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21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不仅可以避开岸边不良的地质条件,降低工程风险,而且可使枢纽布置简化,水流顺畅,并且大幅度地节约工程造价,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堆石坝坝型的适应条件。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具有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坝身溢洪道布置于面板堆石坝坝顶至下游坡面上,坝身溢洪道包括坝顶上游的进口溢流堰段、紧接于其下游的溢洪道泄槽段及下游坝脚的挑流鼻坎段,坝身溢洪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流域面积较小、洪水历时较短、洪水流量不大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适用于流域面积较小、洪水历时较短、洪水流量不大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
技术介绍
当拦河坝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时,往往采用岸边式溢洪道,因此常带来下游水流归床流态差,及由于岸边地形陡、难以避免深开挖而形成高边坡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不利的地质条件,造成边坡失稳,处理困难,增加工程投资。近年来随着碾压堆石技术的迅速发展,面板堆石坝坝体的沉降量很小,而且大部分发生在施工期,3~5年以后,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这种沉降容易被不设闸门的溢洪道所承受,而不致产生破坏。因此,只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将溢洪道直接设置在堆石坝体上是可行的。据调查,国内外建成的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仅为三座,且都缺乏泄洪运行资料,坝身溢洪道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急需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不仅可以避开岸边不良的地质条件,降低工程风险,而且可使枢纽布置简化,水流顺畅,并且大幅度地节约工程造价,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堆石坝坝型的适应条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具有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坝身溢洪道布置于面板堆石坝坝顶至下游坡面上,坝身溢洪道包括坝顶上游的进口溢流堰段、紧接于其下游的溢洪道泄槽段及下游坝脚的挑流鼻坎段,坝身溢洪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面板堆石坝坝顶的溢流堰的堰顶高程为正常蓄水位高程,堰顶不设闸门,堰底板下设垂直锚筋及一定厚度的垫层和过渡层。在整条溢洪道泄槽的两侧设有泄槽边墙,边墙的外侧布置喷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排水带。所述泄槽段的末端紧接挑流鼻坎。所述溢洪道泄槽段在纵向采用等宽布置,分几段组成,与水流相接触的表层为泄槽底板,各分段之间以滑节接缝相连接,边墙接缝间设有可压缩的填缝材料,滑节接缝下部设掺气槽,掺气槽与泄槽边墙外部的通气孔相通。临接掺气槽的上游段泄槽底板设有一小段滑雪式挑坎。各分段的泄槽底板的上游端部与水平锚固板成整体连接,水平锚固板埋设在大坝堆石体内。所述泄槽底板的底部也设有水平锚筋及垫层和过渡层,水平锚筋锚固在堆石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坝身溢洪道,不仅可以避免岸坡深开挖而形成高边坡,特别是对于不利的地质条件,可以避免边坡失稳或处理困难等问题。而且枢纽布置紧凑,水流顺畅,可较大比例的节省单项工程投资。对国内类似的面板坝工程泄流方案的选择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及溢洪道的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技术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及溢洪道的剖面图。图3是溢洪道掺气槽和滑节接缝的细部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有面板堆石坝1,坝身溢洪道2布置于面板堆石坝1坝顶及下游坡面上,坝身溢洪道包括坝顶上游的进口溢流堰段3、紧接于其下游的溢洪道泄槽段4及下游坝脚的挑流鼻坎段5。坝身溢洪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面板堆石坝1坝顶的溢流堰8的堰顶高程为正常蓄水位高程,堰顶不设闸门,其净宽根据调洪计算确定,一般下泄单宽流量控制在20m3/s.m左右。堰底9下设垂直锚筋14及一定厚度的垫层11和过渡层12。如图3所示,为防止高速水流带来的不利影响,所述溢洪道泄槽段4在纵向采用等宽布置,分几段组成,与水流相接触的表层为泄槽底板10,各分段之间以滑节接缝18相连接,边墙接缝间设有可压缩的填缝材料19,以使接缝具有一定的闭合度,适应槽身的伸缩和小量的转动。滑节接缝18下部设掺气槽6,掺气槽与泄槽边墙17外部的通气孔21相通,泄槽中水流通过所述通气孔补气,防止气蚀破坏。临接掺气槽6的上游段泄槽底板10设有一小段滑雪式挑坎20,将高速水流挑离接缝,防止动水压力传至泄槽底板10下,形成顶托力导致失稳。各分段的泄槽底板10的上游端部与水平锚固板13成整体连接,水平锚固板埋设在大坝堆石体16内,目的是使各泄槽底板10的上游端处于悬吊约束状态,从而在溢流底板上泄洪时所产生的拖曳力的作用下仍能保持稳定。所述泄槽底板10的底部也设有水平锚筋15及垫层11和过渡层12,水平锚筋15锚固在堆石体16内,这样可以增强泄槽与堆石坝体的连接,并可以对泄洪所产生的振动起阻尼作用。在整条溢洪道泄槽的两侧设有泄槽边墙17,为防止泄洪水雾进入大坝堆石体16,边墙的外侧布置一定宽度的喷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排水带7。挑流鼻坎5宜置于弱风化岩石上,其背部为坝体堆石体16。挑流鼻坎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设计同常规基础溢洪道,在坝体堆石压力、鼻坎自重、反弧上动水压力、水流离心力等荷载组合作用下,鼻坎沿基础面抗滑稳定和基础应力应满足规范要求。下游坝脚防护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可采用超径块石压坡或混凝土挡墙保护等措施。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具有面板堆石坝(1),其特征在于坝身溢洪道(2)布置于面板堆石坝(1)坝顶至下游坡面上,坝身溢洪道包括坝顶上游的进口溢流堰段(3)、紧接于其下游的溢洪道泄槽段(4)及下游坝脚的挑流鼻坎段(5),坝身溢洪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其特征在于位于面板堆石坝(1)坝顶的溢流堰(8)的堰顶高程为正常蓄水位高程,堰顶不设闸门,堰底板(9)下设垂直锚筋(14)及一定厚度的垫层(11)和过渡层(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其特征在于在整条溢洪道泄槽的两侧设有泄槽边墙(17),边墙的外侧布置喷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排水带(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槽段(4)的末端紧接挑流鼻坎(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洪道泄槽段(4)在纵向采用等宽布置,分几段组成,与水流相接触的表层为泄槽底板(10),各分段之间以滑节接缝(18)相连接,边墙接缝间设有可压缩的填缝材料(19),滑节接缝下部设掺气槽(6),掺气槽与泄槽边墙(17)外部的通气孔(21)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其特征在于临接掺气槽(6)的上游段泄槽底板(10)设有一小段滑雪式挑坎(2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其特征在于各分段的泄槽底板(10)的上游端部与水平锚固板(13)成整体连接,水平锚固板埋设在大坝堆石体(16)内。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槽底板(10)的底部也设有水平锚筋(15)及垫层(11)和过渡层(12),水平锚筋(15)锚固在堆石体(16)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不仅可以避开岸边不良的地质条件,降低工程风险,而且可使枢纽布置简化,水流顺畅,并且大幅度地节约工程造价,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堆石坝坝型的适应条件。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具有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坝身溢洪道布置于面板堆石坝坝顶至下游坡面上,坝身溢洪道包括坝顶上游的进口溢流堰段、紧接于其下游的溢洪道泄槽段及下游坝脚的挑流鼻坎段,坝身溢洪道均为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具有面板堆石坝(1),其特征在于:坝身溢洪道(2)布置于面板堆石坝(1)坝顶至下游坡面上,坝身溢洪道包括坝顶上游的进口溢流堰段(3)、紧接于其下游的溢洪道泄槽段(4)及下游坝脚的挑流鼻坎段(5),坝身溢洪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克明文洪姜忠见郎玲芳李金荣吴三顶郑齐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