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尘气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721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尘气分离系统,它包括有分离箱,分离箱顶部一端设有进风管,分离箱另一端端部设有集风罩,集风罩呈梯形,其较大一端与分离箱连接,较小一端连接有出风管,出风管底部设有地撑杆;集风罩与进风管之间的分离箱内腔底部设有下分离挡板,下分离挡板顶部与分离箱内腔顶部之间预留有上滤气通道,下分离挡板与进风管之间的分离箱内腔顶部设有第一上分离挡板,下分离挡板与集风罩之间的分离箱内腔顶部设有第二上分离挡板,下分离挡板两侧的分离箱底部设有抽屉式的集尘箱。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尘降效果好。

A dust and gas separ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ust and gas separa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eparation box, an air inlet pipe at the top of the separation box, an air collector hoo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eparation box, a trapezoidal air collector hood, a larger end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paration box, an air outlet pipe at the smaller end, and a ground support rod at the bottom of the air collector hood and an air inlet pipe. A lower separation baffl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mber between the separation boxes, an upper filter channel is reserv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lower separation baffle and the top of the chamber inside the separation box, a first upper separation baffl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eparation box between the lower separation baffle and the air inlet pipe, and a second upper separation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eparation box inner cavity between the lower separation baffle and the air collector hood. The bottom of the separation box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separation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drawer type dust collecting box. After adopting the scheme,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the dust falling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尘气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
,尤其是指一种尘气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厂用的尘降箱大多是一个空箱子,其一端接进风,另一端接出风,这种结构尘降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尘降效果好的尘气分离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尘气分离系统,它包括有分离箱,分离箱顶部一端设有进风管,分离箱另一端端部设有集风罩,集风罩呈梯形,其较大一端与分离箱连接,较小一端连接有出风管,出风管底部设有地撑杆;集风罩与进风管之间的分离箱内腔底部设有下分离挡板,下分离挡板顶部与分离箱内腔顶部之间预留有上滤气通道,下分离挡板与进风管之间的分离箱内腔顶部设有第一上分离挡板,下分离挡板与集风罩之间的分离箱内腔顶部设有第二上分离挡板,第一上分离挡板、第二上分离挡板底部与分离箱内腔底部之间预留有下滤气通道;下分离挡板两侧的分离箱底部设有抽屉式的集尘箱。所述的进风管一端的分离箱内腔端部设有倾斜的导尘板,导尘板较低一端位于集尘箱上方。所述的地撑杆顶部与出风管底部连接,地撑杆下部设有调节螺纹,调节螺纹上啮合有调节地垫;调节地垫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的出风管一端与集风罩连接,另一端向上折弯形成排气口,排气口处固定有多条支杆,支杆顶部固定在挡雨罩,挡雨罩呈“人”字形,固定后的挡雨罩底部与排气口之间预留有出气通道。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方式,如抽风机的安装和使用,含有灰尘的空气通过进风管进入分离箱,在第一上分离挡板的作用下较大的灰尘会首先尘降,导尘板用于对这一次尘降的灰尘进行导向,尘降后的空气再在下分离挡板、第二上分离挡板的作用下进行曲线行走尘降,尘降后再通过出风管排出,地撑杆用于对出风管进行支撑,同时可根据地面平整度进行调节,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尘降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集风罩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尘气分离系统包括有分离箱1,分离箱1顶部一端设有进风管2,分离箱1另一端端部设有集风罩6,集风罩6呈梯形,其较大一端与分离箱1连接,较小一端连接有出风管10,出风管10底部设有地撑杆8,地撑杆8顶部与出风管10底部连接,地撑杆8下部设有调节螺纹,调节螺纹上啮合有调节地垫;调节地垫底部与地面接触;出风管10一端与集风罩6连接,另一端向上折弯形成排气口,排气口处固定有多条支杆11,支杆11顶部固定在挡雨罩7,挡雨罩7呈“人”字形,固定后的挡雨罩7底部与排气口之间预留有出气通道;集风罩6与进风管2之间的分离箱1内腔底部设有下分离挡板3,下分离挡板3顶部与分离箱1内腔顶部之间预留有上滤气通道,下分离挡板3与进风管2之间的分离箱1内腔顶部设有第一上分离挡板4,下分离挡板3与集风罩6之间的分离箱1内腔顶部设有第二上分离挡板12,第一上分离挡板4、第二上分离挡板12底部与分离箱1内腔底部之间预留有下滤气通道;下分离挡板3两侧的分离箱1底部设有抽屉式的集尘箱5,进风管2一端的分离箱1内腔端部设有倾斜的导尘板13,导尘板13较低一端位于集尘箱5上方。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方式,如抽风机的安装和使用,含有灰尘的空气通过进风管进入分离箱,在第一上分离挡板的作用下较大的灰尘会首先尘降,导尘板用于对这一次尘降的灰尘进行导向,尘降后的空气再在下分离挡板、第二上分离挡板的作用下进行曲线行走尘降,尘降后再通过出风管排出,地撑杆用于对出风管进行支撑,同时可根据地面平整度进行调节,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尘降效果好。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尘气分离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尘气分离系统,它包括有分离箱(1),其特征在于:分离箱(1)顶部一端设有进风管(2),分离箱(1)另一端端部设有集风罩(6),集风罩(6)呈梯形,其较大一端与分离箱(1)连接,较小一端连接有出风管(10),出风管(10)底部设有地撑杆(8);集风罩(6)与进风管(2)之间的分离箱(1)内腔底部设有下分离挡板(3),下分离挡板(3)顶部与分离箱(1)内腔顶部之间预留有上滤气通道,下分离挡板(3)与进风管(2)之间的分离箱(1)内腔顶部设有第一上分离挡板(4),下分离挡板(3)与集风罩(6)之间的分离箱(1)内腔顶部设有第二上分离挡板(12),第一上分离挡板(4)、第二上分离挡板(12)底部与分离箱(1)内腔底部之间预留有下滤气通道;下分离挡板(3)两侧的分离箱(1)底部设有抽屉式的集尘箱(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尘气分离系统,它包括有分离箱(1),其特征在于:分离箱(1)顶部一端设有进风管(2),分离箱(1)另一端端部设有集风罩(6),集风罩(6)呈梯形,其较大一端与分离箱(1)连接,较小一端连接有出风管(10),出风管(10)底部设有地撑杆(8);集风罩(6)与进风管(2)之间的分离箱(1)内腔底部设有下分离挡板(3),下分离挡板(3)顶部与分离箱(1)内腔顶部之间预留有上滤气通道,下分离挡板(3)与进风管(2)之间的分离箱(1)内腔顶部设有第一上分离挡板(4),下分离挡板(3)与集风罩(6)之间的分离箱(1)内腔顶部设有第二上分离挡板(12),第一上分离挡板(4)、第二上分离挡板(12)底部与分离箱(1)内腔底部之间预留有下滤气通道;下分离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富莱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