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55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将混凝土桩围起来的侧模和将混凝土桩与侧模底部之间密封的底模,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侧模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安装方便、可重复利用,并且修复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桩由于施工或环境侵蚀的原因会形成露筋、颈缩、保护层不足等缺陷。若桩承载力满足要求,可通过断面恢复的方法对破损部位进行修补,以恢复桩的耐久性,确保结构使用性及安全性。对于缺陷较小的部位,可直接在破损处手工抹上修补材料达到目的,而对于缺陷部位较大的情况,采用立模重新浇筑修补材料的方法进行断面恢复。对于桩水上部分,立模浇筑技术较为成熟、可靠。对于桩水下部分,一般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采用干法,需要进行围堰、抽水,工程量大;采用湿法,则需要潜水作业,由于潜水的限制,同一根桩一般只能由1到2名潜水员进行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安装方便、可重复利用,并且修复效率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包括将混凝土桩围起来的侧模和将混凝土桩与侧模底部之间密封的底模,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侧模底部。所述侧模包括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所述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铰接,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合拢时共同形成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混凝土桩围起来的侧模和将混凝土桩与侧模底部之间密封的底模,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侧模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混凝土桩围起来的侧模和将混凝土桩与侧模底部之间密封的底模,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侧模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包括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所述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铰接,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合拢时共同形成将混凝土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翔吴云鹏唐明刚袁明陈龙熊建波李海洪范志宏王胜年倪静姁李佳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