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边建专利>正文

汽车驱动铲雪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4816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与汽车及其它机动车辆配套使用的汽车驱动铲雪板,板体的后部上端铰接两个调节梁,后中部铰接两个横梁,板体后部下端铰接两个支撑轮,两横梁的后端由连接梁联接,调节梁的下端联接横梁中部的调整孔。使用时,将连接梁固定在机动车的前保险杠上即可驱动铲雪。该铲雪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铲雪效率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汽车配套的铲雪板。在现有技术中,铲雪器械一般为专用除雪破冰机械,造价高,使用不方便,人力铲雪工具效率极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与汽车配套使用的汽车驱动铲雪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铲雪板的板体为一下边沿有刃口的弧形板体。下边沿刃口也可为锯齿形,板体的后表面的中部水平对称铰接左横梁和右横梁;板体的后表面的上部水平对称铰接两个调节梁上端,其两个调节梁的下端分别由螺钉联接左右横梁调整孔;在板体后表面的下端水平对称铰接两个支撑轮;左横梁和右横梁的后端由联接梁联接。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两端有联接孔,其中部有长形调节孔,左横梁比右横梁长一些。连接梁为两端有水平联接臂的斜梁,两水平联接臂上均有联接孔。操作时,将铲雪板的连接梁用双U型连接板固定在汽车的前保险杠上,根据铲雪厚度调整调节梁在横梁上的联接位置,使支撑轮着地,板体的下刃口离开地面一定的间隙。随汽车的驱动而实现铲雪,因铲雪板相对汽车为倾斜式,所以,铲下的雪可以随之逐次排列到边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叙述。图1为铲雪板的主视图。图2为铲雪板的俯视图。图3为板体为锯齿形刃口的铲雪板俯视图。实施例1,平刃口式汽车驱动铲雪板。参照图1、图2,板体2为下部有刃口的弧形板体,其后表面上部铰接两个调节梁1,在后表面中部铰接左横梁7和右横梁4,在其后表面下部铰接两个支撑轮。左横梁7和右横梁4的两端有联接孔,中部有长形调节孔,左横梁7较长一些。两横梁之间联接连接梁5,两调节梁1的下端联接两横梁的调整孔。使用时将连接梁5固定在汽车的前保险杠上,调整调节杆1与横梁的联接点,确定板体2的下刃口的离地间隙,驱动汽车即实现铲雪除雪。实施例2,锯齿刃口式汽车驱动铲雪板。参照图3,其铲雪板的板体2的下部刃口为锯齿形的弧形板,其它部件的形状及安装与实施例1均相同,操作也与其相同。该铲雪板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率高,也可与其它机动车配套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驱动铲雪板,其特征是所述的铲雪板的板体2的后表面中部水平对称铰接左横梁7和右横梁4,板体2后表面的上部水平对称铰接两个调节梁1的上端,两个调节梁1的下端分别通过调整螺栓8联接左横梁7和右横梁4的调整孔,板体2的下部两端铰接两个支撑轮3,左横梁7与右横梁4的后端由螺栓6联接连接梁5,所述的板体2为下边沿有刃口的弧形板体,所述的左横梁7和右横梁4的两端有联接孔,中部有长形调节孔,左横梁7比右横梁4长,所述的连接梁5为两端有水平联接臂的斜梁,其两端联接臂上均有联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驱动铲雪板,其特征是所述的铲雪板的板体2的后表面中部水平对称铰接左横梁7和右横梁4,板体2后表面的上部水平对称铰接两个调节梁1的上端,两个调节梁1的下端分别通过调整螺栓8联接左横梁7和右横梁4的调整孔,板体2的下部两端铰接两个支撑轮3,左横梁7与右横梁4的后端由螺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建
申请(专利权)人:边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