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487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包括箱体、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的竖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夹紧板,所述的夹紧板与气缸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横板的上方设置有滑座,且所述的滑座通过第二导柱与所述的横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座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的滑座滑动连接的撞击块,所述的横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撞击块的滑槽。所述的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撞击块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绳索,所述的绳索绕过设置于横板左右两侧的第二滚轮后自然下垂。该装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An anti vibration hammer reset devic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 vibration hammer reset devic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vertical plate and a transverse plate. The inner part of the vertic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ller, and the first cylinder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first roller, and a clamp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piston rod of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clamping plate is slidingly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mounting plate. A sliding seat is arranged above the transverse plate, and the slid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verse plate sliding through a second guide post. An impact block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seat is arranged below the sliding seat, and a sliding groove for accommodating the impact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verse plate. The slid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impact block up and dow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lide sea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ropes, and the ropes naturally droop after the second roller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is bypassed. The device is more convenient to use and saves time and ef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检修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架空输电线路受风、冰、低温等气象条件的作用,使线路产生振动和动舞。当振动频率较高而振幅很小时,风振动使架空线在悬点处反复被拗折,引起材料疲劳,最后导致断股、断线事故。当频率很低而振幅很大时,很容易引起相间闪络,造成线路跳闸、停电或烧伤导线等严重事故。将防震锤加挂在线路塔杆悬点处,可以吸收或减弱振动能量,改变线路摇摆频率,防止线路的振动或舞动。但是由于大部分的防震锤都是通过螺栓锁紧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震动的影响,很容易松动而发生移动。传统的将防震锤复位的方法是工人从导线上移动到防震锤的位置上,然后人工进行复位,该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一些防震锤复位装置,但是大部分都是通过将将撞击块与导线滑动连接,然后用一根绳子引到地面,人工拉动绳子对防震锤进行撞击复位。这种装置虽然也能够达到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架空输电线较高,撞击快在导线上移动较短的距离,而人却需要在底面上跑动很长的距离,而且每跑一个来回只能撞击一次,效率低,工人的体力消耗很大,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现有的防震锤复位装置只能够从一侧进行撞击,而无法越过防震锤。在安装防震锤复位装置时只能从一侧的输电线塔爬上,然后再安装防震锤复位装置,这样有的时候虽然移位防震锤里一侧的输电线塔较近,但是由于需要向该输电线塔处移动,只能够从较远一侧的输电线塔处安装,然后人工牵拉至防震锤附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该装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呈“门”字形的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竖板的横板;所述竖板的内部设置有可沿导线滚动的第一滚轮,所述的竖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通过气缸安装板与所述的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夹紧板,所述的夹紧板通过第一导柱与所述的气缸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横板的上方设置有滑座,且所述的滑座通过第二导柱与所述的横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座的下方设置有撞击块,且所述的撞击块通过第三导柱和导套与所述的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的横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撞击块的滑槽;所述的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撞击块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横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绳索,所述的绳索绕过所述的第二滚轮后自然下垂;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气泵和蓄电池。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座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螺杆,所述的撞击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柱的数量为两根,所述滑座下侧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支腿,所述的支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柱相配合的导向孔,两个所述的支腿之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的螺杆通过推力球轴承与所述的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压紧在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上,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座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撞击块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导柱上位于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唇板。进一步地,所述撞击块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容纳导线的U型槽。进一步地,所述竖板的一侧的竖杆与所述的箱体相铰接,所述竖板的另一侧的竖杆的下端设置有呈钩状的钩挂部,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钩挂部相配合的卡接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震锤复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工人在地面上来回的跑动,只需要站在原地上下拉动绳索即可,从使用的角度来看,更加方便,省时省力。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看,撞击块只受到水平的拉力,而非斜向下的拉力,受力更加合理。2、通过在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弹簧,提高了对防震锤的撞击效果。3、通过将电机或第二气缸设置于滑座上,提高了滑座的惯性,进一步地提高了对防震锤的撞击效果。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震锤复位装置可以越过防震锤,因此在安装该防震锤复位装置时遵循就近原则即可,应用起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滑座、撞击块以及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1-卡接柱,2-竖板,21-第一滚轮,22-气缸安装板,23-第一气缸,24-夹紧板,241-第一导柱,242-唇板,25-钩挂部,3-横板,31-滑槽,32-第二导柱,321-第一耳板,322-弹簧,33-滑座,331-支腿,332-安装板,333-通孔,334-第二耳板,341-电机,342-第二气缸,35-导套,36-螺杆,361-限位板,37-推力球轴承,38-撞击块,381-第三导柱,382-螺纹孔,383-U型槽,39-第二滚轮,391-第三耳板,4-绳索,5-导线,6-防震锤。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竖板2,两个所述的竖板2之间位于所述竖板2的顶端设置有横板3,且所述横板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竖板2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竖板2呈“门”字形,所述竖板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承托整个防震锤复位装置的第一滚轮21,所述的第一滚轮21压紧在导线5上。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竖板2的内侧面(以两竖板2相对的一侧为内侧)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缸安装板22,所述气缸安装板22的内侧设置有夹紧板24,所述的夹紧板24上设置有第一导柱241,并通过所述的第一导柱241与所述的气缸安装板22滑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柱241的数量为四个,并沿圆周方向均布。所述的气缸安装板22上设置有第一气缸23,所述第一气缸23的缸体与所述的气缸安装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3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夹紧板24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横板3的中部设置有一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滑槽31,所述横板3的上侧面上位于所述滑槽3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柱32,且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导柱3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耳板321与所述的横板3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二导柱32上设置有滑座33,所述滑座33下侧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支腿331,所述的支腿3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柱32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的滑座33可沿所述的第二导柱32左右滑动。所述滑座33的下方设置有撞击块38,所述撞击块38的上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导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呈“门”字形的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竖板的横板;所述竖板的内部设置有可沿导线滚动的第一滚轮,所述的竖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通过气缸安装板与所述的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夹紧板,所述的夹紧板通过第一导柱与所述的气缸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横板的上方设置有滑座,且所述的滑座通过第二导柱与所述的横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座的下方设置有撞击块,且所述的撞击块通过第三导柱和导套与所述的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的横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撞击块的滑槽;所述的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撞击块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横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绳索,所述的绳索绕过所述的第二滚轮后自然下垂;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气泵和蓄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呈“门”字形的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竖板的横板;所述竖板的内部设置有可沿导线滚动的第一滚轮,所述的竖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通过气缸安装板与所述的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夹紧板,所述的夹紧板通过第一导柱与所述的气缸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横板的上方设置有滑座,且所述的滑座通过第二导柱与所述的横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座的下方设置有撞击块,且所述的撞击块通过第三导柱和导套与所述的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的横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撞击块的滑槽;所述的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撞击块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横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绳索,所述的绳索绕过所述的第二滚轮后自然下垂;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气泵和蓄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座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螺杆,所述的撞击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普亮赵庆强卢广辉王昆立刘晓晨赵福斌刘玉霞晁明燕刘晶史卜领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市定陶区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