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正畸用牙套及牙齿正畸用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43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正畸用牙套及牙齿正畸用套装,其中,隐形正畸用牙套包括牙套机构,牙套机构至少包括第一牙冠套及与第一牙冠套相连的第二牙冠套,第一牙冠套上设有第一附件避让机构,第二牙冠套上设有第二附件避让机构,第一附件避让机构与第二附件避让机构之间设有矫正丝避让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隐形正畸用牙套可实现隐形牙套与非隐形牙套的切换,该隐形正畸用牙套与附件配合后可为牙齿矫正提供足够的矫正力。

Orthodontic orthodontic braces and orthodontic sui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cealed orthodontic brace and a set for orthodontics, wherein the concealed orthodontic brace comprises a bracket mechanism, a bracket mechanism at least comprises a first bracket and a second bracke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racket, a firs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ttachment avoidance mechanism, and a second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attachment. The avoiding attachment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correction wire avoidance groove between the first attachment avoidance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accessory avoidance mechanism. The invisible orthodontic brace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switching between the invisible brace and the non-invisible brace, and the invisible orthodontic brace can provide sufficient corrective force for the tooth correction after cooperating with the attach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形正畸用牙套及牙齿正畸用套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牙齿矫正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隐形正畸用牙套及牙齿正畸用套装。
技术介绍
201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口腔正畸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一书中提到附件是在牙齿无托槽隐形矫正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辅助组件,附件通过粘结在牙齿上起到辅助牙齿移动、增加矫治器固位等作用,另外,在2014年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口腔正畸学:现代原理与技术》一书中也提到正确的设计和放置附件是解决隐形矫正器固位力不足的有效方法,附件可以用来增加矫治器的固位力,也可以辅助及增强一些特殊的牙齿移动,附件在使用时粘结在牙齿上,矫正器通过包裹附件后与附件配合使用。现有的用于牙齿矫正的矫正器其在使用时需要与粘结在牙齿上的附件配合使用,附件为牙套提供着力点,使矫正器对牙齿具有矫正力,由于矫正器是顺着牙齿的咬合面佩戴的,在拉伸或压低牙齿时,会出现牙套受力不够的情况,且矫正器在矫正过程中每次只能预制牙齿一小部分的矫正角度,导致在整个矫正阶段需要经常更换矫正器才能达到预制的牙齿矫正角度,平均大概一周左右就需要更换新的矫正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正畸用牙套及牙齿正畸用套装,该隐形正畸用牙套与附件配合后可为牙齿矫正提供足够的矫正力,且在矫正过程中可降低牙套机构的更换频率,减少牙套机构的矫正次数。其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隐形正畸用牙套,包括牙套机构,牙套机构第一牙套及与所述第一牙冠套相连的第二牙冠套,所述第一牙冠套上设有第一附件避让机构,所述第二牙冠套上设有第二附件避让机构,所述第一附件避让机构与所述第二附件避让机构之间设有矫正丝避让槽。所述第一附件避让机构及所述第二附件避让机构均为附件避让槽,所述附件避让槽与所述矫正丝避让槽相通。所述第一牙冠套及所述第二牙冠套均包括咬合面及牙面机构,所述牙面机构包括外牙面及内牙面,所述外牙面及所述内牙面之间通过所述咬合面相连,所述咬合面、所述外牙面及所述内牙面之间形成牙冠槽,相邻所述牙冠槽内部相通,所述附件避让槽及所述矫正丝避让槽从所述外牙面的内侧向所述外牙面的外侧凸出。所述附件避让槽上的任一侧面为光滑斜面。所述牙套机构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外牙面的内侧。所述外牙面上靠近牙根一端设有翘起,所述翘起沿着所述外牙面向所述外牙面的外侧延伸。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牙齿正畸用套装,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隐形正畸用牙套及附件机构,所述附件机构通过第一附件避让机构与第一牙冠套相配合,所述附件机构通过第二附件避让机构与第二牙冠套相配合,所述附件机构上设有矫正丝槽,所述矫正丝槽贯通所述附件机构。所述矫正丝槽与矫正丝避让槽相匹配。所述附件机构上与卡扣对应位置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从所述附件机构的外表面向所述附件机构的内部凹陷,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相匹配,所述附件机构通过所述卡槽及所述卡扣固定于所述牙套机构上。所述附件机构上设有附孔。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第一附件避让机构及第二附件避让机构用于隐形正畸用牙套在使用时与附件机构的配合,附件机构进入附件避让机构后为牙套机构提供着力点,使牙套机构对牙齿具有矫正力,矫正丝避让槽为穿过附件机构的矫正丝提供避让位,在牙齿矫正过程中,矫正丝及牙套机构共同对牙齿施压矫正力,可通过调整矫正丝从而调整矫正力度及矫正方向,而不需要经常更换牙套机构。2、佩戴牙套机构后,牙齿位于牙冠槽内,对于需要拔高的牙齿,其牙冠槽的高度高于牙冠的高度,其利于牙齿的矫正。3、附件避让槽上的光滑斜面,其便于附件机构进入附件避让槽,方便第一牙冠套及第二牙冠套的佩戴,使矫正者自行取下第一牙冠套及第二牙冠套后,可轻易的重新佩戴上第一牙冠套及第二牙冠套,同时,节省佩戴时间。4、牙套机构通过卡扣与附件机构上的卡槽配合,使附件机构在矫正过程中不会因从附件避让机构内滑出而达不到理想的矫正效果。5、外牙面上的翘起,方便第一牙冠套及第二牙冠套在安装时对其进行调整,通过调整使附件机构全部进入附件避让机构。6、附件机构的矫正丝槽内可穿过矫正丝,矫正丝对牙齿具有矫正力,矫正丝与牙套机构配合矫正后,使牙齿矫正数据更精准的表达,矫正效果更好,且当第一牙冠套及第二牙冠套取下后,牙齿仍然具有矫正力,牙齿不会因失去矫正力而倒回矫正前的位置,从而失去矫正效果。7、附件机构上的附孔用于在矫正过程中穿过矫正丝或其他组件,配合牙套机构或矫正丝对牙齿进行矫正,使矫正效果更好。8、附件避让机构及矫正丝避让槽的存在,可实现非隐形矫正与隐形矫正的切换,在隐形矫正切换至非隐形矫正后,附件机构仍然对牙齿具有矫正力,非隐形矫正切换至隐形矫正后,使牙齿在矫正过程中矫正数据能更精准的表达,同时在矫正过程中,使牙齿看起来更美观,牙齿正畸用套装利于矫正者在矫正过程中对隐形矫正与非隐形矫正的任意切换与选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牙齿正畸用套装与矫正者齿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牙齿正畸用套装佩戴在牙齿上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牙冠套佩戴至牙齿上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附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附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附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附件机构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附件机构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牙冠套佩戴至牙齿上的另一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牙齿正畸用套装佩戴在牙齿上后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上颌牙及下颌牙佩戴本专利技术的附件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牙齿正畸用套装佩戴在牙齿上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下颌牙套;20、牙冠套;21、咬合面;22、外牙面;23、内牙面;30、附件避让槽;40、矫正丝避让槽;50、附件主体;60、矫正丝槽;70、附件端盖;51、第一斜面;80、粘结面;24、卡槽;52、卡扣;53、翘起;90、附件避让孔;54、附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隐形正畸用牙套,包括牙套机构,牙套机构至少包括第一牙冠套及与第一牙冠套相连的第二牙冠套,第一牙冠套上设有第一附件避让机构,第二牙冠套上设有第二附件避让机构,第一附件避让机构与第二附件避让机构之间设有矫正丝避让槽,矫正牙齿时,一个第一牙冠套与一个第二牙冠套套入牙齿后与粘结在牙齿上的穿设有矫正丝的附件机构即可配合使用,同时,在牙齿矫正时,医生可根据矫正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一牙冠套及第二牙冠套。下面以牙齿矫正时经常用到的上颌牙套及下颌牙套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牙齿正畸用套装,包括隐形正畸用牙套及附件机构,隐形正畸用牙套包括牙套机构,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的牙套机构包括上颌牙套及下颌牙套10,上颌牙套与上颌牙相配合,下颌牙套10与下颌牙相配合,上颌牙套及下颌牙套10一般通过3D打印制成,且上颌牙套及下颌牙套10均为透明材质,上颌牙套上设有多个牙冠套20,上颌牙套上的多个牙冠套20顺次相连形成U型结构,下颌牙套10上也设有多个牙冠套20,下颌牙套10上的多个牙冠套20也顺次相连形成U型机构,根据人的牙齿数量,上颌牙套上及下颌牙套10上一般均为14个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隐形正畸用牙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套机构,所述牙套机构至少包括第一牙冠套及与所述第一牙冠套相连的第二牙冠套,所述第一牙冠套上设有第一附件避让机构,所述第二牙冠套上设有第二附件避让机构,所述第一附件避让机构与所述第二附件避让机构之间设有矫正丝避让槽。

【技术特征摘要】
1.隐形正畸用牙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套机构,所述牙套机构至少包括第一牙冠套及与所述第一牙冠套相连的第二牙冠套,所述第一牙冠套上设有第一附件避让机构,所述第二牙冠套上设有第二附件避让机构,所述第一附件避让机构与所述第二附件避让机构之间设有矫正丝避让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正畸用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件避让机构及所述第二附件避让机构均为附件避让槽,所述附件避让槽与所述矫正丝避让槽相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正畸用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牙冠套及所述第二牙冠套均包括咬合面及牙面机构,所述牙面机构包括外牙面及内牙面,所述外牙面及所述内牙面之间通过所述咬合面相连,所述咬合面、所述外牙面及所述内牙面之间形成牙冠槽,相邻所述牙冠槽内部相通,所述附件避让槽及所述矫正丝避让槽从所述外牙面的内侧向所述外牙面的外侧凸出。4.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隐形正畸用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避让槽上的任一侧面为光滑斜面。5.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3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欧欧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吉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