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万琦专利>正文

一种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566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聚乙烯为基材,改性二硫化钼粉末作为促进剂,并辅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二苯胺等制备得到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正硅酸乙酯和无水乙醇等混合搅拌反应得到硅溶胶,利用硅溶胶和氰酸酯树脂对聚乙烯进行双重改性,形成交联的网络结构,氰酸酯树脂在受热或催化剂作用下,容易在聚乙烯表面固化形成三嗪环结构,强了聚乙烯的耐高温性能,继续向基材中添加二硫化钼粉末,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二硫化钼粉末进行表面改性,将其与蔗糖和沼液共同发酵,从而提高二硫化钼粉末与基材之间的相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reparation method of modified resin based bubble bag materia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eparing polymer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modified resin-based bubble bag material. The invention uses polyethylene as the base material, modifex molybdenum disulfide powder as accelerator, and supplemented with dibutyl phthalate and two aniline to prepare modified resin based bubble bag material. First, sol gel method is used to mix and react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and absolute ethanol to silica sol, and silica sol and cyanate ester are used. The cyanate ester resin cured easily on the surface of polyethylene to form triazine ring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heating or catalyst. Th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f polyethylene was strengthened. Molybdenum disulfide powder was added to the substrate and molybdenum disulfide was treated with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powder and fermentation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powder with sucrose and biogas slurry can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molybdenum disulfide powder and substrate, which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强大,科技产品不断的造福社会,随之进入到家庭的电子元件也越来越多,但是电子元件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防静电以及防震的效果,以减少电子元件的损坏。气泡袋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一种透明软包装材料,主要使用高压聚乙烯气泡膜经过切膜加工,把气泡膜切成需要制袋规格尺寸,然后通过气泡膜专用制袋机进行袋子的制作加工。气泡袋内附减震气泡膜,气泡膜中有无数个小气泡,使其具有体轻、富有弹性、隔音、防震、防磨损等性能,可防止在传递或者运输过程中物品受到挤压、震动及摩擦而导致刮伤或者损坏,被广泛用于电子、仪表、陶瓷、工艺品、家用电器,自车行,厨房、家具、五金工具制品、玻璃制品及精密仪器等的抗震性缓冲、保护包装中。气泡袋的原理是以薄膜包含空气使之形成气泡来防止产品撞击,确保产品受到震动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亦有保温隔热的作用,适合各行各业的不同产品包装或周转之用。由于气垫膜中间层充满空气,所以体轻、富有弹性,具有隔音、防震、防磨损的性能。但目前市面上的气泡袋存在耐磨性差,放置时间长易漏气,使其减震缓冲性能变差,影响气泡袋的包装质量。在使用过程中,所包覆物质带有的尖角很容易将气泡刺破,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另外,传统的气泡袋对原材料的要求很高,制备成本高,且吹塑性、耐候性及环保性均有待提高。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气泡袋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普通气泡袋材料存在耐磨性差,放置时间长易漏气,使其减震缓冲性能变差,同时其耐热性差,满足不了材料市场要求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24~32g二硫化钼研磨后过80目筛,收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再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置于超声波分散仪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悬浮物;(2)向分散悬浮物中加入搅拌物质量5%的蔗糖和搅拌物质量0.7%的沼液,装入发酵罐中,密封发酵,发酵结束后,取出发酵产物,得到改性二硫化钼粉末;(3)将无水乙醇、氨水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混合液体积6%的正硅酸乙酯和混合液体积0.5%的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4)称取75~80g聚乙烯加热升温使其软化,得到软化聚乙烯,再将软化聚乙烯、反应液和氰酸酯树脂混合置于烧杯中搅拌反应,冷却出料,得到改性聚乙烯;(5)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5~45份改性聚乙烯和12~16份改性二硫化钼粉末混合置于混炼机中混炼,再添加2~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份二苯胺和3~5份无水乙醇,继续混炼,冷却出料,即得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步骤(1)所述的研磨时间为12~16min,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5:1:3,超声分散频率为24~30kHz,超声分散时间为15~18min。步骤(2)所述的发酵温度为35~42℃,发酵时间为9~11天。步骤(3)所述的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18%的氨水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5:1:2,搅拌温度为42~45℃,搅拌时间为10~12min,搅拌反应温度为52~68℃,搅拌反应时间为2~3h。步骤(4)所述的加热升温温度为105~115℃,软化聚乙烯、反应液和氰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6:1:2,搅拌反应温度为86~90℃,搅拌反应时间为45~50min。步骤(5)所述的混炼温度为80~95℃,混炼时间为2~3h,继续混炼温度为106~110℃,继续混炼时间为16~20min。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聚乙烯为基材,改性二硫化钼粉末作为促进剂,并辅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二苯胺等制备得到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正硅酸乙酯和无水乙醇等混合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即为硅溶胶,利用硅溶胶和氰酸酯树脂对聚乙烯进行双重改性,由于硅溶胶中的二氧化硅能够与聚乙烯中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了交联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在受热时起到了阻止高分子聚合物降解的作用,从而提高气泡袋材料的耐热性,另外氰酸酯树脂具有耐热性,这种树脂在受热或催化剂作用下,容易在聚乙烯表面固化形成三嗪环结构,三嗪环结构增强了聚乙烯的耐高温性能,有利于气泡袋材料的耐热性得到提高,继续向基材中添加二硫化钼粉末,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二硫化钼粉末进行表面改性,将其与蔗糖和沼液共同发酵,利用微生物将蔗糖分解成大分子糖类,使其与基材的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增强,从而提高二硫化钼粉末与基材之间的相容性,有效地填充在气泡袋内部孔隙中,使气泡袋更加密实,其中二硫化钼具有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且二硫化钼分子中硫原子为负二价,使得二硫化钼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促进了基材与填料的结合,形成致密均匀的表面结构,有利于摩擦过程中润滑摩擦膜的形成和对基材的包覆,可以减少磨损过程中基材的折断和拔出,从而提高气泡袋材料的耐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称取24~32g二硫化钼研磨12~16min后过80目筛,收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再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5:1:3混合置于超声波分散仪中,在频率为24~3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18min,得到分散悬浮物;向分散悬浮物中加入搅拌物质量5%的蔗糖和搅拌物质量0.7%的沼液,装入发酵罐中,在温度为35~42℃的条件下密封发酵9~11天,发酵结束后,取出发酵产物,得到改性二硫化钼粉末;按体积比为5:1:2将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18%的氨水和去离子水混合,在温度为42~45℃的条件下搅拌10~12min,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混合液体积6%的正硅酸乙酯和混合液体积0.5%的无水乙醇,在温度为52~68℃下混合搅拌反应2~3h,得到反应液;称取75~80g聚乙烯加热升温至105~115℃使其软化,得到软化聚乙烯;再将软化聚乙烯、反应液和氰酸酯树脂按质量比为6:1:2混合置于烧杯中,在温度为86~9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45~50min,冷却出料,得到改性聚乙烯;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5~45份改性聚乙烯和12~16份改性二硫化钼粉末混合置于混炼机中,在温度为80~95℃的条件下混炼2~3h,再添加2~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份二苯胺和3~5份无水乙醇,在温度为106~110℃的条件下继续混炼16~20min,冷却出料,即得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称取24g二硫化钼研磨12min后过80目筛,收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再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5:1:3混合置于超声波分散仪中,在频率为24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得到分散悬浮物;向分散悬浮物中加入搅拌物质量5%的蔗糖和搅拌物质量0.7%的沼液,装入发酵罐中,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密封发酵9天,发酵结束后,取出发酵产物,得到改性二硫化钼粉末;按体积比为5:1:2将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18%的氨水和去离子水混合,在温度为42℃的条件下搅拌10min,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混合液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24~32g二硫化钼研磨后过80目筛,收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再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置于超声波分散仪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悬浮物;(2)向分散悬浮物中加入搅拌物质量5%的蔗糖和搅拌物质量0.7%的沼液,装入发酵罐中,密封发酵,发酵结束后,取出发酵产物,得到改性二硫化钼粉末;(3)将无水乙醇、氨水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混合液体积6%的正硅酸乙酯和混合液体积0.5%的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4)称取75~80g聚乙烯加热升温使其软化,得到软化聚乙烯,再将软化聚乙烯、反应液和氰酸酯树脂混合置于烧杯中搅拌反应,冷却出料,得到改性聚乙烯;(5)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5~45份改性聚乙烯和12~16份改性二硫化钼粉末混合置于混炼机中混炼,再添加2~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份二苯胺和3~5份无水乙醇,继续混炼,冷却出料,即得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24~32g二硫化钼研磨后过80目筛,收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再将过筛二硫化钼粉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置于超声波分散仪中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悬浮物;(2)向分散悬浮物中加入搅拌物质量5%的蔗糖和搅拌物质量0.7%的沼液,装入发酵罐中,密封发酵,发酵结束后,取出发酵产物,得到改性二硫化钼粉末;(3)将无水乙醇、氨水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混合液体积6%的正硅酸乙酯和混合液体积0.5%的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4)称取75~80g聚乙烯加热升温使其软化,得到软化聚乙烯,再将软化聚乙烯、反应液和氰酸酯树脂混合置于烧杯中搅拌反应,冷却出料,得到改性聚乙烯;(5)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5~45份改性聚乙烯和12~16份改性二硫化钼粉末混合置于混炼机中混炼,再添加2~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份二苯胺和3~5份无水乙醇,继续混炼,冷却出料,即得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树脂基气泡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万琦杨明忠张建初
申请(专利权)人:钱万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