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井建靶的钻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636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井建靶的钻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井眼设计轨道的控制体,即建立全井建靶的数学模型,步骤2:根据给定的轨道设计数据,利用全井建靶的数学模型确定轨道参数下各个控制点的靶区范围;步骤3:根据计算好的全井段的井眼轨迹控制范围数据进行钻井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早期井段的钻井提供了一种控制算法,把全井段与储层中靶同样看待,为钻井施工井眼轨迹控制范围提供一个全井段的约束,保证中靶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最终实现高质量的井身结构,精准中靶,更加有利于后续各工艺环节的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全井建靶的钻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井建靶的钻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特别是页岩气开发需要水平井技术和大规模水力压裂技术,对钻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眼轨迹的三维可视化正在辅助钻井作业提高钻井质量,对于实钻轨迹是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并没有实现可视化。目前,现有的通用技术是给定最终井深处的控制范围,以及规划出的有一定几何形状的井眼中心轴线,在中心轴线的几何形状方面,一般通过钻井工程设计给出关键点的垂深、N坐标、E坐标、井斜角、井斜方位角。钻井中以规划设计的这条井眼轨道作为参考,进行实际井眼轨迹的钻进。在钻井中,钻头行进过程形成井眼轨迹,实钻轨迹不能够在地下精准的按照设计轨道行进,总会存在偏差,偏差的范围是根据油藏和地质部门的要求确定的,在施工过程中最终的控制范围是给定的,而对于储层之前井段并没有给出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范围的约束,即中间只是设计轨道坐标,并没有给出具体范围,造成中间点的控制没有量化参考,造成早期井段钻井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最终的油气储层的中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全井建靶的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井眼设计轨道的控制体,即建立全井建靶的数学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井建靶的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井眼设计轨道的控制体,即建立全井建靶的数学模型:式(1)中(x'y'z'1)表示坐标变换之后的坐标值,a为横向偏差范围,x0为初始x值,b为纵向偏差范围,y0为初始y值,φ为参数方程中的角度,α为井斜角,m、n、l为坐标变换平移量;步骤2:根据给定的轨道设计数据,利用全井建靶的数学模型确定轨道参数下各个控制点的靶区范围;步骤3:根据计算好的全井段的井眼轨迹控制范围数据进行钻井施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超朱月珍王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