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718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三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用户点连接,所述用户点通过管道与用户水泵连接,所述用户水泵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池通过管道与水冷却设备连接,所述水冷却设备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设备连接,所述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管道与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投资少,不需任何外部动力源,利用系统本身的动力源,无需人工及运行成本,能实现间歇或不间歇的自动清理,减少停产,提高生产效率,不需任何外排,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Factory recycling tank efficient,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lf cleaning slud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discloses a high-efficiency,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elf-cleaning sludge system of a factory circulating water tank, including a first water pip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third water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user poin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user pump through a pipe, and the user pump. The circulating water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cooling equipment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water cooling equip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water pump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second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ater pump through the pipeline, and the first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ater pump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road communicates with the poo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investment, no need of any external power source, using the power source of the system itself, no need of labor and operation cost, realizing intermittent or non-intermittent automatic cleaning, reducing production stoppage,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no need of any drainage, and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
本技术具体涉及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真正理想的水池清淤泥技术还很少,相反,大多数清理技术效果糟糕,或者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甚至有些存在重大缺陷。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对循环水池清理淤泥的方法进行详细比较。一般情况下工厂循环水池底部淤泥清理的方法一般为:1)将水池里面的水全部抽干用人工进行清理,这样做人工劳动强度大,要中断生产,在人工清理过程中难免造成污水外流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2)将潜水泵或吸泥设备,放入池底将淤泥抽到沉淀池或污水处理设备上再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吸泥范围有限,不能彻底处理底部的淤泥且人工劳动强度也大,如果增加抽淤泥设备的行走机构,投资将大幅增加,运行和维护成本也不少;3)通过水池底部的排放阀定期或长期外排,这种方法在循环水池底部难免还会造成淤泥沉积且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4)通过添加化学制剂处理,成本高,不环保,运行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投资少,不需任何外部动力源,利用系统本身的动力源,无需人工及运行成本,能实现间歇或不间歇的自动清理,减少停产,提高生产效率,不需任何外排,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三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用户点连接,所述用户点通过管道与用户水泵连接,所述用户水泵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池通过管道与水冷却设备连接,所述水冷却设备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设备连接,所述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管道与水池连通,所述水池的通过隔板与沉淀池连接,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与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水管通过第八阀门、第七阀门、第六阀门以及第五阀门与第二水管连接,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循环水池的底部,所述循环水池通过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与第二水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处理设备与淤泥池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管道连通,且在第二水管的上部还设有第一阀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水管的上部还设有第四阀门。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投资少,不需任何外部动力源,利用系统本身的动力源,无需人工及运行成本,能实现间歇或不间歇的自动清理,减少停产,提高生产效率,不需任何外排,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用户点;2、用户水泵;3、循环水池;4、水冷却设备;5、第一水管;6、第二水泵;7、淤泥池;8、污水处理设备;9、沉淀池;10、隔板;11、水池;12、第一水泵;13、第八阀门;14、第七阀门;15、第六阀门;16、第二水管;17、第五阀门;18、第四阀门;19、第三阀门;20、第二阀门;21、第一阀门;22、第三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包括第一水管5,所述第一水管5与第三水管22连通,所述第一水管5的另一端与用户点1连接,所述用户点1通过管道与用户水泵2连接,所述用户水泵2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3连接,所述循环水池3通过管道与水冷却设备4连接,所述水冷却设备4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6连接,所述第二水泵6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设备8连接,所述污水处理设备8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12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2通过管道与水池11连通,所述水池11的通过隔板与沉淀池9连接,所述第三水管22的一端与沉淀池9连通,所述第三水管22通过第八阀门13、第七阀门14、第六阀门15以及第五阀门17与第二水管16连接,所述第三水管22的另一端连接在循环水池3的底部,所述循环水池3通过第三阀门19和第二阀门20与第二水管16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设备8与淤泥池7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管16的另一端与管道连通,且在第二水管16的上部还设有第一阀门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水管22的上部还设有第四阀门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工作时,将循环水池3沉积的淤泥自动收集到圆锥底部,在循环水池3底部连接一根第三水管22至沉淀池9,在虹吸现象及水的压强作用下,循环水池3底部沉积的淤泥能向沉淀池产生一定的流动;在用户水泵2的出口连接一根管道安装在循环水池3底部连接沉淀池的管道上,并成一定角度安装,当用户水泵2运行时,将第八阀门13、第七阀门14、第六阀门15、第五阀门17、第三阀门19和第二阀门20打开,这样能加大循环水池3底部沉积的淤泥向沉淀池流动的输送力,并能清洁连接管道本身,使连接管道不被淤泥堵塞;在循环水池3底部圆锥面安装管道并和用户水泵2的出口管道连接,当用户泵2运行时,将第三阀门19和第二阀门20打开,在用户水泵2水流的冲击力作用下,使循环水池3底部圆锥面的淤泥不被堆积,可定期或长期打开,以实现循环水池底部淤泥的间歇和不间歇清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

【技术保护点】
1.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包括第一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5)与第三水管(22)连通,所述第一水管(5)的另一端与用户点(1)连接,所述用户点(1)通过管道与用户水泵(2)连接,所述用户水泵(2)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3)连接,所述循环水池(3)通过管道与水冷却设备(4)连接,所述水冷却设备(4)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6)连接,所述第二水泵(6)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设备(8)连接,所述污水处理设备(8)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12)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2)通过管道与水池(11)连通,所述水池(11)的通过隔板与沉淀池(9)连接,所述第三水管(22)的一端与沉淀池(9)连通,所述第三水管(22)通过第八阀门(13)、第七阀门(14)、第六阀门(15)以及第五阀门(17)与第二水管(16)连接,所述第三水管(22)的另一端连接在循环水池(3)的底部,所述循环水池(3)通过第三阀门(19)和第二阀门(20)与第二水管(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包括第一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5)与第三水管(22)连通,所述第一水管(5)的另一端与用户点(1)连接,所述用户点(1)通过管道与用户水泵(2)连接,所述用户水泵(2)通过管道与循环水池(3)连接,所述循环水池(3)通过管道与水冷却设备(4)连接,所述水冷却设备(4)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6)连接,所述第二水泵(6)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设备(8)连接,所述污水处理设备(8)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12)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2)通过管道与水池(11)连通,所述水池(11)的通过隔板与沉淀池(9)连接,所述第三水管(22)的一端与沉淀池(9)连通,所述第三水管(22)通过第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亦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创富泰设备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