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及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820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及表。该开关装置包括如下部件:外壳,设有通孔;操作部件,包括轴部和头部,所述轴部被插入至所述外壳的所述通孔,所述头部被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外端部,并被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弹性体,被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和与该外表面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头部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材料自身的弹力朝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对所述头部施力;滑动部,在其旋转方向上使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头部具有滑动性。

Switchgear and watch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witch device and a watch. The switching device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 housing with through holes; an operating component, including a shaft part and a head, which are inserted into the through holes of the housing, the head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end of the shaft part and is configured at the outer part of the housing; an elastomer,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ousing and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ousing.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head of the operation part, the head is applied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hell through the elastic force of the material itself; and the sliding part makes the elastomer and the head have sliding property in the rotation direction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装置及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手表、移动电话、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上应用的开关装置以及包括该开关装置的表。
技术介绍
例如,关于手表的开关装置目前得知如下内容,即:如日本特开2009-133859号公报上所记载的那样,在手表外壳的安装孔中嵌入安装管,使按钮部件的轴部可滑动地插入在该安装管上,通过防水片材覆盖从该安装管向外部突出的按钮部件的轴部以及该轴部的外端部上设置的头部,将该防水片材通过固定部件安装在手表外壳的外表面上,由此实现防水性的结构。这种开关装置为如下构成:防水板材通过聚氨酯树脂或硅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构成,因此在对按钮部件进行按压操作时,根据该按压操作使防水板材弹性变形,伴随着该防水板材的弹性变形使按钮部件滑动,由此使手表外壳内的开关接触点执行开关动作。但是,在这种手表的开关装置中,为了通过防水板材实现防水性和防泥性,在对按钮部件进行按压操作时,如果不从防水板材的外部对按钮部件的头部进行操作,则无法操作按钮部件,因此,按钮部件的操作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关装置以及具有该开关装置的表,能够确保防水性和防泥性,且操作性良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态是开关装置,其包括:外壳,设有通孔;操作部件,包括轴部和头部,轴部被插入至所述外壳的所述通孔,头部被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外端部上,被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弹性体,被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和与该外表面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头部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材料自身的弹力朝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对所述头部施力;以及滑动部,在旋转方向上使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头部具有滑动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正面放大图。图2是表示出在图1所示的手表A-A箭头处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在图2所示的开关装置上,表示出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时的状态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剖视图。图4A是从内表面一侧观察到图2所示的开关装置中的弹性体的放大斜视图。图4B是从外表面一侧观察到图2所示的开关装置中的弹性体的的放大斜视图。图5是对图2所示的开关装置的变形例进行表示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对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开关装置进行表示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在图6所示的开关装置上,表示出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时的状态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4A、图4B,说明在手表上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该手表包括手表外壳1。该手表外壳1由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以及外壳部件4构成,第二外壳3经防水环2a设置于该第一外壳2的上部,外壳部件4设置在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的外周而将它们覆盖。第一外壳本体2、第二外壳本体3如图1~图3所示,通过硬质的合成树脂或金属形成。外壳部件4通过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在其内周面上嵌入加强构件4a。表玻璃5经密封件5a安装在该手表外壳1的上部开口部,即第二外壳3的上部开口部上。此外,内盖6经防水环6a安装在该手表外壳1的下部,即第一外壳2的下部。该手表外壳1的内部,即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的内部,如图2及图3所示,配置有表组件7。表组件7未被示出,但其包括以下表功能所需的各种部件,即:通过指针的运行指示时刻的表机芯、显示时刻等信息的显示部、后述的开关元件19以及电驱动这些部件的电路部等。此外,如图1所示,在该手表外壳1的12点侧和6点侧分别设置有表带安装部9。更进一步,在该手表外壳1的2点侧、3点侧、4点侧、8点侧、10点侧,分别设置有开关装置8。这些开关装置8中,例如位于3点侧的开关装置8,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操作部件11,被插入至设置在手表外壳1的第一外壳2上的通孔10;弹性体12,朝向第一外壳2的外部对该操作部件11施力;以及滑动片13,在其旋转方向上使该弹性体12和操作部件11具有滑动性。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部件11包括:轴部14,其在轴向可滑动且可旋转地被插入至第一外壳2上设置的通孔10;头部15,其被设置在该轴部14的外端部,以可滑动且可旋转的方式被配置在外壳部件4的外周部上设置的一对保护突起部4b之间。此时,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部件11的轴部14,由不锈钢或钛等金属形成为大致圆棒状,其外径以与通孔10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形成。该轴部14,位于第一外壳2内部的内端部形成小径部14a,位于第一外壳2外部的外端部构成大径部14b。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操作部件11的轴部14,其轴向长度被形成为大于第一外壳2的通孔10的轴向长度。由此,轴部14这样构成:其内端部的小径部14a向第一外壳2的内部突出,外端部的大径部14b向第一外壳2的外部突出,从而被配置在外壳部件4的一对保护突起部4b之间。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操作部件11的轴部14,在向第一外壳2的内部突出的内端部的小径部14a上,安装E形环一类的防脱部件16。由此,轴部14这样构成:防脱部件16以可接触分离的方式抵接于第一外壳2的内表面,由此使其避免被拔出至第一外壳2的外部。更进一步地,该操作部件11的轴部14的外周面上,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密封部件17被分别成环地设置。这些多个密封部件17这样构成:其外周部可滑动地压接在通孔10的内周面上,由此实现轴部14的外周面与通孔10的内周面之间的防水。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部件11的头部15由不锈钢或钛等金属或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大致圆板状。该头部15这样构成:在其内表面的中心部设有安装孔15a,以轴部14的大径部14b被插入至该安装孔15a的状态安装。此时,当操作部件11的头部15是金属制时,以使轴部14的大径部14b插入至安装孔15a的状态,通过激光焊接等焊接方式,头部15被安装在轴部14的大径部14b上。此外,当操作部件11的头部15是合成树脂时,通过粘接剂使轴部14的大径部14b粘接在安装孔15a上,由此,头部15被安装在轴部14的大径部14b上。如图2和图3所示,对于该操作部件11的头部15,其外径比轴部14大得多,并且,稍短于第一外壳2上下方向的长度(高度)。此外,该头部15这样形成:其轴向的长度稍短于第一外壳2的通孔10的轴向上的外壳部件4的一对保护保护突起部4b的长度(厚度)。由此,头部15构成为,在外壳部件4一对保护突起部4b之间以可滑动且可旋转的方式配置。此外,如图2~图4A、图4B所示,朝向手表外壳1的外部对操作部件11施力的弹性体12,通过硅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弹性体即弹性材料形成圆板状。该弹性体12形成与操作部件11的头部15大致相同的大小,被配置在第一外壳2的外表面和与该外表面相对的头部15的内表面之间。即,该弹性体12,如图2~图4A、图4B所示,其中心设有操作部件11的轴部14插入的插入孔12a。该插入孔12a,其内径被形成为大于轴部14的外径。由此,该弹性体12构成为,其通过材料本身的弹力朝向手表外壳1的外部对操作部件11的头部15施力。此时,弹性体12这样构成,如图2~图4A、图4B所示,通过向自然状态的稳定形状膨胀时的弹力,朝向手表外壳1的外部对操作部件11的头部15施力,由此使操作部件11的头部15配置在外壳部件4的一对保护突起部4b之间,使轴部14的小径部14a上安装的防脱部件16抵接于第一外壳2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有通孔;操作部件,包括轴部和头部,所述轴部被插入至所述外壳的所述通孔,所述头部被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外端部上,并被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弹性体,被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和与该外表面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头部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材料自身的弹力朝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对所述头部施力;以及滑动部,在其旋转方向上使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头部具有滑动性。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7 JP 2017-061528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有通孔;操作部件,包括轴部和头部,所述轴部被插入至所述外壳的所述通孔,所述头部被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外端部上,并被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弹性体,被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和与该外表面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头部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材料自身的弹力朝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对所述头部施力;以及滑动部,在其旋转方向上使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头部具有滑动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轴部,以在其轴方向上能滑动且能旋转的状态,被插入至所述轴部外壳的所述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是介于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头部之间且具有滑动性的滑动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是介于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头部之间的且具有滑动性的滑动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释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村龙美井口元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