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义博专利>正文

处理垃圾及废轮胎的新生地形成法及新生地块制造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54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兼可处理垃圾及废轮胎且不致污染水源的新生地形成法及新生地制造场,主要以钢索等串接多个废轮胎,以构成双层轮胎网,双层轮胎网之间夹设厚质塑料布形成容置囊,将该囊架设于海滨的固定高台上,借起重机、升降环及钢索等装设撑持该囊,于其中倾倒垃圾,固定高台底部设有输送带,当该囊载满垃圾后,将其封闭并于其上固定漂浮物,输送带将之输送至海滨围设待拖吊湖区,令满置垃圾的囊漂浮集中于待拖吊湖区,可由拖吊船拖吊至形成海埔新生地的海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可解决垃圾与废轮胎处理问题且不致污染水源的新生地形成法及新生地块制造场,其主要是以废弃轮胎、坚韧绳索及厚质塑料布构成一袋状容置囊,令其固设于海浜所设固定高台,于其间倾倒累积垃圾,待满载后封闭,由输送带输送至一待拖吊湖区集中,视需要以拖吊船拖吊至目的地沈填以形成新生地,可用以同时解决垃圾及废轮胎处理问题,并可扩充可使用土地。廿世纪,为人类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科学文明的长足跃进使人类迈入一崭新的纪元,然而在人类享受有史以来最丰厚果实之馀,亦将面临无法阻挡的苦果,人类肆无忌惮使用的空调设备,严重伤害地球上空的臭氧层,造成生态危机,森林被无限制的滥伐,影响生态平衡并形成温室效应,而核污染亦成为人类永远的梦魇;人们虽然察觉环境品质的日益恶化,惟因上述的影响并非立即可见,故感受上并没有那麽直接,但今天人们所要立即面对,即是与休戚相关的切身问题,一为垃圾,另一则为废弃物的处理,事实上对于垃圾的处理,是目前各先进国家最感棘手的问题之一,由于环保意识的抬头,使人们警觉到环境品质影响生活的严重性,故对于具污染性的垃圾掩埋或焚化场,大都抱持强烈的抗拒态度,此一现象造成有关单位在找寻垃圾场预定地的过程中如同雪上加霜,而垃圾掩埋场有使用寿命的限制,于饱和时须另觅新处,届时问题又浮上台面,而焚化炉成本高,且作业效率难比掩埋场,推广上亦有困难外,且二次公害亦为难解的问题,在重重阻力下,使垃圾问题的解决更见复杂与困难。而另一棘手问题则为废弃物的储存与处理,与一般人生活有关的应属废弃轮胎,由于轮胎使用有一定寿命,以目前状况,轮胎经废弃后既无再使用价值,而因轮胎乃属石化制品,具有不易分解的特性,故即使经过百年,轮胎仍然保持原来的型体而无法消失,是以面对每愈增加却无法分解的轮胎废弃物,有关单位亦显得束手无策。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可解决垃圾及废弃轮胎等影响环保因素的垃圾处理法及新生地块制造场,其主要是以覆设有塑料皮的钢素,逐个串接起多数废轮胎,使其构成一双层轮胎网,于双层轮胎网的夹层内设置一适当厚度的塑料布构成一呈袋状的容置囊,将该容置囊架设于一海浜所设的固定高台上,用钢索、吊架及起重装置等装设撑持该容置囊,于其中倾倒堆积垃圾,该固定高台底部设有输送带,当容置囊内垃圾满载后,将其封闭并于其上固定漂浮物,由底部的输送带,输送至海浜围设的待拖吊湖区,用漂浮物令该满置垃圾的容置囊漂浮集中于待拖吊湖区,视需要由拖吊船拖吊至所在地海浜沈填形成海埔新生地,得同时解决垃圾废轮胎问题及扩充可使用土地。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兼可解决垃圾及废弃轮胎等影响环保因素的垃圾处理法及新生地块制造场,其为一种可运用于河川截弯取直的垃圾处理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可解决垃圾及废轮胎处理问题且不致污染水源的新生地形成法,其特征在于用坚韧绳索类、废弃轮胎或其他类似坚韧不易变形物质构成的容置囊,于该容置囊内充填垃圾,经引入海水淹盖实施消毒,使垃圾不易氧化腐败,再予抽出后,于满载封闭后,该容置囊即构成一新生地块,该容置囊主要是在两轮胎网间夹护一厚质塑料布所构成,该轮胎网则以钢索连续串接废弃轮胎,使其构成一单元网体,根据容置囊所需规格,将该单元网体逐片连接,以构成一双层的袋状容置囊,于两轮胎网间夹设的厚质塑料布用以与外界隔离。前述的兼可解决圾垃及废轮胎处理问题且不致污染水源的新生地块制造场,其特征在于将一容置囊架设于浜临海边的固定高台,该固定高台主要是一中空且具相当高度的固定结构,其上端设有起重机,起重机以悬吊钢索吊设有升降环,而使容置囊吊挂在升降环的吊勾上,又固定高台一侧设有车道,供垃圾车将垃圾送往固定高台,并将垃圾倾倒入容置囊中,另在固定高台底部设有输送带,于容置囊满载密封后,可将其送出。前述的兼可解决垃圾及废轮胎处理问题且不致污染水源的新生地块制造场,其特征在于固定高台顶端设有顶棚,以遮蔽防止雨水任意进入容置囊内,在固定高台周围以钢索来增加升降环的承载能力,以加强悬吊固定容置囊。前述的兼可解决垃圾及废轮胎处理问题且不致污染水源的新生地块制造场,其特征在于该待拖吊湖区为一人工湖,主要是设于固定高台设置所在地海边的经常涨潮线与经常退潮线间,于其间利用自然涨退潮的自然力涨进海水,以集中收容送往的容置囊,其中待拖吊湖区外缘设有闸门,可供拖吊船拖吊由各容置囊构成的新生地块。前述的兼可解决垃圾及废轮胎处理问题且不致污染水源的新生地块制造场,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高台可设置于最高涨潮线之上,以防止该固定高台受海啸侵袭。以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海埔新生地形成法至少可获致如以下所述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以废弃轮胎为基材,配合厚质塑料布组成一容置囊以收集垃圾,进而形成新生土块,组成海埔新生地的方法,其不但同时解决废弃轮胎及垃圾危及环保两大问题,同时对于可运用土地的扩充更具效率。2.又本专利技术于容置囊内收集垃圾,藉引进海水以其所含盐分对垃圾产生消毒与淹盖效果,可有效消除垃圾引起的异味,同时该容置囊因设有高密度的塑料布隔离,是以于屯积垃圾期间,得不虞垃圾或其废水外泄,而废水被抽出后迳送往废水处理场处理,不致发生二次公害,且无传统垃圾掩埋场因完全曝露在空气中,造成广大病媒温床及空气污染的缺点。3.再本专利技术于固定处所设置的固定高台、输送带及待拖吊湖区所组成的新生地块制造场,可长期用以处理垃圾、废轮胎及制造新生地块,供应各海埔新生用地使用,极具开发及实用价值。4.另本专利技术处理垃圾时,堆积的垃圾仅于容置囊开口处与空气接触,相较于一般垃圾掩埋法及焚化法,得大幅降低对周遭环境的影响,从而可降低民众对于设置垃圾处理场的抗拒阻力,且于容置囊满载封闭后,与外在环境即完全隔离,遂更无造成污染之虞,因而由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节省的社会及环保成本亦为无法数计。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容置囊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高台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容置囊密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容置囊经密封后在其上固定有漂浮物,并以输送带送至待拖吊湖区中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容置囊经密封后,并在其上固定有漂浮物,且以输送带送入待拖吊湖区中悬浮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实施流程,首先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以钢索12或类似具坚韧特性的绳索连续串接废弃轮胎14,使其构成一轮胎网11,同时将两轮胎网11加以叠合,并在两轮胎网11间夹设一厚质塑料布13以构成一容置囊10,该容置囊10即是由两层轮胎网11夹设一层厚质塑料布13而成的,于两轮胎网11间夹护的厚质塑料布13是用与外界隔离;又轮胎被使用时,得先经清洗、消毒程序,亦可以坚韧不易变形的材质加以取代;经以轮胎网11、钢索12及厚质塑料布13串接组成的容置囊10,其架设及设置方式即如图2所示,该容置囊10是架设在一浜临海边的固定高台20上,该固定高台20主要是由RC结构梁柱22或钢架围设构成一中空且具适当高度的撑持固定结构,其上端设置有起重机70,起重机70以悬吊钢索74吊持有升降环72,而可将前述的容置囊10悬吊于该升降环72的吊勾76上,并使开口15在升降环72处张开,而可由该开口15处向容置囊10内倾倒垃圾,又固定高台20上方设有一层平台25,其可供操作人员安装或维修起重机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可解决垃圾及废轮胎处理问题且不致污染水源的新生地形成法,其特征在于:用坚韧绳索类、废弃轮胎或其他类似坚韧不易变形物质构成的容置囊,于该容置囊内充填垃圾,经引入海水实施消毒并予抽出后,于满载封闭后,该容置囊即构成一新生地块,该容置囊主要是在两轮胎网间夹护一厚质塑料布所构成,该轮胎网则以钢索连续串接废弃轮胎,使其构成一单元网体,根据容置囊所需规格,将该单元网体逐片连接,以构成一双层的袋状容置囊,于两轮胎网间夹设的厚质塑料布用以与外界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义博
申请(专利权)人:郑义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