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藏柱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680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模块,楼板模块相对的两个周侧面上固定有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伸出楼板模块的端部固定扩大头,扩大头的尺寸大于连接钢筋的外径。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之间预留第一后浇带,相邻两个预制楼板中相对的两个连接钢筋采用套筒相连,套筒上开设与扩大头端部外径适配的安装孔。采用以上结构制成的预制楼板具有相邻楼板容易连接,整体性好的优点。

Precast floor slab and its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fabricated floor and its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prefabricated floor includes a floor module. The two sides of the floor module are fixed with connecting bars, and the end fixed enlargement head of connecting bars extends out of the floor module. The size of the enlargement head is larger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of connecting bars. The first post-pouring band is reserved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prefabricated floors, and the two relative connecting bars in the adjacent two prefabricated floors are connected by sleeves. The sleeves are provided with installation holes adapted to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enlarged head end. The precast floor slab made of the above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connection of adjacent floors and good integ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楼板的施工主要采用现浇,传统预制空心板和预制叠合板三种方式。一、现浇即是对建筑的墙板、楼板和梁柱结构在现场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这种模式施工成的建筑虽然整体性好、抗震性好的优点,但是存在很多缺点,具体说明如下:1、需要大量模板及支撑架等周转材料,浪费大,不环保;2、现场分为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和养护等多道工序,施工难度大,且受天气影响,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容易造成开裂,影响使用寿命,降低抗震性;3、由于工序多,而且现浇混凝土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上层建筑的施工,施工周期长;4、由于工序多,现场交叉作业,相互干扰,不安全,不环保;5、由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楼板的跨度受限:平板现浇结构4米已经达到极限,井字梁结构也最多只能达到6米,而且井字梁结构厚度较大,影响了房间的净高。二、传统预制空心板是在工厂加工,实现了工业化,具有加工时不受季节和天气限制,质量能够保证,节省大量模板及支撑等优点。但是现有的预制空心板如图44所示,缺点如下:1、预制板的四周为光面,搭接在梁上以后,相邻预制板之间没有连接,所以整体性差,抗震性大大降低,只能适用于低层建筑;2、相邻预制板拼接后,形成上下贯穿的拼接缝,容易发生开裂、渗漏和装饰层的空鼓开裂;3、由于现有空心楼板中没有设置横向钢筋,所以其宽度受限,一般只有1.2米;4、现有空心楼板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装饰层及防火层的处理,造成二次施工。三、预制叠合板楼板分两部分组成,底部为预制部分(如图45所示),多为薄板,在工厂加工完成,运输至现场吊装就位后,在预制板面上进行二次钢筋绑扎与顶部混凝土板层的浇筑。叠合板技术被现有装配式建筑普遍采用,一是因为预制板部分可以作为现浇板的底部模板使用,节约了模板;二是因为顶部现浇板为整面板,而且钢筋相互拉接,所以相比传统的预制空心板的整体性好。但是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叠合楼板为双层结构,所以其厚度比现浇楼板更厚,从而增加了原材料,自重增大,降低了可承受荷载和抗震性;2、双层板结构,在结合层处容易空鼓开裂,而且二次浇筑质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开裂等质量通病;3、施工现场既要吊装,又要现浇,工序多,施工复杂;4、由于存在现浇层,所以只能等待现浇层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才能进行上层结构的施工,所以工期长;5、由于其自重大,所以跨度有限,目前只能应用于住宅建筑中,对于地下车库、商场等建筑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其具有相邻楼板容易连接,整体性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模块,楼板模块相对的两个周侧面上固定有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伸出楼板模块的端部固定扩大头,扩大头的尺寸大于连接钢筋的外径。进一步地,楼板模块内与连接钢筋平行固定预应力钢筋。进一步地,连接钢筋部分预埋或者通长设置在楼板模块内。进一步地,楼板模块内预埋钢筋网架。进一步地,钢筋网架包括上钢筋网、与上钢筋网平行的下钢筋网,上钢筋网和下钢筋网之间连接支撑钢筋网,支撑钢筋网垂直支撑在上钢筋网和下钢筋网之间。进一步地,楼板模块的外周侧面与连接钢筋垂直的周侧面预埋横向钢筋。进一步地,楼板模块的上表面固定有装饰层和/或耐磨层;楼板模块的下表面固定有保温层和/或防火层和/或隔音层。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相邻的预制楼板很好地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楼板的整体性,而且套筒连接结构采用卡接原理,将钢筋接头的拉力转化为对筒体的混凝土的压力,进而传导至筒体上,连接更加牢固,解决了传统预制空心板整体性和抗震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包括上述的预制楼板,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之间预留第一后浇带,相邻两个预制楼板中相对的两个连接钢筋采用套筒相连,套筒上开设与扩大头端部外径适配的安装孔。进一步地,套筒在第一后浇带中错位排布。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预制楼板的侧面还固定辅助连接筋,辅助连接筋伸出预制楼板的端部设置弯钩部,第一后浇带中穿过若干弯钩部设置通长钢筋。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在地面预先搭建墙板或者钢架,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楼板吊装至墙板或者钢架的上端面、并沿水平面铺展形成楼板,沿水平面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之间形成第一后浇带;S2、预制楼板和墙板/钢架的连接位置处均预埋有钢角铁,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和墙板/钢架所构成的空间形成第二后浇带;S3、相邻两个预制楼板的连接钢筋插入套筒中对齐拼接,穿过弯钩部设置通长钢筋;S4、在第一后浇带和第二后浇带的下端部支撑底模,在第一后浇带和第二后浇带中浇筑混凝土;S5、第一后浇带和第二后浇带中的混凝土凝固后,在凝固混凝土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做饰面处理。空心结构的设置,减轻了自重,提高了抗震性和隔音、保温性能,而且节材、环保。预制楼板内设置预应力钢筋,增加了板板跨度,而且节省钢材、降低成本,提高了楼板的延展性和抗震性,能够适用于商业、工业、仓储和地下停车场等大空间结构的建筑。将预制楼板加工成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现场不需要大面积二次施工,减少了找平层、装饰、保温层等工作。预制楼板为一体预制,工厂化加工,节约材料,施工效率高,工期短,成本低,经济性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结构轻质、高强,而且采用连接钢筋和套筒技术连接,整体性好,抗震性好;2、空心结构节村率40%以上,隔音保温性能好;保温装饰一体化,解决了混凝土开裂问题,耐久性好,减少了二次作业,缩短了工期;3、预制楼板自重轻、强度高,跨度大,可适用范围广;4、现场施工时,无需等待混凝土强度上升,可以连续作业,大幅缩短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预制楼板的结构图;图2是为显示连接钢筋为通长钢筋而作的预制楼板示意图;图3是为显示连接钢筋为U形而作的预制楼板示意图;图4是预制楼板内预应力钢筋位于靠近下表面的示意图;图5是预制楼板内预应力钢筋上下排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预应力钢筋端部连接扩大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预制楼板内设置横向钢筋的示意图;图8是预制楼板内预埋钢筋网架的示意图;图9是钢筋网架中支撑单元呈U形的示意图;图10是钢筋网架中制成单元呈三角形的示意图;图11是空心预制楼板的周侧面预埋U形钢筋的示意图;图12是预制楼板的周侧面预埋U形钢筋的示意图;图13是楼板模块用于车库时附加层结构的示意图;图14是附加层结构贴附于楼板模块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附加层结构设置于凹陷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预制楼板周侧面安装预埋件的示意图;图17是预制楼板表面安装预埋件的示意图;图18是预制楼板沿宽度方向排布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预制楼板拼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预制楼板拼接时第一后浇带中预埋通长钢筋和箍筋的示意图;图21是预制楼板拼接时第一后浇带中预埋U形加强钢筋的示意图;图22是预制楼板拼接时,套筒错位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预制楼板连接辅助连接筋的示意图;图24是预制楼板纵向和横向均采用套筒连接的示意图;图25是预制楼板拼接完成后,在其表面固定附加层结构的示意图;图26是预制楼板和工字钢相连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模块(1),楼板模块(1)相对的两个周侧面上固定有连接钢筋(11),连接钢筋(11)伸出楼板模块(1)的端部固定扩大头(110),扩大头(110)的尺寸大于连接钢筋(11)的外径;设置有连接钢筋(11)的方向为纵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模块(1),楼板模块(1)相对的两个周侧面上固定有连接钢筋(11),连接钢筋(11)伸出楼板模块(1)的端部固定扩大头(110),扩大头(110)的尺寸大于连接钢筋(11)的外径;设置有连接钢筋(11)的方向为纵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连接钢筋(11)部分预埋或者通长设置在楼板模块(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模块(1)内与连接钢筋(11)平行固定预应力钢筋(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钢筋(12)设置在预制楼板的靠近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钢筋(12)端头设置为扩大头(1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模块(1)内设置有横向钢筋(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模块(1)内设置有钢筋网架(1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钢筋网架(14)包括上钢筋网(141)、与上钢筋网(141)平行的下钢筋网(142),上钢筋网(141)和下钢筋网(142)之间连接支撑钢筋网(143),支撑钢筋网(143)垂直固接在上钢筋网(141)和下钢筋网(142)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筋网(143)为多道相互平行设置的桁架,桁架的方向为纵向。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每道桁架为连续的三角结构的钢筋网片,顶部与上钢筋网(141)固接,底部与下钢筋网(142)固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每道桁架连续的三角结构由中间一根多次弯折的钢筋和上下两根通长钢筋(1021)焊接而成。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一根钢筋弯折而成三角结构的上顶点与上钢筋网(141)的横钢筋固接;下顶点与下钢筋网(142)的横钢筋固接。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上钢筋网(141)和/或下钢筋网(142)的全部或部分钢筋伸出楼板模块(1)的周侧面。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上钢筋网(141)和/或下钢筋网(142)伸出楼板模块(1)周侧面的钢筋端头设置为扩大头(11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模块(1)的周侧面预埋有竖直方向的U形钢筋(16),U形钢筋(16)的开口的一端埋入楼板模块(1)内。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模块(1)设置连接钢筋(11)的方向设置有多个通长的空心孔(15)。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模块(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一体成型的附加层结构(17);上表面固定有装饰层(171)和/或耐磨层(172);楼板模块(1)的下表面固定有保温层(173)和/或防火层(174)和/或隔音层(175)。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模块(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预制墙板(71)或横梁搭接处不设置附加层结构(17)。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模块(1)的附加层结构(17)中预埋管线。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楼板模块(1)的周侧面靠近底面处或其底面靠近周侧面处设置有预埋钢板(181)或预埋角铁(182)或螺栓套筒(183)。21.一种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楼板,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之间预留第一后浇带(102),相邻两个预制楼板中相对的两个连接钢筋(11)采用套筒(2)相连,套筒(2)上开设与扩大头(110)端部外径适配的安装孔(22)。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套筒(2)在第一后浇带(102)中错位排布。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后浇带(102)中还设置多根通长钢筋(1021),和将多根通长钢筋(1021)包围的箍筋(1022)。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藏住
申请(专利权)人:李藏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