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罩”“噬”功能的人工储油水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45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人工储油水母是一种柔性薄膜制的,轻便可折叠,价格特别低廉,充气后外形类似于圆环形救生圈的圆环。其下面是粘有连续拱状水囊而具有一定刚度的裙部。上部则是多片径向扇形薄膜叠合构成的中空倒锥,因此,它可以罩着水面浮油,并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罩”“噬”浮油,当大型油轮在恶劣气象和海况或水流涌急时发生溢油海难后,可抛洒大批人工储油水母,先暂行控制浮油的扩散,在后继回收船赶来后捕捞回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水面浮油装置,尤其是通过“罩”和“噬”来控制水面浮油扩散的人工储油水母。
技术介绍
当油轮发生溢油海难,目前一般先用围油栏来控制溢油,进而再用其它设备进行回收。但围油效果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气象和海况,或水流流速的高低等环境情况,情况越恶劣,溢油就越容易在风浪作用下从围油栏的上部和下面逃逸,尤其吨位大的油轮出了事故后,人们往往无法及时调集足够有效的装备来控制溢油的扩散、污染,溢油海难进一步发展成一场大的环境灾难,最终甚至会触动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对此,目前尚无良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轻便、价格便宜、设计中充分利用水和油的物性,从而可以很快地控制大面积浮油,遏止它发展成大的环境灾难,并在以后陆续对它们进行回收的暂储装置。本技术设计的基点是充分认识风浪这种自然力的强大,改变目前常规的人和自然对抗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把围油栏设计成轻型、中型、重型来应对不同等级风浪的设计理念,进而采用仿生机械学中顺应与和谐性原理,仿照巨大的水母顺应了自然力的作用,憑籍一层没有什么强度和刚度的薄膜就可以包容大量液体,在大风大浪里随波逐流的自然现实——设计出具有“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薄膜制的,可折叠,充气后外形类似于圆环形救生圈的具有“罩”“噬”功能的人工储油水母,其特征是:充气圆环的下部是裙部,裙部和连续拱状的水囊粘连,充气圆环顶部四周粘有径向边缘相互重叠的扇形薄膜,多片的径向边缘重叠的扇形薄膜构成外缘高中心低的中空倒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有方杨勇生梁肇基孙永明陈耀松刘海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运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