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立国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4245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9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包括外鞘,所述外鞘内转动贴合有内鞘,所述外鞘前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止血窗,所述内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止血窗形状相同的第二止血窗,所述第一止血窗和所述第二止血窗能够转动重合,所述内鞘内设置有单极电凝,内鞘在外鞘内转动,则第二止血窗随之转动,第二止血窗和第一止血窗重合的时候由于其形状相同,因此此处的伤口相对内鞘里面外露,里面的单极电凝能够对此处伤口进行止血处理,同时转动外鞘和内鞘继续对创口其余地方的出血点处理,同时未曝露于第一止血窗的出血点受外鞘挤压能缓解出血,具有止血效率高、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特点。

A percutaneous renal sheath for improving hemostatic effec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ercutaneous renal peeling sheath for improving hemostatic effect, including an outer sheath, which is rotated and attached to an inner sheath. A first hemostatic window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and side walls of the outer sheath, and a second hemostatic window with the same shape as the first hemostatic window can be arranged on the inner sheath. A unipolar coagulation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sheath, and the inner sheath rotates in the outer sheath, so the second hemostatic window rotates accordingly. When the second hemostatic window and the first hemostatic window coincide, the shape of the wound is the same, so the wound here is relatively exposed to the inner sheath, and the inner unipolar coagulation can stop the bleeding of the wound. At the same time, rotating the outer sheath and the inner sheath to continue the treatment of the bleeding points in the rest of the wound, while the bleeding points not exposed in the first hemostatic window can be extruded by the outer sheath to relieve bleeding,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hemostatic efficiency, high safety and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
技术介绍
在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手术中,剥皮鞘是必须使用的器械。目前常规应用的剥皮鞘对经皮肾通道伤口止血方法是将剥皮鞘退到肾脏外,使用单极电凝对出血点进行止血处理,但是由于肾组织的回缩张力,当剥皮鞘退出肾脏外的时候,肾组织褶皱起来,出血点隐藏到肾组织内,出血点经常并不好找,尤其是有多个出血点的时候,手术视野模糊,手术止血的难度更大,而且经常需要反复进出经皮肾通道寻找出血点,从而加重肾脏组织损伤,增加其出血量,特别是出血明显的时候,退出到肾外的剥皮鞘甚至可能无法找到原来的通道,不得不终止手术或重新建立通道。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不需要退出肾脏的剥皮鞘,即可使用单极电凝止血的新型剥皮鞘,在提高止血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小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外鞘止血点不易找且止血视野不清晰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包括外鞘,所述外鞘内转动贴合有内鞘,所述外鞘前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止血窗,所述内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止血窗形状相同的第二止血窗,所述第一止血窗和所述第二止血窗能够转动重合,所述内鞘内设置有单极电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血窗的宽度为所述外鞘圆周长度的1/5-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鞘末端比所述外鞘末端长3-5厘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鞘末端两侧凸设有第二手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鞘末端两侧向外凸设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一手柄位置不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鞘末端上与所述第一止血窗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指示部,所述内鞘外壁与所述指示部接触处设置有对照部,所述对照部与所述第二止血窗位置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部为开设在所述外鞘侧壁上的通孔,所述对照部为设置于所述内鞘侧壁上的弹性夹,所述弹性夹末端铰接于所述内鞘侧壁上,所述弹性夹中间与所述通孔接触,所述弹性夹前端朝远离所述内鞘侧壁方向延伸呈受力部。综上所述,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包括外鞘,所述外鞘内转动贴合有内鞘,所述外鞘前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止血窗,所述内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止血窗形状相同的第二止血窗,所述第一止血窗和所述第二止血窗能够转动重合,所述内鞘内设置有单极电凝,内鞘在外鞘内转动,则第二止血窗随之转动,第二止血窗和第一止血窗重合的时候由于其形状相同,因此此处的伤口相对内鞘里面外露,里面的单极电凝能够对此处伤口进行止血处理,同时转动外鞘和内鞘继续对创口其余地方的出血点处理,外鞘始终在伤口处,不需反复进出,减少经皮肾通道伤口的损伤,同时未曝露于第一止血窗的出血点受外鞘挤压能缓解出血,另外在外鞘的支撑和扩张作用下伤口创面较为平坦,出血点视野更清晰,便于单极电凝对准出血点进行精准止血,止血结束后转动内鞘,第一止血窗和第二止血窗错位,伤口肌肉均被覆盖,方便后面碎石取石手术进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指示部和对照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包括外鞘1,所述外鞘1内转动贴合有内鞘2,所述外鞘1前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止血窗3,所述内鞘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止血窗3形状相同的第二止血窗4,所述第一止血窗3和所述第二止血窗4能够转动重合,所述内鞘2内设置有单极电凝5。内鞘2在外鞘1内转动,则第二止血窗4随之转动,第二止血窗4和第一止血窗3重合的时候由于其形状相同,因此此处的伤口相对内鞘2里面外露,里面的单极电凝5能够对此处伤口进行止血处理,同时转动外鞘1和内鞘2继续对创口其余地方的出血点处理。外鞘1始终在经皮肾通道内,避免了经皮肾通道丢失而不得不重新建立通道或终止手术的问题,同时避免了鞘反复进出经皮肾通道,减少经皮肾通道伤口的损伤;未曝露于内鞘2的经皮肾通道伤口创面由于受外鞘1的压迫,出血点受挤压能缓解出血,有利于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提高止血的速度、效果和安全性;在外鞘1的支撑和扩张作用下,曝露于内鞘2的经皮肾通道伤口创面较为平坦,更好地显露出血点,便于单极电凝5对出血点进行精准止血,止血效果更彻底;止血结束后转动内鞘,第一止血窗3和第二止血窗4错位,经皮肾通道被完全覆盖,能够进行碎石取石手术,由于无明显出血,手术视野清晰,能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血窗3的宽度为所述外鞘1圆周长度的1/5-1/4。第一止血窗3便于单极电凝5对准出血点进行止血,第一止血窗3开口太小则不便于单极电凝5的电凝钩伸出止血,第一止血窗3开口太大则此处对经皮肾通道伤口肌肉的支撑力减小,容易使此处的肌肉向第一止血窗3里面挤压,不仅影响手术视野,而且外鞘1或者内鞘2转动的时候易使此处伤口受到二次伤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鞘2末端比所述外鞘1末端长3-5厘米。内鞘2末端比外鞘1末端长便于在外鞘1不转动的时候转动内鞘2,由于内鞘2与外鞘1贴合,因此内鞘2末端长,方便在此处对内鞘2施力使内鞘2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鞘2末端两侧凸设有第二手柄21。内鞘2末端两侧设置第二手柄21便于手持第二手柄21转动内鞘2以调节第二止血窗4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鞘1末端两侧向外凸设有第一手柄11,所述第二手柄21与所述第一手柄11位置不重合。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1不重合,避免相互之间转动的时候受影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鞘1末端上与所述第一止血窗3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指示部6,所述内鞘2外壁与所述指示部6接触处设置有对照部7,所述对照部7与所述第二止血窗4位置相对应。第一止血窗3和第二止血窗4完全重合的时候伤口肌肉的视野范围最大,方便找出血点和使用单极电凝5止血,为了方便第一止血窗3和第二止血窗4的定位,在外鞘1和内鞘2的外侧设定定位装置,指示部6对应第一止血窗3的位置,对照部7对应第二止血窗4的位置,当指示部6和对照部7重合时,说明第一止血窗3和第二止血窗4相重合,指示部6和对照部7部分重合,则说明第一止血窗3和第二止血窗4部分重合,指示部6和对照部7完全不重合,则第一止血窗3和第二止血窗4完全错开,便于进行后续手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部6为开设在所述外鞘1侧壁上的通孔61,所述对照部7为设置于所述内鞘2侧壁上的弹性夹71,所述弹性夹71末端铰接于所述内鞘2侧壁上,所述弹性夹71中间与所述通孔61接触,所述弹性夹71前端朝远离所述内鞘2侧壁方向延伸呈受力部72。使用者的拇指扣住受力部72,由于弹性夹71末端在内鞘2侧壁上铰接,则受力部72受拇指的力使弹性夹71向上,同时方便转动内鞘2,弹性夹71的中间位于通孔61正上方时,松开受力部72,弹性夹71的中间固定在通孔61上,第一止血窗3和第二止血窗4也完全重合,且弹性夹71通过通孔61的定位,避免止血观察过程中内鞘2的晃动,提高了手术器械使用的可靠性;需要转动内鞘2使第一止血窗3和第二止血窗4错开时,掰开受力部72转动,使弹性夹71和通孔61错开再松开受力部72即可,此时弹性夹71在外鞘1上定位,能够增强内鞘2和外鞘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取石手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所述外鞘内转动贴合有内鞘,所述外鞘前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止血窗,所述内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止血窗形状相同的第二止血窗,所述第一止血窗和所述第二止血窗能够转动重合,所述内鞘内设置有单极电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所述外鞘内转动贴合有内鞘,所述外鞘前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止血窗,所述内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止血窗形状相同的第二止血窗,所述第一止血窗和所述第二止血窗能够转动重合,所述内鞘内设置有单极电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血窗的宽度为所述外鞘圆周长度的1/5-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末端比所述外鞘末端长3-5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提高止血效果的经皮肾剥皮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末端两侧凸设有第二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国汤兰花
申请(专利权)人:林立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