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及其在多臂机上的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6105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58
一种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及其在多臂机上的织造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该织物包括花部和地部,织物沿匹长方向间隔设置向上的凸起形成花部,其余部分为地部,所述花部为沿幅宽方向连续分布的折线形花纹,折线的宽度和波动幅度不断变化;该织物是由一组经线和两组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两组纬线一组为高收缩纱,另一组为低收缩纱,所述经线为低收缩纱;花部由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构成,表层组织由经线和纬线中的低收缩纱交织而成,里层组织为纬线中高收缩纱形成的纬浮长;地部由经线和两组纬线交织形成。该织物花部呈现沿幅宽方向连续分布的折线形花纹,无间断,并且折线的宽度和波动幅度不断变化,使得该织物花型呈现仿大提花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及其在多臂机上的织造方法
一种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及其在多臂机上的织造方法,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纺织业的多臂机是目前生产小花纹图案织物的主要设备,这只由于多臂机是总综框来提线的,而现在的多臂机的综框数量通常为16页,最多也只能限制在24页以内,变化有限,从而严重限制了花型的扩展,使花型受限于大约5mm以内的范围。传统工艺中,纹样复杂的多层织物多在大提花织机上织造,工序复杂,设备造价高,车速慢,生产效率低,导致生产成本很高,因此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提花面料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及其在多臂机上的织造方法,该织物花部呈现沿幅宽方向连续分布的折线形花纹,无间断,并且折线的宽度和波动幅度不断变化,使得该织物花型呈现仿大提花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织物包括花部和地部,织物沿匹长方向间隔设置向上的凸起形成花部,其余部分为地部,所述花部为沿幅宽方向连续分布的折线形花纹,折线的宽度和波动幅度不断变化;该织物是由一组经线和两组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两组纬线一组为高收缩纱,另一组为低收缩纱,所述经线为低收缩纱;所述花部由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构成,表层组织由经线和纬线中的低收缩纱交织而成,里层组织为纬线中高收缩纱形成的纬浮长;所述地部由经线和两组纬线交织形成。优选的,所述高收缩纱的干热收缩率为15~45%。优选的,所述低收缩纱的干热收缩率为小于3%。优选的,所述高收缩纱为涤纶弹力纱、锦纶弹力纱或丙纶弹力纱。优选的,所述低收缩纱为棉纱、麻纱或两种的任意比例混纺纱。因为棉和麻的干热收缩率较低,故是优选的低收缩纱纱种类。一种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在多臂机上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织物纹样并确定花部和地部的基础组织;2)根据织物纹样设计3~7个基础纹样,基础纹样由基础花部和基础地部组成,基础花部和基础地部的个数为1个或多个,每个基础花部由多个花部基础组织相邻排列形成,每个基础地部由多个地部基础组织相邻排列形成,每个基础花部中花部基础组织的个数为6~20个,每个基础地部中地部基础组织的个数为6~20个;3)设计形成效果图:所述花部由多个基础纹样的基础花部经相接排列形成;4)根据基础纹样的排列顺序确定穿综顺序,进行穿综,每个基础纹样用两片综;5)根据穿综顺序和基础组织组织图绘制纹板图,根据纹板图进行织造;6)织物织造完成下机后,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70~90℃,热处理时间为1.5~2.5min。步骤1)中所述花部和地部的基础组织为平纹组织或变化平纹组织。所述的基础纹样中,每种组织的个数为8~16个。所述的基础纹样的个数为5~7个。本专利技术织物的花部沿幅宽方向呈现连续分布的折线形,折线的宽度和波动幅度沿幅宽方向不断变化,而且,连续分布的折线形花部,中间无间断,形成大提花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织物的花部呈现向上凸起的高花状。本专利技术所指的高收缩纱为干热收缩率大于10%的纱线,优选的高收缩纱为化纤纱线,优选干热收缩率达到15~45%的纱线。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低收缩纱为干热收缩率小于5%的纱线,优选的低收缩纱为植物纤维纱线,优选干热收缩率小于3%的纱线。经热处理后,花部的里层组织的高收缩纱收缩变短,使得表层组织形成凸起,形成高花效果,高收缩纱和低收缩纱的干热收缩率差值决定花部的表层组织的凸起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高收缩纱和低收缩纱热收缩性差距越大,高花效果越明显,但若高收缩纱热收缩程度过大,则会使得花部凸起过高,形成“脊”状,花形变形,失去其原有的效果。专利技术人经多次尝试,得出结论:当高收缩纱的和低收缩纱干热收缩率差值在12~45%范围内时,高花效果明显且花形自然,无过度变形;优选的,高收缩纱和低收缩纱的干热收缩率差值为25~35%。每个基础纹样用两片综。每个基础纹样由沿经线方向的多个基础花部和多个基础地部组成,基础花部和基础地部呈间隔分布。基础花部由多个花部基础组织相邻排列形成,基础地部由多个地部基础组织相邻排列形成。每个基础花部中花部基础组织的个数为6~20个,每个基础地部中地部基础组织的个数为6~20个。基础纹样沿纬线方向排布,相邻基础纹样上的基础花部相接,相邻基础纹样上的基础地部相接。本专利技术中基础纹样的个数为3~7个,每个基础纹样用两片综,所用综片数较少,适合利用多臂织机进行织造。通过基础纹样的设计和多个基础纹样的巧妙排列能够形成类似的多种折线形纹样,经过不同排列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织物纹样,随机性强,通过改变基础纹样的排列顺序即可改变织物纹样。所述热处理过程中热处理温度为70~90℃,热处理时间为1.5~2.5min。合适的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是保证高收缩纱收缩效果、进而保证立体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热处理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损伤表层组织,降低其强度,若热处理温度太低或时间过短则高收缩纱的收缩效果较差,立体效果较差,即形成的高花效果不明显。本专利技术织物的热处理过程可用适当温度的熨斗熨烫面料背面,操作简单方便,且不易损伤织物。优选的,所述的基础纹样中,花部基础组织和地部基础组织的个数为8~16个,基础纹样中花部基础组织的个数较多,则形成的织物纹样经向长度较大,即折线形花纹的宽度越大,花部基础组织的个数较小时,基础纹样的排列组合过程中纹样曲线易间断,使得折线形花纹不连续;基础纹样中地部基础组织的个数较大则每组织物纹样间距较大,地部基础组织的个数较小则使得相邻两组织物纹样间间距较小,纹样密集,影响美观。优选的,所述的基础纹样的个数为5~7个,基础纹样个数越少能够形成的排列组合数越少,而且,基础纹样越少,形成的织物纹样一个花纹循环越小,形成的纹样越单调,不易形成大提花效果;不能形成多种花型,但由于多臂织机综片数的限制,基础纹样不能过多。本专利技术的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及其在多臂机上的织造方法能够应用于仿大提花牛仔面料的织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基础纹样的设计和排列组合,使得该织物花部呈现沿幅宽方向连续分布的折线形花纹,无间断,并且折线的宽度和波动幅度不断变化,没有重复,呈现仿大提花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简单的多臂织机上无法织造大提花花型的面料的困难,降低了面料的织造成本。2、该织物所得花型立体。不同收缩性能的纱线经热处理后花部内层纬浮长收缩使得花部表层呈立体凸起的高花状,经过厚度检测,织物的花部的厚度为2.312~2.457mm,地部的厚度为0.777~0.812mm,花部和地部厚度差值为1.442~1.68mm,立体效果明显。3、本专利技术织物花部花型富有变化,花纹随机性强,具有高度个性化,难以防制;并且织造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在多臂织机上进行织造。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织物纹样效果图。图2为实施例1基础纹样图。图3为实施例1布身穿综顺序图。图4为实施例1纹板图。图5为实施例2布身穿综顺序图。图6为实施例2织物纹样效果图。图7为实施例3基础纹样图。图8为实施例3布身穿综顺序图。图9为实施例3织物纹样效果图。图10为实施例4基础纹样图。图11为实施例4布身穿综顺序图。图12为实施例4织物纹样效果图。其中:1、花部2、地部3、基础花部4、基础地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包括花部(1)和地部(2),织物沿匹长方向间隔设置向上的凸起形成花部(1),其余部分为地部(2),所述花部(1)为沿幅宽方向连续分布的折线形花纹,折线的宽度和波动幅度不断变化;该织物是由一组经线和两组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两组纬线一组为高收缩纱,另一组为低收缩纱,所述经线为低收缩纱;所述花部(1)由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构成,表层组织由经线和纬线中的低收缩纱交织而成,里层组织为纬线中高收缩纱形成的纬浮长;所述地部(2)由经线和两组纬线交织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包括花部(1)和地部(2),织物沿匹长方向间隔设置向上的凸起形成花部(1),其余部分为地部(2),所述花部(1)为沿幅宽方向连续分布的折线形花纹,折线的宽度和波动幅度不断变化;该织物是由一组经线和两组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两组纬线一组为高收缩纱,另一组为低收缩纱,所述经线为低收缩纱;所述花部(1)由表层组织和里层组织构成,表层组织由经线和纬线中的低收缩纱交织而成,里层组织为纬线中高收缩纱形成的纬浮长;所述地部(2)由经线和两组纬线交织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收缩纱的干热收缩率为15%~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收缩纱的干热收缩率为小于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收缩纱为涤纶弹力纱、锦纶弹力纱或丙纶弹力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收缩纱为棉纱、麻纱或两种的任意比例混纺纱。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仿大提花高花织物在多臂机上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织物纹样并确定花部(1)和地部(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群王锋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