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56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包括动阀片以及与动阀片重叠设置的定阀片,动阀片适于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相对于定阀片转动,动阀片具有进水孔,定阀片具有多个通孔,各通孔分别与不同的水路连通,其中,至少一通孔的一侧具有与该通孔连通的过水槽,过水槽具有数个径向宽度不同的过水段,从而当动阀片转动时,进水孔选择性地与不同径向宽度的过水段相对,以调节从进水孔进入相应的通孔内的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坐便器,通常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清洗功能,每种清洗功能需要对应不同的水路,因此水路系统中需要具备水路切换装置。现有的水路切换装置有两类,分别是固定流量的水路分配装置和可调流量的水路分配装置。图1显示了一种固定流量的水路分配结构,包括定阀片以及动阀片,定阀片具有多个过水孔,每一过水孔均与一出水口连通,动阀片可转动地设于定阀片上,动阀片具有一进水孔,进水孔与总进水口连通,当动阀片转动时,进水孔选择性地与各个过水孔连通,从而总进水口选择性地与各个出水口连通。固定流量的水路分配装置仅可实现水路切换,不具备调节流量的功能,因此需要通过水泵满足流量调节的需求,对产品设计空间需求相对较大,且成本更高。图2显示了一种可调流量的水路分配结构,其与图1的区别是:在过水孔的一侧增加与过水孔连通且截面积渐变的过水流道,通过改变过水流道的截面积实现流量的调节。但是该方案的缺点是档位往返切换时,由于转动角度的误差,会导致流量偏差较大。此外,由于水流量是通过改变过水流道的截面积实现的,因此过水流道的加工要求较高,产品一致性较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确调节流量的智能坐便器水路切换结构。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包括动阀片以及与所述动阀片重叠设置的定阀片,所述动阀片适于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定阀片转动,所述动阀片具有进水孔,所述定阀片具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与不同的水路连通,至少一所述通孔的一侧具有与该通孔连通的过水槽,所述过水槽具有数个径向宽度不同的过水段,从而当所述动阀片转动时,所述进水孔选择性地与不同径向宽度的所述过水段相对,以调节从所述进水孔进入相应的所述通孔内的水量。本技术通过在通孔的一侧设置径向宽度不同的多个过水段,使得动阀片转动时,进入各个通孔的流量可调节;此外,每一过水段的宽度是一致的,这样加工难度较低,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一致性。进一步地,所述过水槽从所述通孔的周向一侧沿弧形延伸,各所述过水段的径向宽度从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向另一端递减,从而各所述过水段呈阶梯状。通过使各过水段的径向宽度依次递减,可以保证在调节档位时,水流变化是渐变而不是突变,有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度。进一步地,各个所述过水段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进水孔的周向长度,以允许所述动阀片的位移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各过水段的周向长度大于进水孔的周向长度,允许动阀片旋转时存在一定的角度误差,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不会对出水量造成影响。保证了各档位流量的一致性。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动阀片一侧的进水室,所述进水室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进水室具有进水口,外部水流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进水室,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的一端从所述进水室的外部延伸到所述进水室内并与所述动阀片连接,所述主动转轴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带动所述动阀片相对于所述定阀片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定阀片一侧的自洁水路以及至少一功能水路,各水路分别与一所述通孔连通。自洁水路用于对清洗器进行自清洁,功能水路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可以不同的方向或角度向外喷射清洁水。进一步地,所述动阀片还具有排水孔,与所述功能水路连通的所述通孔的外侧还具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与所述通孔连通;当所述进水孔转动到与所述自洁水路连通的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时,所述排水孔转动到与各所述进水槽均连通的位置,以使得水流进入所述自洁水路的同时,也进入各个所述功能水路;当所述进水孔远离与所述自洁水路连通的所述通孔时,所述排水孔被所述定阀片的端面封闭。通过在动阀片上设置排水孔以及在定阀片上设置与排水孔对应的进水槽,实现了清洗器自洁时,将各个水路内的冷水排出,从而当自洁完成,使用功能水路进行喷水时,之前残留的冷水已经被排出,减少了用户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定阀片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自洁水路、通用清洁水路和女用清洁水路,所述第一通孔与自洁水路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通用清洁水路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女用清洁水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过水槽,所述进水孔具有第一进水段和设于所述第一进水段外侧的第二进水段;当所述动阀片转动到使所述第一进水段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时,所述第二进水段与所述第一过水槽相对,所述第一过水槽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进水段的周向长度,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进水段的周向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过水槽,所述第二过水槽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一侧沿弧形向所述第一通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通孔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的第三过水槽,所述第三过水槽从所述第三通孔的周向一侧沿弧形向所述第一通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过水槽和所述第二过水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动阀片还具有排水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还具有第二进水槽,所述第三通孔的外侧还具有第三进水槽,所述第二进水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进水槽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当所述进水孔转动到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时,所述排水孔转动到与所述第二进水槽和所述第三进水槽连通的位置,以使得水流进入所述自洁水路的同时,也进入所述通用清洁水路和所述女用清洁水路;当所述进水孔远离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排水孔被所述定阀片的端面封闭。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水路切换结构不仅实现了不同水路的切换,还通过设置多个流量档位,实现了对各水路中流量的精确控制;每一流量档位的截面不变,从而降低了定阀片的加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固定流量的水路分配结构;图2为现有技术中可调流量的水路分配结构;图3为本技术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初始状态部分示意图;图8为图7的透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部分示意图;图10为图9的透视图;图11显示了动阀片旋转一周时,通过定阀片的水流量的变化。图中:1、水路切换单元;11、动阀片;111、进水孔;1111、第一进水段;112、排水孔;1112、第二进水段;12、定阀片;121、通孔;1211、第一通孔;1212、第二通孔;1213、第三通孔;1214、第二进水槽;1215、第三进水槽;122、过水槽;1221、第一过水槽;1222、第二过水槽;1223、第三过水槽;13、进水室;130、进水口;14、水路;141、第一水路;142、第二水路;143、第三水路;2、动力单元;21、电机;22、主动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包括动阀片以及与所述动阀片重叠设置的定阀片,所述动阀片适于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定阀片转动,所述动阀片具有进水孔,所述定阀片具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与不同水路连通,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通孔的一侧具有与该通孔连通的过水槽,所述过水槽具有数个径向宽度不同的过水段,从而当所述动阀片转动时,所述进水孔选择性地与不同径向宽度的所述过水段相对,以调节从所述进水孔进入相应的所述通孔内的水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包括动阀片以及与所述动阀片重叠设置的定阀片,所述动阀片适于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定阀片转动,所述动阀片具有进水孔,所述定阀片具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与不同水路连通,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通孔的一侧具有与该通孔连通的过水槽,所述过水槽具有数个径向宽度不同的过水段,从而当所述动阀片转动时,所述进水孔选择性地与不同径向宽度的所述过水段相对,以调节从所述进水孔进入相应的所述通孔内的水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槽从所述通孔的周向一侧沿弧形延伸,各所述过水段的径向宽度从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向另一端递减,从而各所述过水段呈阶梯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过水段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进水孔的周向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动阀片一侧的进水室,所述进水室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进水室具有进水口,外部水流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进水室,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的一端从所述进水室的外部延伸到所述进水室内并与所述动阀片连接,所述主动转轴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带动所述动阀片相对于所述定阀片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定阀片一侧的自洁水路以及至少一功能水路,各水路分别与一所述通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坐便器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还具有排水孔,与所述功能水路连通的所述通孔的外侧还具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与所述通孔连通;当所述进水孔转动到与所述自洁水路连通的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时,所述排水孔转动到与各所述进水槽均连通的位置,以使得水流进入所述自洁水路的同时,也进入各个所述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坤朱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欧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