝幼苗捞取槽(5)、黄鳝进出口(7)、捕捉装置(10)和黄鳝卵孵化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纵向设置,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黄鳝卵孵化管(12),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黄鳝幼苗捞取槽(5),所述黄鳝卵孵化管(12)的内侧上部设置有与黄鳝幼苗捞取槽(5)相连接的黄鳝卵孵化室(6),所述黄鳝卵孵化室(6)的口径与黄鳝幼苗捞取槽(5)的口径相等,所述黄鳝卵孵化管(12)的一侧上部设置有与黄鳝卵孵化室(6)相连接的黄鳝进出口(7),所述黄鳝卵孵化室(6)的一侧设置有捕捉装置容纳腔(9),所述黄鳝幼苗捞取管(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钢丝安装槽(2),所述黄鳝卵孵化管(12)的内侧下部设置有钢丝安装槽(2),所述钢丝安装槽(2)的表面一侧与黄鳝卵孵化室(6)和黄鳝幼苗捞取槽(5)相连通,所述钢丝安装槽(2)的内部安插有钢丝(3),所述捕捉装置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德孝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四海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