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气垫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7099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气垫缓冲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所述气垫的四周设有扁平延长段;所述扁平延长段插设在外框水垫的底部;所述气垫与外框水垫组成上层床垫;上层床垫的下方设有水垫层;所述水垫层中的软质水管呈S型排布;所述水垫层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中活动镶嵌有数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均设有液压升降件;所述支撑块为成对设计,支撑块的位置分别与人体的背部、臀部、膝盖处相对应;所述支架的尾部设有两个脚部气垫;它使用方便,稳定性高,中部的气垫采用错位充气的方式,可以通过充气和放气的形式来缓冲患者身体的压力,同时底部的支撑块可以辅助患者翻身后的定位,省力且舒适度好。

A cushion device for air cushion in clinical nurs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 cushion device for clinical nursing,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the air cushion is surrounded by a flat extension section; the flat extension section is inser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frame water cushion; the air cushion and the outer frame water cushion constitute an upper mattress; a water cushion lay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upper mattress; and the water cushion layer is arranged. The soft water pipe in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in S-shape, the water cushion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blocks are movably inlaid in the bracke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blocks are all provided with hydraulic lifting parts; the supporting blocks are paired design, and the positions of the supporting blocks correspond to the back, buttocks and knees of the human body respectively; and the tail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blocks. It has two foot air cushions; it is easy to use, high stability, the middle of the air cushion using dislocation inflatable way, can be inflated and deflated to buffer the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body, while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block can assist the patient to turn over the positioning, labor-saving and comfor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护理用气垫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气垫缓冲装置,属于医疗用具

技术介绍
压疮(pressuresores)又名压力性损伤,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有疼痛感;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力可能会受到微环境、营养、灌注、合并症以及软组织情况影响。根据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七期:1期压力性损伤: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受损部位与周围相邻组织比较,有疼痛、硬块、表面变软、发热或者冰凉。2期压力性损伤: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无腐肉,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3期压力性损伤:全层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4期压力性损伤: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或隧道。深部组织损伤: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有瘀伤,或充血水疱。不可分期:全层组织缺失,溃疡底部有腐肉覆盖(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或者伤口床有焦痂附着(碳色、褐色或黑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粘膜压力性损伤。压疮的预防护理方法有: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对肌张力下降、脑出血及深度昏迷者应30~60min翻身1次,肌张力正常者应每2小时翻身1次,若有条件可采用各种医疗器械减轻局部组织压力或使之交替受压。现有的预防压疮的方法还有使用气垫床垫或水床垫,但是,不论是气垫或水垫都是整体式的,变换压力的可能性小,也无法辅助患者翻身,作用效果一般,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临床护理用气垫缓冲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气垫、间隔缝线、气道、充气口、外框水垫、扁平延长段、水垫层、支架、支撑块、液压升降件、充气件、压力检测件、脚部气垫和水枕头;所述气垫的中间设有数道间隔缝线;所述间隔缝线将气垫分成数个气道;每个气道的尾部均设有充气口;所述气垫镶嵌在外框水垫中间;所述气垫的四周设有扁平延长段;所述扁平延长段插设在外框水垫的底部;所述气垫与外框水垫组成上层床垫;上层床垫的下方设有水垫层;所述水垫层中的软质水管呈S型排布;所述水垫层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中活动镶嵌有数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均设有液压升降件;所述支撑块为成对设计,支撑块的位置分别与人体的背部、臀部、膝盖处相对应;所述支架的尾部设有两个脚部气垫;奇数位的充气口和偶数位的充气口分别与两个脚部气垫连接;所述脚部气垫的外侧连接有充气件;所述充气件上设有压力检测件;所述支架的首端设有横杆;所述水垫层的首端设有水枕头;所述水枕头与水垫层一体成型,它们中间设有间隔缝,所述水枕头翻过横杆设置在水垫层的上方(可避免水垫在人体的压力下往下端滑)。作为优选,所述S型排布的水垫层中的软质水管为横向S型或竖向S型,或是斜置的S型水管。作为优选,所述间隔缝线为S型,相邻的两道间隔缝线为对称设计。作为优选,所述水垫层替换为硅胶层。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为条形,可以为长方体或圆柱体;所述支撑块的外壁裹设有一层软垫或相互连通的小气垫。本技术中液压升降件通过电动控制,升降技术采用现有医疗领域的升降技术,这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本技术中采用气垫与水垫的结合,且气垫并非整体充气形式,里面的气道间隔充气,患者可通过气道间的换着充、放气来调整受伤部位的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压疮,由于一些患者翻身后无法自行撑住,需要家属一直帮忙撑着,增加了家属的负担,本申请中采用不同部位的支撑块来解决这一问题,患者在家属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翻身后通过不同位置的支撑块来实现支撑,且支撑块的高度可以随时调节,有利于提高舒适度,外框的水垫可以辅助患者活动,同时可调控这个垫子的温度;本申请中还针对脚部和头部进行了技术升级,也用于提高患者住院的舒适度,其中充气件以及压力检测件的技术可借鉴现有的胎压检测件和充气件,具体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因为是现有的成熟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临床护理用气垫缓冲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稳定性高,中部的气垫采用错位充气的方式,可以通过充气和放气的形式来缓冲患者身体的压力,同时底部的支撑块可以辅助患者翻身后的定位,省力且舒适度好,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的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支撑块的位置示意图;图4-图6是本技术中水垫层中软质水管的分布图;附图标记说明:气垫1、间隔缝线2、气道3、充气口4、外框水垫5、扁平延长段6、水垫层7、支架8、支撑块9、液压升降件10、充气件11、压力检测件12、脚部气垫13、水枕头14、横杆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6所示,它包含气垫1、间隔缝线2、气道3、充气口4、外框水垫5、扁平延长段6、水垫层7、支架8、支撑块9、液压升降件10、充气件11、压力检测件12、脚部气垫13和水枕头14;所述气垫1的中间设有数道间隔缝线2;所述间隔缝线2将气垫1分成数个气道3;每个气道3的尾部均设有充气口4;所述气垫1镶嵌在外框水垫5中间;所述气垫1的四周设有扁平延长段6;所述扁平延长段插设在外框水垫5的底部;所述气垫1与外框水垫5组成上层床垫;上层床垫的下方设有水垫层7;所述水垫层7中的软质水管呈S型排布;所述水垫层7设置在支架8上;所述支架8中活动镶嵌有数个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的底部均设有液压升降件10;所述支撑块9为成对设计,支撑块9的位置分别与人体的背部、臀部、膝盖处相对应;所述支架8的尾部设有两个脚部气垫13;奇数位的充气口和偶数位的充气口分别与两个脚部气垫13连接;所述脚部气垫13的外侧连接有充气件11;所述充气件11上设有压力检测件12;所述支架8的首端设有横杆15;所述水垫层7的首端设有水枕头14;所述水枕头14与水垫层7一体成型,它们中间设有间隔缝,所述水枕头14翻过横杆15设置在水垫层7的上方(可避免水垫在人体的压力下往下端滑)。其中,所述S型排布的水垫层7中的软质水管为横向S型或竖向S型,或是斜置的S型水管。所述间隔缝线2为S型,相邻的两道间隔缝线2为对称设计。所述水垫层7替换为硅胶层。所述支撑块9为条形,可以为长方体或圆柱体;所述支撑块9的外壁裹设有一层软垫或相互连通的小气垫。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液压升降件10通过电动控制,升降技术采用现有医疗领域的升降技术,这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液压升降件通过电动控制,升降技术采用现有医疗领域的升降技术,这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本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临床护理用气垫缓冲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护理用气垫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气垫、间隔缝线、气道、充气口、外框水垫、扁平延长段、水垫层、支架、支撑块、液压升降件、充气件、压力检测件、脚部气垫和水枕头;所述气垫的中间设有数道间隔缝线;所述间隔缝线将气垫分成数个气道;每个气道的尾部均设有充气口;所述气垫镶嵌在外框水垫中间;所述气垫的四周设有扁平延长段;所述扁平延长段插设在外框水垫的底部;所述气垫与外框水垫组成上层床垫;上层床垫的下方设有水垫层;所述水垫层中的软质水管呈S型排布;所述水垫层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中活动镶嵌有数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均设有液压升降件;所述支撑块为成对设计,支撑块的位置分别与人体的背部、臀部、膝盖处相对应;所述支架的尾部设有两个脚部气垫;奇数位的充气口和偶数位的充气口分别与两个脚部气垫连接;所述脚部气垫的外侧连接有充气件;所述充气件上设有压力检测件;所述支架的首端设有横杆;所述水垫层的首端设有水枕头;所述水枕头与水垫层一体成型,它们中间设有间隔缝,所述水枕头翻过横杆设置在水垫层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护理用气垫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气垫、间隔缝线、气道、充气口、外框水垫、扁平延长段、水垫层、支架、支撑块、液压升降件、充气件、压力检测件、脚部气垫和水枕头;所述气垫的中间设有数道间隔缝线;所述间隔缝线将气垫分成数个气道;每个气道的尾部均设有充气口;所述气垫镶嵌在外框水垫中间;所述气垫的四周设有扁平延长段;所述扁平延长段插设在外框水垫的底部;所述气垫与外框水垫组成上层床垫;上层床垫的下方设有水垫层;所述水垫层中的软质水管呈S型排布;所述水垫层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中活动镶嵌有数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均设有液压升降件;所述支撑块为成对设计,支撑块的位置分别与人体的背部、臀部、膝盖处相对应;所述支架的尾部设有两个脚部气垫;奇数位的充气口和偶数位的充气口分别与两个脚部气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莉刘慧管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