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959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其结构包括:营养液池、定时器、水泵、进液管、植株、栽培槽、回液套管、回液管、回液管道、肥料吸收管道,进液管贯穿于营养液池内部并相互平行,定时器固定于水泵左侧,水泵与进液管采用过盈配合,进液管竖直贯穿于栽培槽左上角,植株竖直固定于栽培槽内部并且处于肥料吸收管道上方,回液套槽竖直固定于栽培槽右侧,回液管处于回液套管内部的上方并且与回液管道采用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泵设有盘根套、压兰、盘根、泵套、泵内水槽、泵轴,实现了操作简单,运行牢靠,定时器与水泵的结合可自动定时给予水分,使植株迅速茁壮成长,产量高,品质好,同时节省人工劳动力,降低能源损耗,避免污染环境。

A high yield cultivation system for Cinnamomum camphor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mphor tree high-yield cultiva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nutrient solution pool, a timer, a water pump, a liquid intake pipe, a plant, a cultivation tank, a liquid return sleeve, a liquid return pipe, a liquid return pipe and a fertilizer absorption pipe. The liquid intake pipe runs through the nutrient solution pool and is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the timer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water pump. The pump and the liquid intake pipe adopt interference fit, the liquid intake pipe runs vertically through the upper left corner of the cultivation tank, the plant is vertically fixed in the cultivation tank and is above the fertilizer absorption pipe, the liquid return sleeve trough i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ultivation tank, the liquid return pipe is above the liquid return pipe and adopts interference fit with the liquid return pipe. Type B water pump is equipped with packing sleeve, pressure blue, packing, pump sleeve, water tank and pump shaft in the pump, which realizes simple operation and reliable oper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imer and pump can automatically give water at regular intervals, so that the plant can grow rapidly,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while saving labor,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void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属于丰产栽培系统

技术介绍
植物栽培具体历史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但栽培的起因可以推论,先前人们在社会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人们主要是靠采摘果实充饥,但果实对人们的供给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季节性强,有些时候,碰到天时不利,也会没有这些食物充饥,不光如此,野生果实有时候根本就无法满足人们对其的需要,这迫使人们不断想办法去获得更丰富的食物,人们在先前长期大量的采摘当中,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后,由于偶然的因素,加上生活生产经验的增长,意识的不断发达,发现有些植物会根据人的需要生长繁殖,于是人们开始把野生的植物试着进行培植。但现有技术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并且技术要求高,栽培缓冲能力差,水肥供应不能出现任何障碍,需要管理人员监管,一旦管理不当,导致危害植株生长,无法自动定时通过水泵控制水量供给,水泵的运用不完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以解决技术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并且技术要求高,栽培缓冲能力差,水肥供应不能出现任何障碍,需要管理人员监管,一旦管理不当,导致危害植株生长,无法自动定时通过水泵控制水量供给,水泵的运用不完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其结构包括:营养液池、定时器、水泵、进液管、植株、栽培槽、回液套管、回液管、回液管道、肥料吸收管道,所述进液管贯穿于营养液池内部并相互平行,所述定时器固定于水泵左侧,所述水泵与进液管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进液管竖直贯穿于栽培槽左上角,所述植株竖直固定于栽培槽内部并且处于肥料吸收管道上方,所述回液套槽竖直固定于栽培槽右侧,所述回液管处于回液套管内部的上方并且与回液管道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回液套管与回液管轴心共线,所述回液管道与栽培槽相互平行并且处于栽培槽下方,所述水泵设有盘根套、压兰、盘根、泵套、泵内水槽、泵轴,所述盘根套设有两个竖直固定于泵轴左右两侧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压兰设有两个均固定于盘根上方并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盘根设有两个均固定安装于盘根套中下角的左右两侧,所述泵套固定于盘根左右两侧,所述泵内水槽处于泵套内部并且相互平行,泵内水槽贯穿于进液管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植株与栽培槽采用过盈配合并且轴心共线。进一步地,所述回液管道固定于与营养液池内侧的右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与水泵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回液管道竖直贯穿于栽培槽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性强。进一步地,所述定时器准确性强,精度高,使用性强,灵活度高。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液池通过回液管流入栽培槽给植株,营养液池通过水泵控制进液管流向栽培槽,栽培槽与回液管双向流动。有益效果本技术水泵设有盘根套、压兰、盘根、泵套、泵内水槽、泵轴,实现了操作简单,运行牢靠,定时器与水泵的结合可自动定时给予水分,使植株迅速茁壮成长,产量高,品质好,同时节省人工劳动力,降低能源损耗,避免污染环境。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的水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的流程图结构示意图图中:营养液池-1、定时器-2、水泵-3、进液管-4、植株-5、栽培槽-6、回液套管-7、回液管-8、回液管道-9、肥料吸收管道-10、盘根套-301、压兰-302、盘根-303、泵套-304、泵内水槽-305、泵轴-30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其结构包括:营养液池1、定时器2、水泵3、进液管4、植株5、栽培槽6、回液套管7、回液管8、回液管道9、肥料吸收管道10,所述进液管4贯穿于营养液池1内部并相互平行,所述定时器2固定于水泵3左侧,所述水泵3与进液管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进液管4竖直贯穿于栽培槽6左上角,所述植株5竖直固定于栽培槽6内部并且处于肥料吸收管道10上方,所述回液套槽7竖直固定于栽培槽6右侧,所述回液管8处于回液套管7内部的上方并且与回液管道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回液套管7与回液管8轴心共线,所述回液管道9与栽培槽6相互平行并且处于栽培槽6下方,所述水泵3设有盘根套301、压兰302、盘根303、泵套304、泵内水槽305、泵轴306,所述盘根套301设有两个竖直固定于泵轴306左右两侧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压兰302设有两个均固定于盘根303上方并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盘根303设有两个均固定安装于盘根套301中下角的左右两侧,所述泵套304固定于盘根303左右两侧,所述泵内水槽305处于泵套304内部并且相互平行,泵内水槽305贯穿于进液管4内部,所述植株5与栽培槽6采用过盈配合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回液管道9固定于与营养液池1内侧的右上方,所述进液管4与水泵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回液管道9竖直贯穿于栽培槽6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水泵3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性强,所述定时器2准确性强,精度高,使用性强,灵活度高。本技术所述的水泵3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在进行樟树丰产栽培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营养液池1营养液流入水泵3控制进液管4大流量导入栽培槽6内侧的植株5吸收营养,并且分流营养液池1给回液管8,在回液管8与栽培槽6彼此形成液位反馈,平衡植株5的吸收量,防止植株5摄入过多营养饱和坏死,通过水泵3达到操作简单,运行牢靠,定时器与水泵的结合可自动定时给予水分,使植株迅速茁壮成长,产量高,品质好,同时节省人工劳动力,降低能源损耗,避免污染环境。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并且技术要求高,栽培缓冲能力差,水肥供应不能出现任何障碍,需要管理人员监管,一旦管理不当,导致危害植株生长,无法自动定时通过水泵控制水量供给,水泵的运用不完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达到操作简单,运行牢靠,定时器与水泵的结合可自动定时给予水分,使植株迅速茁壮成长,产量高,品质好,同时节省人工劳动力,降低能源损耗,避免污染环境,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盘根套301设有两个竖直固定于泵轴306左右两侧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压兰302设有两个均固定于盘根303上方并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盘根303设有两个均固定安装于盘根套301中下角的左右两侧,所述泵套304固定于盘根303左右两侧,所述泵内水槽305处于泵套304内部并且相互平行,泵内水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其结构包括:营养液池(1)、定时器(2)、水泵(3)、进液管(4)、植株(5)、栽培槽(6)、回液套管(7)、回液管(8)、回液管道(9)、肥料吸收管道(10),所述进液管(4)贯穿于营养液池(1)内部并相互平行,所述定时器(2)固定于水泵(3)左侧,所述水泵(3)与进液管(4)采用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4)竖直贯穿于栽培槽(6)左上角,所述植株(5)竖直固定于栽培槽(6)内部并且处于肥料吸收管道(10)上方,所述回液套管(7)竖直固定于栽培槽(6)右侧,所述回液管(8)处于回液套管(7)内部的上方并且与回液管道(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回液套管(7)与回液管(8)轴心共线,所述回液管道(9)与栽培槽(6)相互平行并且处于栽培槽(6)下方;所述水泵(3)设有盘根套(301)、压兰(302)、盘根(303)、泵套(304)、泵内水槽(305)、泵轴(306),所述盘根套(301)设有两个竖直固定于泵轴(306)左右两侧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压兰(302)设有两个均固定于盘根(303)上方并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盘根(303)设有两个均固定安装于盘根套(301)中下角的左右两侧,所述泵套(304)固定于盘根(303)左右两侧,所述泵内水槽(305)处于泵套(304)内部并且相互平行,泵内水槽(305)贯穿于进液管(4)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樟树丰产栽培系统,其结构包括:营养液池(1)、定时器(2)、水泵(3)、进液管(4)、植株(5)、栽培槽(6)、回液套管(7)、回液管(8)、回液管道(9)、肥料吸收管道(10),所述进液管(4)贯穿于营养液池(1)内部并相互平行,所述定时器(2)固定于水泵(3)左侧,所述水泵(3)与进液管(4)采用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4)竖直贯穿于栽培槽(6)左上角,所述植株(5)竖直固定于栽培槽(6)内部并且处于肥料吸收管道(10)上方,所述回液套管(7)竖直固定于栽培槽(6)右侧,所述回液管(8)处于回液套管(7)内部的上方并且与回液管道(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回液套管(7)与回液管(8)轴心共线,所述回液管道(9)与栽培槽(6)相互平行并且处于栽培槽(6)下方;所述水泵(3)设有盘根套(301)、压兰(302)、盘根(303)、泵套(304)、泵内水槽(305)、泵轴(30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建强冯清霞张海东杨文叶焕武
申请(专利权)人:龙川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