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健庭专利>正文

自动水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58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水闸,包括水闸支架(1)以及闸门(8),其特征在于:水闸体(2)的外壳由出水闸(21)的外壳连接比其略矮的入水闸(22)的外壳,出水闸(21)的顶端开有通孔(3),其内在靠近入水闸(22)处有水泥板(24)竖直放置连接两侧内壁;另有水泥平板(23)水平放置,其两侧与出水闸(21)的内壁相连,其前端与水泥板(24)的顶端连成一体,水泥平板(23)、水泥板(24)与水闸体(2)的两侧壁以及其顶壁围成水流通道口(7);该水流通道口(7)由卧置于水泥平板(23)上的闸门(8)控制;该闸门(8)的中央连接有从通孔(3)中伸入进来的链条(4);所述的出水闸(21)的旁边设有水池(7),水池(7)与出水闸(21)之间由管道(6)连接贯通于它们的底部;水池(7)中设置有浮球(71);所述的链条(4)经水闸支架(1)的上滑轮(9)连接于浮球(71)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水闸,尤其是一种用于农田灌溉的水闸。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水闸由水闸支架以及闸门组成,采用该结构的水闸虽然也能储水灌溉,但由于水闸的开、关要用人力控制,而闸门厚重再加上水压大,操作起来相当困难;另一方面,在沿海地区,由于潮汐的原因,河道水位变化大,现有的水闸频繁开启、关闭是相当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能自动控制河道水位的自动水闸。本技术的自动水闸,包括水闸支架以及闸门,水闸体的外壳由出水闸的外壳连接比其略矮的入水闸的外壳,出水闸的顶端开有通孔,其内在靠近入水闸处有水泥板竖直放置连接两侧内壁;另有水泥平板水平放置,其两侧与出水闸的内壁相连,其前端与水泥板的顶端连成一体,水泥平板、水泥板与水闸体的两侧壁以及其顶壁围成水流通道口;该水流通道口由卧置于水泥平板上的闸门控制;该闸门的中央连接有从通孔中伸入进来的链条;所述的出水闸的旁边设有水池,水池与出水闸之间由管道连接贯通于它们的底部;水池中设置有浮球;所述的链条经水闸支架的上滑轮连接于浮球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出水闸的出水端外接有水平放置的水泥管件,其上竖直贯通连接有另一水泥管件,其上套接有间隙配合的管套,水泥管件与出水闸之间由封口水泥板过渡连接。本技术的自动水闸由于采用浮球牵引闸门的结构,因而结构简单且能自动控制河道水位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透视图;图2为图1中的水闸体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中所示的自动水闸,包括水闸支架1以及闸门8,水闸体2的外壳由出水闸21的外壳连接比其略矮的入水闸22的外壳,出水闸21的顶端开有通孔3,其内在靠近入水闸22处有水泥板24竖直放置连接两侧内壁;另有水泥平板23水平放置,其两侧与出水闸21的内壁相连,其前端与水泥板24的顶端连成一体,水泥平板23、水泥板24与水闸体2的两侧壁以及其顶壁围成水流通道口7;该水流通道口7由卧置于水泥平板23上的闸门8控制;该闸门8的中央连接有从通孔3中伸入进来的链条4;所述的出水闸21的旁边设有水池7,水池7与出水闸21之间由管道6连接贯通于它们的底部;水池7中设置有浮球71;所述的链条4经水闸支架1的上滑轮9连接于浮球71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出水闸21的出水端外接有水平放置的水泥管件51,其上竖直贯通连接有另一水泥管件52,其上套接有间隙配合的管套5,水泥管件51与出水闸21之间由封口水泥板过渡连接。涨潮时,河道水位高涨,出水闸21以及与其连通的水池7内水位升高,浮球71随之上升,闸门8侧在重力作用下封住水流通道口7,这样就能避免高涨的河水淹没农田;另一方面,当河道水位低落时,出水闸21以及与其连通的水池7内水位侧降低,浮球71随之下沉,并能将闸门8拉起,河水便能从入水闸22进入,因而能自动对农田进行灌溉。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水闸,包括水闸支架(1)以及闸门(8),其特征在于水闸体(2)的外壳由出水闸(21)的外壳连接比其略矮的入水闸(22)的外壳,出水闸(21)的顶端开有通孔(3),其内在靠近入水闸(22)处有水泥板(24)竖直放置连接两侧内壁;另有水泥平板(23)水平放置,其两侧与出水闸(21)的内壁相连,其前端与水泥板(24)的顶端连成一体,水泥平板(23)、水泥板(24)与水闸体(2)的两侧壁以及其顶壁围成水流通道口(7);该水流通道口(7)由卧置于水泥平板(23)上的闸门(8)控制;该闸门(8)的中央连接有从通孔(3)中伸入进来的链条(4);所述的出水闸(21)的旁边设有水池(7),水池(7)与出水闸(21)之间由管道(6)连接贯通于它们的底部;水池(7)中设置有浮球(71);所述的链条(4)经水闸支架(1)的上滑轮(9)连接于浮球(7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水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闸(21)的出水端外接有水平放置的水泥管件(51),其上竖直贯通连接有另一水泥管件(52),其上套接有间隙配合的管套(5),水泥管件(51)与出水闸(21)之间由封口水泥板过渡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水闸,包括水闸支架(1)以及闸门,水闸体(2)的外壳由出水闸(21)的外壳连接比其略矮的入水闸(22)的外壳,出水闸(21)的顶端开有通孔(3),其内在靠近入水闸(22)处有水泥板竖直放置连接两侧内壁;另有水泥平板水平放置,其两侧与出水闸(21)的内壁相连,其前端与水泥板的顶端连成一体,水泥平板、水泥板与水闸体(2)的两侧壁以及其顶壁围成水流通道口;该水流通道口由卧置于水泥平板上的闸门控制;该闸门的中央连接有从通孔(3)中伸入进来的链条(4);所述的出水闸(21)的旁边设有水池(7),水池(7)与出水闸(21)之间由管道(6)连接贯通于它们的底部;水池(7)中设置有浮球(71);所述的链条(4)经水闸支架(1)的上滑轮(9)连接于浮球(71)上;本技术可用于农田灌溉。文档编号E02B13/02GK2670440SQ20032012534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黎健庭 申请人:黎健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健庭
申请(专利权)人:黎健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