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奋平专利>正文

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和吊顶式楼道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2958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其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驱动单元,以及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链轮,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分置于上下两侧的滑轮单元,所述滑轮单元由并排布置的两个共轴的滑轮构成,所述链轮位于上侧的所述滑轮单元内,且同轴布置于两个滑轮之间,在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外还套设有与所述机架构成固定连接的配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的吊顶式楼道电梯。本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可带动座椅沿轨道滑行,以实现使用者的上下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和吊顶式楼道电梯
本技术属于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多层楼房上下楼用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的吊顶式楼道电梯。
技术介绍
目前,已建成或是在建的多层楼房中均没有设置电梯,这对于住在较高楼层的人,尤其是岁数较大的老人而言,有着很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老人上下楼的问题,一些人尝试在楼房外加装了轿厢式电梯,其虽然能够便于老人的上下楼,但由于轿厢式电梯造价高,加装不便,以及加装后也会带来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麻烦,为此人们开始设计一种在楼道内安装的电梯装置,这种电梯装置在楼道内布置轨道,并通过设置沿轨道滑行的行走机构,以及在行走机构上安装座椅,以此由座椅载人实现上下楼。不过,目前仍未有较为合适的适用于楼道电梯装置使用的行走机构,以用于实现使用者的上下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描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以可用于带动座椅沿轨道滑行,实现使用者的上下楼。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驱动单元,以及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链轮,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分置于上下两侧的滑轮单元,所述滑轮单元由并排布置的两个共轴的滑轮构成,所述链轮位于上侧的所述滑轮单元内,且同轴布置于两个滑轮之间,在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外还套设有与所述机架构成固定连接的配重。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上下两侧的所述滑轮单元均为并排布置的两组,上侧的两组滑轮单元之一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于上侧的另一组滑轮单元上传动连接有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下楼失速保护单元。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下楼失速保护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壳体,形成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凸起,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滑轮单元的转轴相固连的转动座,和一端枢接于所述转动座外周面上的挡板,于所述挡板和所述转动座之间设有使所述挡板的一侧抵置在所述转动座上的扭簧。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链轮,在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滑轮单元上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包括电动机,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电动机上的减速机。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下侧的所述滑轮单元插装于所述机架上,于下侧的所述滑轮单元的底部和所述机架之间夹置有弹性支撑单元,且于所述机架和所述滑轮单元之间设有阻止所述滑轮单元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的防转单元。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弹性支撑单元为叠置于一起的多个碟簧片,所述防转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滑轮单元上的沿其插装方向布置的防转卡槽,以及形成于所述机架上的、与所述防转卡槽嵌装配合的凸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通过上下布置的滑轮单元中的两个并排布置的滑轮,可经由上下滑轮在轨道上的夹紧,而使行走机构设置于轨道上,而通过电机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链轮,可由链轮相对于轨道内固定布置的链条等适配结构的转动,而实现行走机构沿轨道的滑行,由此便可带动座椅沿轨道滑动,而实现使用者的上下楼。此外,本技术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通过在电机驱动单元外套设配重,一方面可利于在电梯使用时保持电梯整体的平衡,另一方使配重套设布置也可有助于保证电梯整体结构的紧凑,而便于电梯在楼道中的安装及使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吊顶式楼道电梯,其包括沿楼道的走向布置于楼道顶部的轨道,设于所述轨道上的沿所述轨道的导向滑动的如上所述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以及与所述机架相连而吊置在所述行走机构下方的座椅机构。本技术的吊顶式楼道电梯与上述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吊顶式楼道电梯于楼道中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吊顶式楼道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行走机构与轨道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轨道上固定件与位置检测件的布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轨道下侧的滑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下楼失速保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碳刷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座椅机构的布置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座椅机构去除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A线以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A线与B线之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6为图11中B线与C线之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下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防坠保护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1中C线以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轨道,101-上卡槽,102-下卡槽,103-链条,104-绝缘槽,105-供电排,106-位置检测件,107-固定件;2-行走机构,3-座椅机构,4-机架,401-上安装座,5-行走电机,6-减速机,7-上侧滑轮,8-链轮,9-下侧滑轮,1001-主动链轮,1002-从动链轮,11-支撑座,111-防转卡槽,12-下安装座,121-电刷安装槽,13-盖板,14-下楼失速保护单元,141-壳体,142-凸起,15-转动座,16-挡板,161-扭簧,17-座体,18-碳刷,19-绝缘座,20-弹簧,21-电线,22-滑杆,23-滚动件,24-弹簧,25-弹性金属片,26-滚轮,27-电连接片,28-触杆,29-顶护盖,30-上护盖,31-座椅,310-座椅底架,311-座盆,312-扶手,313-脚踏板,32-下护盖,33-转动块,34-连接块,35-上连杆,350-滑块部,351-防坠齿,352-直线轴承,36-下连杆,360-滑槽,361-安装通槽,362-防坠保护块,363-转轴,364-滚轮,365-卡接端,37-升降皮带,38-升降电机,39-减速机,40-卷筒,41-导向筒,100-配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同时本实施例也涉及一种设置有该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的吊顶式楼道电梯,为更好的对本实施例中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的结构及其使用状态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将对该行走机构具体结构的描述穿插于吊顶式楼道电梯的结构说明中。而且进一步的,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除了可应用于下述结构的吊顶式楼道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驱动单元,以及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链轮,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分置于上下两侧的滑轮单元,所述滑轮单元由并排布置的两个共轴的滑轮构成,所述链轮位于上侧的所述滑轮单元内,且同轴布置于两个滑轮之间,在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外还套设有与所述机架构成固定连接的配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驱动单元,以及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链轮,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分置于上下两侧的滑轮单元,所述滑轮单元由并排布置的两个共轴的滑轮构成,所述链轮位于上侧的所述滑轮单元内,且同轴布置于两个滑轮之间,在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外还套设有与所述机架构成固定连接的配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侧的所述滑轮单元均为并排布置的两组,上侧的两组滑轮单元之一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于上侧的另一组滑轮单元上传动连接有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下楼失速保护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楼失速保护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壳体,形成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凸起,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滑轮单元的转轴相固连的转动座,和一端枢接于所述转动座外周面上的挡板,于所述挡板和所述转动座之间设有使所述挡板的一侧抵置在所述转动座上的扭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楼道电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的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奋平李奋和
申请(专利权)人:李奋平李奋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