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构造柱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构造柱模板。
技术介绍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为了多层结构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混凝土柱称为构造柱。传统的构造柱施工方法为:砌筑好构造柱两侧的砖墙,然后运用模板将砖墙厚度方向的空洞封闭,将线捆扎构造柱的钢筋放置于两侧模板的空腔中,进而现浇构造混凝土。这种修筑构造柱方法需要运用模板封闭内外侧的洞口,在封闭模板的过程中模板的定位以及对拉困难,浇注的混凝土凝固后,需要将模板拆卸进行墙面处理,从而需要耗费人力以及时间,因此,具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柱模板,具有方便修筑、减少安装以及拆卸模板的麻烦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构造柱模板,包括若干用于修砌砖墙的主砖体,所述主砖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另一侧可拆卸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造柱模板,包括若干用于修砌砖墙的主砖体(1),其特征是:所述主砖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另一侧可拆卸设置有次砖体(2),所述次砖体(2)远离所述主砖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1)卡接的凸榫(21),位于构造柱两侧砖墙上的所述主砖体(1)的凹槽(11)相向设置形成浇注腔(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模板,包括若干用于修砌砖墙的主砖体(1),其特征是:所述主砖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另一侧可拆卸设置有次砖体(2),所述次砖体(2)远离所述主砖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1)卡接的凸榫(21),位于构造柱两侧砖墙上的所述主砖体(1)的凹槽(11)相向设置形成浇注腔(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其特征是:所述次砖体(2)表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2),所述主砖体(1)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12)连通的第二连接槽(22),所述第一连接槽(12)与所述第二连接槽(22)对接形成“工”形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内卡接有“工”形的卡接块(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其特征是:所述主砖体(1)位于靠近所述凹槽(11)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槽(13),所述凸榫(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槽(13)连通的第四连接槽(211),所述第三连接槽(13)与所述第四连接槽(211)对接形成“工”形的供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略,李东文,毛宝勇,梁广山,毛宝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梁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