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体施工工具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具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墙体施工工具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建筑墙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重锤线测量墙体是否竖直,但是施工中使用的重锤线比较简单,容易受到风吹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重锤线下方的重物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容易氧化腐蚀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施工工具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施工中使用的重锤线比较简单,容易受到风吹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重锤线下方的重物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容易氧化腐蚀影响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墙体施工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墙体施工工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3),所述第一螺纹槽(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槽(3)相适配的螺纹,所述连接杆(4)远离伸缩杆(2)的一端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靠近连接杆(4)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4)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槽(6),所述连接块(5)远离连接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重锤线箱(7),所述重锤线箱(7)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重锤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施工工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3),所述第一螺纹槽(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槽(3)相适配的螺纹,所述连接杆(4)远离伸缩杆(2)的一端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靠近连接杆(4)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4)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槽(6),所述连接块(5)远离连接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重锤线箱(7),所述重锤线箱(7)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重锤线(9),所述重锤线(9)远离第一电机(8)的一端贯穿重锤线箱(7)并且延伸至重锤线箱(7)的外部,并且所述重锤线(9)延伸至重锤线箱(7)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块(10),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槽孔(11),所述槽孔(11)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有齿轮块(12),所述槽孔(11)的内壁一侧位于齿轮块(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的外侧与齿轮块(12)传动连接,所述齿轮块(12)靠近重锤线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底座(1)的底部对称四角均连接有行走杆(17),所述行走杆(17)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架(18)转动连接有转动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包括外杆(201),所述外杆(201)的内壁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02),所述外杆(201)的内壁远离第二凹槽(20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内杆(203),所述第二凹槽(202)的内壁两侧之间顶端靠近内杆(2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04),所述第二凹槽(20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05),所述第三电机(205)的输出端外侧通过第一皮带(206)与第二齿轮(204)的转动杆传动连接,所述内杆(203)靠近第二凹槽(202)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齿轮(204)相适配的齿轮槽(207),所述第二齿轮(204)与齿轮槽(207)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201)远离第二凹槽(202)的一侧通过第二支架(20)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民,陈晓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申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