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79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包括若干预制混凝土板;每个预制混凝土板的两个边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埋设一上钢板和下钢板;位于上钢板下表面和下钢板上表面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螺栓孔;每个螺栓孔内均固定一螺纹套筒;预制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凸榫,其另一端设置与凸榫形状配合的凹槽;通过凸榫嵌入凹槽的配合实现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并在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均开设有对应若干螺栓孔的若干通孔;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与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板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插入通孔、穿过上钢板或下钢板、并位于螺纹套筒中。

A node plate type precast slab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de plate type prefabricated slab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number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labs; an upper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are respectively embedd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wo sides of each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lab; bolt holes with uniform distribution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and upper surfaces of the upper plates; and each bolt hole is arranged. A threaded sleeve is fixed internally; a convex tenon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lab, and a groove matching the shape of the convex tenon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two adjacent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lab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nvex tenon embedded groov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adjacent two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lab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A number of through holes corresponding to a number of bolt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on plates; the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on plates are bolted to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of adjacent prefabricated concrete plates; the bolts are inserted through holes, passed through the upper or lower plates, and are located in the threaded sleeve. In the mid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的
,具体涉及一种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
技术介绍
分块预制的混凝土板主要的连接形式为现浇湿接缝,在这一连接形式中,混凝土板连接钢筋伸出预制板外,连接时,相邻预制板钢筋采用绑扎或焊接连接,再在施工现场浇筑、养护混凝土湿接缝,完成相邻混凝土板的连接。这一连接方式在施工现场有大量的钢筋连接和接缝混凝土浇筑工作,施工周期长,无法避免现场浇筑时混凝土流淌、养护水流淌导致的环境污染,而且混凝土板的连接一旦完成即难以解体,也难以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以解决现有相邻混凝土板连接施工周期长,无法避免现场浇筑时混凝土流淌、养护水流淌导致的环境污染,而且混凝土板的连接一旦完成即难以解体,也难以重复利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其包括若干预制混凝土板;每个预制混凝土板的两个边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埋设一上钢板和下钢板;位于上钢板下表面和下钢板上表面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螺栓孔;每个螺栓孔内均固定一螺纹套筒;预制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凸榫,其另一端设置与凸榫形状配合的凹槽;通过凸榫嵌入凹槽的配合实现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并在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均开设有对应若干螺栓孔的若干通孔;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与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板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插入通孔、穿过上钢板或下钢板、并位于螺纹套筒中。优选地,若干螺栓孔孔内攻丝,螺纹套筒外表面攻丝;螺纹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螺栓孔内。优选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均为节点板。优选地,螺纹套筒与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优选地,凸榫与凹槽之间采用粘结剂粘合或直接贴合连接。优选地,位于上钢板上的螺纹套筒与位于下钢板上的螺纹套筒之间存在间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预制混凝土板内埋设上钢板和下钢板,在上钢板和下钢板上设置螺纹套筒,相邻预制混凝土板之间通过螺栓、凸榫和凹槽等机械结构连接,现场只需简单的操作,即可将若干预制混凝土板连接,避免了现场浇筑湿接缝所需的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接缝混凝土、养护接缝混凝土等作业,以及避免了现场浇筑湿接缝可能出现的混凝土流淌、养护用水流淌导致的环境污染,大幅加快了施工进度。除此,相邻预制混凝土板能够方便的解体,可以重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即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相邻预制混凝土板连接施工周期长,无法避免现场浇筑时混凝土流淌、养护水流淌导致的环境污染,而且混凝土板的连接一旦完成即难以解体,也难以重复利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的结构图。图2为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的装配爆炸图。图6和图7为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螺纹套筒与钢板的连接图。其中,100、预制混凝土板;101、上钢板;102、下钢板;103、螺纹套筒;104、螺栓孔;105、凸榫;106、凹槽;107、上连接钢板;108、下连接钢板;109、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7,本方案的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包括若干预制混凝土板100,相邻预制混泥土板进行现场的连接。每个预制混凝土板100的两个边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埋设一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2,位于上钢板101下表面和下钢板102上表面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螺栓孔104,每个螺栓1孔104内均固定一螺纹套筒103;其中,螺栓孔104孔内攻丝,螺纹套筒103外表面攻丝,螺纹套筒10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螺栓孔104内。预制混凝土板100的一端设置凸榫105,其另一端设置与凸榫105形状配合的凹槽106,通过凸榫105嵌入凹槽106的配合实现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100的连接,相邻预制混凝土板100的凸榫105面和凹槽106面,可采用粘结剂粘合,也可直接干接,即不采用粘结剂粘合,凸榫105面和凹槽106面直接贴合。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100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上连接钢板107和下连接钢板108,上连接钢板107和下连接钢板108上均开设有对应若干螺栓孔104的若干通孔;上连接钢板107和下连接钢板108与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板100的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2通过螺栓109连接;螺栓109插入通孔、穿过上钢板101或下钢板102、并位于螺纹套筒103中。其中,上连接钢板107和下连接钢板108均为节点板。上钢板101、下钢板102、上连接钢板107和下连接钢板108的尺寸可根据混凝土预制板的尺寸调整,适用于任意尺寸的预制混凝土板100。螺纹套筒103与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2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螺纹套筒103为开口向上的圆柱体,其外部攻丝,螺纹设置。位于上钢板101上的螺纹套筒103与位于下钢板102上的螺纹套筒103之间存在间隙,使得螺纹套筒103之间没有直接接触,便于预制混泥土板承受、抵消各种应力。上钢板101与螺纹套筒103组件的预埋、下钢板102与螺纹套筒103组件的预埋,预埋结构均可在工厂完成,构件的加工质量可以得到保证,现场只需进行相邻预制混泥土板的拼装、连接即可,具有较高的预制拼装率。参考图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相邻预制混凝土板100通过凸榫105与凹槽106连接,将上连接钢板107和下连接钢板108分别贴设于相邻预制混泥土板的接缝处,采用多个螺栓109穿过通孔和螺栓孔104,并固定于螺纹套筒103内,实现相邻预制混泥土板缝隙处的固定连接。连接钢板采用螺栓109与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2固定,通过螺栓109将连接钢板的内力传递给上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2,进而通过螺纹套筒103传递给混凝土板。螺纹套筒103一方面与螺栓109配合固定上连接钢板107和下连接钢板108;另一方面,将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2的内力传递给预制混凝土板100内。预制混凝土板100两端部的凸榫105和凹槽106则起到剪力键的作用,是连接构造中承担剪力的主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预制混凝土板100的轴力、弯矩,将通过上连接钢板107、下连接钢板108传递至相邻预制混凝土板100中,剪力将通过预制板端部的凸榫105和凹槽106传递,因此连接构造具有承受轴力、剪力、弯矩的能力,从而将分块预制的混凝土板连接为整体,具有与整体浇筑混凝土板相同的结构性能。本专利技术在预制混凝土板100内埋设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2,在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2上设置螺纹套筒103,相邻预制混凝土板100之间通过螺栓109、凸榫105和凹槽106等机械结构连接,现场只需简单的操作,即可将若干预制混凝土板100连接,避免了现场浇筑湿接缝所需的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接缝混凝土、养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制混凝土板;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两个边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埋设一上钢板和下钢板;位于所述上钢板下表面和下钢板上表面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螺栓孔;每个所述螺栓孔内均固定一螺纹套筒;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凸榫,其另一端设置与凸榫形状配合的凹槽;通过所述凸榫嵌入凹槽的配合实现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并在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所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均开设有对应若干螺栓孔的若干通孔;所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与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板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插入通孔、穿过上钢板或下钢板、并位于螺纹套筒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点板式预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制混凝土板;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两个边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埋设一上钢板和下钢板;位于所述上钢板下表面和下钢板上表面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螺栓孔;每个所述螺栓孔内均固定一螺纹套筒;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一端设置凸榫,其另一端设置与凸榫形状配合的凹槽;通过所述凸榫嵌入凹槽的配合实现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并在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所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均开设有对应若干螺栓孔的若干通孔;所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与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板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插入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灿晖周启凡舒阳邓开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