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蜀光专利>正文

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17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尤指一种专供置放于排水沟清理口下方的垃圾收集架,依一体成型的U形状收集架本体,配合封闭的底板,两端分别插组粗细不同的滤网供流水流入沟内,而杂物则可留存于收集架内,可确实达到清理方便,并确保水沟畅通的实用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为一种置装于一般排水沟盖板正下方,用以收集由盖板流水穿孔落入的垃圾,以便于排水沟的清理及有效维持排水沟流水畅通。按一般排水沟的设计,于一定的长度处均会预设有供清理用的清理口,而在该预留的清理口的上方,为维持路面平整及行人行走或车辆行驶的安全,大都于清理口的口部配合以一刚性的盖板,并于盖板的板面上预设有排列的穿孔,供路面上的水可由穿孔顺其流入水沟内,保持路面上的干净,然而由于路面上经常会有很多的杂物或垃圾,故而在路面多余的水流向水沟内流入时,垃圾经常会顺水流而流到水沟内,而因为垃圾在流到水沟内部后,因为重量较重或水流较小时,即会在水沟内形成沉积的现象,尤其以一般小于盖板上所设穿孔孔径的杂物或较小直径的石子、土粒等,经常因为清扫或玩耍情形,以致会由穿孔掉入到水沟内,即会形成水沟内的淤积情形,当大雨来临时,即会造成排水不良的情形产生,此亦正是一般的排水沟须定时的清理打扫的原因;而一般水沟因为所留的清理口均相距一定的长度,故就清理时,通常亦仅能清理靠近孔口的部分而已,对流到沟槽中段的则有清扫的困难,是以防止水沟的淤积产生,根据本方法在于如何防止路面上的杂物不致于落入沟内,以确实达到防止堵塞的功效,且更方便水沟的清理,维持环境的整洁。有鉴于现用水沟盖板无法防止杂物进入水沟内的使用上缺点,经研究试验后终于开发出本技术的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以活动式的组装收集架,供方便水沟杂物落入后的清理,并可达到水沟清洁的功效。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活动清理及置放的垃圾收集架,使在维持水流畅通,并能确实防止地面上的垃圾或杂物进入水沟内前即落入收集架内,达到保持水沟内的清洁维持。本技术的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其特征在于以一体制成的收集架本体,本体底面呈一封闭底板,两端分别凸伸出U形的脚架,架体顶端垂直向外弯折一顶板,并于本体上底板两端的U形脚架内面各设有两道排列的插合槽,供分别插置粗、细不同网目的滤网,用于防止不同大小的垃圾或杂物、砂石等落入水沟内部。所述的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其中整个收集架亦可设成分离式由两U形脚架,配合一收集肋活动置放于脚架的U形底内缘组成;其中收集盘的底面或两侧边面外侧,可分设有凸出的定位凸条,供组装后可卡合住脚架,防止被水流冲离。所述的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其中U形脚架的两侧靠底部,于盘顶缘高度处可分设有一横置凸出的定位凸条,供防止水位高涨时,盘体不会漂浮上升及被冲离。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结合以下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分解示意图(一体式);图2为本技术的组装入水沟内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装外观参考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组装平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组装外观示意图。本技术的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请参阅图1-3所示,主要以一设成U形状的收集架本体10,其中本体10底面设在一封闭的底板11,而于一体的U形架两侧,为使架体的重量适当减轻并为材料成本的节省,可将架体的中段分设成凹落的缺口状,使形成两侧凸伸出的U形状脚架12,脚架12的顶端垂直弯折向外成一挂放的顶板13,使整个收集架的本体10得以直接挂置于水沟上,并配合盖板20从上面盖合压固定位,另于本体10上底板11两端的脚架12内缘面上,各设有两道插合槽14排列,而于两侧排列设置的插合槽14,分别插置粗、细不同网目的滤网15,使能适当的将不同大小的垃圾或杂物、砂石等做有效的拦截收集,防止落入水沟内部。另请配合图2所示,当本技术的收集架本体10置放入水沟的清理口21后,依两侧U形脚架12的顶板13置放于口部的两侧形成挂放的设计,而依清理口21的口缘预为较低的设计,使盖板20盖合后与路面齐平,而盖合的盖板20亦可为收集架置放时的压合定位功效,而依本技术中收集架本体10两侧端面的凹落缺口设计,使一般若恰好有排水管30凸出时,亦可架放组装;而且因为本体10前后两端所设的U形脚架12向下延伸有适当的长度,使由沟槽顶部到收集过滤的滤网15顶部间,仍保留有适当的透空空间,当遇大雨时,路面上大量水流流入排水沟时,因为与沟顶部间仍保留有一段适当的间距,可确保大水量在落及本体10时,两侧滤网15来不及过滤时,得以直接溢流到水沟内,不会产生阻碍水流的情形,确保兼具防洪的排水功效。另如图4-6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将收集架分设成一收集盘40及供盘体两端架放用的独立式U形脚架45,盘体的主体亦以板体制成一U形状,盘体两端亦分别开设有供粗、细滤网42插置用的排列插合槽43,并于一端的盘底面设留有一凸出的凸条44,供盘体插组时定位,另于插合时依U形脚架45的宽度,于盘体的两侧相对边面位置亦可分设有凸出的定位用凸条(图上未绘出),供组装使用时,在水流较大时,可防止置放于脚架45上的盘体不会被水流冲离组装位置,确保收集杂物的效果;另依收集盘40组装后的顶缘高度,于脚架45的内缘面上分设一道凸出的定位凸条451,供防止沟内水量较大水位高起时,收集盘40不会受水浮力往上漂起或漂离卡合位置,确保使用的安全。组装时,先将U形的脚架45依清理口21的两端向下插置,配合脚架45顶面弯折的顶板46可卡挂于清理口21的口缘,再将两端插组滤网42的收集盘40架放于脚架45的U形底面上缘,并使盘一端或两侧所设凸出的凸条44卡置于脚架45的一侧,达到组装定位的功效,确保收集盘40置装后不会随水流漂移,而以此种实施状态,可使清理时仅配合盘体顶缘两侧所设的手杆47将盘体单独取出,重量较轻便,而于盘内收集的垃圾倒离或清洗后再将盘体置装入,尤其是较大清理口21设计的排水沟处使用时更方便;是以本技术所设的垃圾收集设计,可明显且有效的杜绝一般路面上垃圾或杂物掉入水沟内的孔道,达到下水道或排水沟的清洁维护,而更能防止排水阻塞的危险,可说是一深具实用性的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其特征在于以一种制成一收集架的本体,本体底面呈一封闭的底板,两端分别凸伸出U形的脚架,架体顶端垂直向外弯折一顶板,并于本体上底板两端的脚架内面各设有两道排列的插合槽,供分别插置粗、细不同网目的滤网,使防止不同大小的垃圾或杂物、砂石等落入水沟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整个收集架亦可设成分离式由两U形脚架,配合一收集盘活动置放于脚架的U形底上缘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其特征在于盘体一端底面或两侧边面的外侧,可分设有凸出的定位凸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其特征在于U形脚架的两侧内缘,依收集盘顶缘高度,可分设有凸出的定位凸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尤指一种专供置放于排水沟清理口下方的垃圾收集架,依一体成型的U形状收集架本体,配合封闭的底板,两端分别插组粗细不同的滤网供流水流入沟内,而杂物则可留存于收集架内,可确实达到清理方便,并确保水沟畅通的实用目的。文档编号E02B15/06GK2125610SQ9222451公开日1992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何蜀光 申请人:何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其特征在于:以一种制成一收集架的本体,本体底面呈一封闭的底板,两端分别凸伸出U形的脚架,架体顶端垂直向外弯折一顶板,并于本体上底板两端的脚架内面各设有两道排列的插合槽,供分别插置粗、细不同网目的滤网,使防止不同大小的垃圾或杂物、砂石等落入水沟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用垃圾收集架,其特征在于:整个收集架亦可设成分离式由两U形脚架,配合一收集盘活动置放于脚架的U形底上缘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蜀光
申请(专利权)人:何蜀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