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酸液溢出的蓄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475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酸液溢出的蓄电池装置,它包括蓄电池机构、U型盖板、U型底板、正电极柱、负电极柱,其中蓄电池机构在受到撞击后可以通过变形来缓冲撞击,进而防止蓄电池机构因为撞击而出现的酸液泄露和蓄电池损害而不能再使用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A battery device for preventing acid liquid from overflow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orage battery device,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storage battery device for preventing acid from overflowing, which comprises a storage battery mechanism, a U-shaped cover plate, a U-shaped bottom plate, a positive electrode column and a negative electrode column, wherein the storage battery mechanism can buffer the impact by deformation after being impacted, thereby preventing the storage battery mechanism from impacting because of the impact. The acid leakage and battery damage can not be used again.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酸液溢出的蓄电池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酸液溢出的蓄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蓄电池是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稀硫酸作电解质。由于蓄电池中灌有大量的酸液,所以需要在搬运的过程中格外小心;但是使用者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出现蓄电池被剧烈碰撞的情况,那么酸液很有可能就泄露出来,这对使用者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且还污染环境;在酸液泄露后,蓄电池也损害而不能再使用,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上述蓄电池被剧烈碰撞而导致酸液泄露的情况,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蓄电池装置。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防止酸液溢出的蓄电池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止酸液溢出的蓄电池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止酸液溢出的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蓄电池机构、U型盖板、U型底板、正电极柱、负电极柱,其中蓄电池机构的上面配合有U型盖板,下面配合有U型底板;U型盖板上安装有正电极柱和负电极柱。上述蓄电池机构包括外短板、空腔、固定块、拉杆、拉环、变形机构、外长板、凸起板、切口、第一铰接板、摆动板、积液通槽、第一毛细管孔、第一单向孔、电池机构,其中两个外长板相对;每一个外长板的两端均开有切口;外短板的两侧均具有凸起板;两个外短板对称地安装在两个外长板的两端,且凸起板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外长板的相应切口中;每一个外短板中开有空腔。每一个外短板的外侧面上所安装的结构均相同;对于其中一个外短板,外短板的外侧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固定块;拉杆安装在两个固定块之间;拉环安装在拉杆外圆面上。两个外长板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沿外长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安装有七个第一铰接板;两个外长板上的十四个第一铰接板一一对应;每一个外长板的上板面与下板面之间,沿外长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开有六个积液通槽;每一个积液通槽位于相应的相邻两个第一铰接板之间;每一个积液通槽到外长板上安装有第一铰接板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一单向孔,且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一单向孔均位于积液通槽的下侧。摆动板的两端均开有切口;七个摆动板的安装方式相同;对于其中一个摆动板,摆动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两个外长板相对的两个第一铰接板上。两个变形机构分别安装在外长板的上板面上和下板面上。相邻的两个摆动板之间安装有电池机构且电池机构的两侧均与相应的外长板相连接。上述变形机构包括固定条、连接条、摆条,其中两个固定条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外长板上;每一个固定条上具有连接条;多个摆条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连接条上,且多个摆条沿固定条的长度方向上均有分布。上述电池机构包括防腐蚀膜壳、第二铰接板、极板、隔板、压力单向进口阀、毛细管、铰接板孔、第二单向孔、第二毛细管孔,其中防腐蚀膜壳相对的两侧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摆动板之间,另一相对的两侧均与相应的外长板相连接;防腐蚀膜壳与外长板相连接的两侧壳面上,沿外长板长度的方向上对称地开有三个铰接板孔;防腐蚀膜壳与外长板相连接的两侧壳面的下端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二单向孔和两个第二毛细管孔;六个第二铰接板均穿过相应的铰接板孔,且安装在相应的外长板上;极板的两端均开有切口;三个极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二铰接板上;相邻的两个极板之间均插有隔板;位于中间位置的极板为正极板,两侧的极板为负极板。对于其中一个电池机构中的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二毛细管孔相通;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单向孔和第二单向孔相通。对于其中一个电池机构中的两个毛细管的安装方式相同;对于其中一个毛细管,毛细管的一端安装在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二毛细管孔组成的通道中,另一端位于防腐蚀膜壳中;毛细管的竖直段的外圆面与防腐蚀膜壳的内壳面相粘接。对于其中一个电池机构中的两个压力单向进口阀的安装方式相同;对于其中一个压力单向进口阀,压力单向进口阀的一端安装在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单向孔和第二单向孔组成的通道中,另一端位于防腐蚀膜壳中。对于其中一个电池机构中的压力单向进口阀和毛细管分别位于正极板的两侧。上述外长板和固定条的外侧面与U型盖板的内侧面相摩擦接触。上述外长板和固定条的外侧面与U型盖板的内侧面相摩擦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毛细管的直径在0.5毫米到1毫米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毛细管的直径为0.5毫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U型盖板的内侧面具有摩擦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U型底板的内侧面具有摩擦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隔板为微孔塑料隔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防腐蚀膜壳中装有电解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毛细管位于防腐蚀膜壳中的一端处在防腐蚀膜壳内上侧,且未被电解液淹没。现在的蓄电池一般由六个单个电池串联而成。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极桩等组件构成,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篇幅有限,所以有些必要组件暂不描述,但这些未描述的必要组件依然存在于本专利技术中。本专利技术中U型盖板的内侧面具有摩擦面,U型底板的内侧面具有摩擦面,外长板和固定条的外侧面与U型盖板的内侧面相摩擦接触,外长板和固定条的外侧面与U型盖板的内侧面相摩擦接触,那么蓄电池机构可以被U型盖板和U型底板摩擦嵌套;当蓄电池机构因为受到撞击而发生变形后,U型盖板和U型底板将无法摩擦嵌套住蓄电池机构,进而U型底板脱落;当将蓄电池机构恢复原形后,U型盖板和U型底板依然可以将蓄电池机构摩擦嵌套。凸起板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外长板的相应切口中,那么当蓄电池机构受到撞击后,原先由两个外长板和两个外短板所组成的长方形壳可以在铰接的作用下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壳,这样可以缓冲蓄电池机构受到的外界撞击。摆动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一铰接板上,那么摆动板可以跟随蓄电池机构的变形而摆动,进而使电池机构在摆动板的摆动下跟随变形,以适应蓄电池机构的变形。对于变形机构来说,两个固定条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外长板上,那么外长板的积液通槽就被固定条所密封;另外当外长板摆动时,固定条也跟随着外长板摆动;多个摆条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连接条上,且多个摆条沿固定条的长度方向上均有分布,那么在固定条摆动时,摆条也跟随着摆动,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两个变形机构之间所夹的电池机构,在两个变形机构中的多个摆条的配合下可使电池机构的上侧和下侧依然被顶住,防止电池机构在变形的过程中出现防腐蚀膜壳的上侧和下侧的胀起。对于电池机构来说,防腐蚀膜壳相对的两侧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摆动板之间,另一对的两侧均与相应的外长板相连接,那么防腐蚀膜壳被固定;另外防腐蚀膜壳可以跟随摆动板的摆动而产生挤压变形;三个极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二铰接板上,那么在电池机构受到摆动板的挤压变形后,极板也可以跟随着电池机构的挤压变形而产生适应于该变形的摆动。为了减小电池机构的内阻和尺寸,电池机构内部正负极板应尽可能的靠近,为了防止正负极板短路,所以用隔板将其隔开,隔板的材料应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渗透,且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本专利技术中隔板为微孔塑料隔板的原因是:现代新型蓄电池中,一般将微孔塑料隔板制成袋状包在正极板外部,可进一步防止活性物质脱落,避免了极板内部短路并使组装简化。本专利技术中毛细管的作用是:根据毛细现象,在毛细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酸液溢出的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蓄电池机构、U型盖板、U型底板、正电极柱、负电极柱,其中蓄电池机构的上面配合有U型盖板,下面配合有U型底板;U型盖板上安装有正电极柱和负电极柱;上述蓄电池机构包括外短板、空腔、固定块、拉杆、拉环、变形机构、外长板、凸起板、切口、第一铰接板、摆动板、积液通槽、第一毛细管孔、第一单向孔、电池机构,其中两个外长板相对;每一个外长板的两端均开有切口;外短板的两侧均具有凸起板;两个外短板对称地安装在两个外长板的两端,且凸起板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外长板的相应切口中;每一个外短板中开有空腔;每一个外短板的外侧面上所安装的结构均相同;对于其中一个外短板,外短板的外侧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固定块;拉杆安装在两个固定块之间;拉环安装在拉杆外圆面上;两个外长板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沿外长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安装有七个第一铰接板;两个外长板上的十四个第一铰接板一一对应;每一个外长板的上板面与下板面之间,沿外长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开有六个积液通槽;每一个积液通槽位于相应的相邻两个第一铰接板之间;每一个积液通槽到外长板上安装有第一铰接板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一单向孔,且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一单向孔均位于积液通槽的下侧;摆动板的两端均开有切口;七个摆动板的安装方式相同;对于其中一个摆动板,摆动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两个外长板相对的两个第一铰接板上;两个变形机构分别安装在外长板的上板面上和下板面上;相邻的两个摆动板之间安装有电池机构且电池机构的两侧均与相应的外长板相连接;上述变形机构包括固定条、连接条、摆条,其中两个固定条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外长板上;每一个固定条上具有连接条;多个摆条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连接条上,且多个摆条沿固定条的长度方向上均有分布;上述电池机构包括防腐蚀膜壳、第二铰接板、极板、隔板、压力单向进口阀、毛细管、铰接板孔、第二单向孔、第二毛细管孔,其中防腐蚀膜壳相对的两侧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摆动板之间,另一相对的两侧均与相应的外长板相连接;防腐蚀膜壳与外长板相连接的两侧壳面上,沿外长板长度的方向上对称地开有三个铰接板孔;防腐蚀膜壳与外长板相连接的两侧壳面的下端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二单向孔和两个第二毛细管孔;六个第二铰接板均穿过相应的铰接板孔,且安装在相应的外长板上;极板的两端均开有切口;三个极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第二铰接板上;相邻的两个极板之间均插有隔板;位于中间位置的极板为正极板,两侧的极板为负极板;对于其中一个电池机构中的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二毛细管孔相通;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单向孔和第二单向孔相通;对于其中一个电池机构中的两个毛细管的安装方式相同;对于其中一个毛细管,毛细管的一端安装在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二毛细管孔组成的通道中,另一端位于防腐蚀膜壳中;毛细管的竖直段的外圆面与防腐蚀膜壳的内壳面相粘接;对于其中一个电池机构中的两个压力单向进口阀的安装方式相同;对于其中一个压力单向进口阀,压力单向进口阀的一端安装在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单向孔和第二单向孔组成的通道中,另一端位于防腐蚀膜壳中;对于其中一个电池机构中的压力单向进口阀和毛细管分别位于正极板的两侧;上述外长板和固定条的外侧面与U型盖板的内侧面相摩擦接触;上述外长板和固定条的外侧面与U型盖板的内侧面相摩擦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酸液溢出的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蓄电池机构、U型盖板、U型底板、正电极柱、负电极柱,其中蓄电池机构的上面配合有U型盖板,下面配合有U型底板;U型盖板上安装有正电极柱和负电极柱;上述蓄电池机构包括外短板、空腔、固定块、拉杆、拉环、变形机构、外长板、凸起板、切口、第一铰接板、摆动板、积液通槽、第一毛细管孔、第一单向孔、电池机构,其中两个外长板相对;每一个外长板的两端均开有切口;外短板的两侧均具有凸起板;两个外短板对称地安装在两个外长板的两端,且凸起板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外长板的相应切口中;每一个外短板中开有空腔;每一个外短板的外侧面上所安装的结构均相同;对于其中一个外短板,外短板的外侧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固定块;拉杆安装在两个固定块之间;拉环安装在拉杆外圆面上;两个外长板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沿外长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安装有七个第一铰接板;两个外长板上的十四个第一铰接板一一对应;每一个外长板的上板面与下板面之间,沿外长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开有六个积液通槽;每一个积液通槽位于相应的相邻两个第一铰接板之间;每一个积液通槽到外长板上安装有第一铰接板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一单向孔,且第一毛细管孔和第一单向孔均位于积液通槽的下侧;摆动板的两端均开有切口;七个摆动板的安装方式相同;对于其中一个摆动板,摆动板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两个外长板相对的两个第一铰接板上;两个变形机构分别安装在外长板的上板面上和下板面上;相邻的两个摆动板之间安装有电池机构且电池机构的两侧均与相应的外长板相连接;上述变形机构包括固定条、连接条、摆条,其中两个固定条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外长板上;每一个固定条上具有连接条;多个摆条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连接条上,且多个摆条沿固定条的长度方向上均有分布;上述电池机构包括防腐蚀膜壳、第二铰接板、极板、隔板、压力单向进口阀、毛细管、铰接板孔、第二单向孔、第二毛细管孔,其中防腐蚀膜壳相对的两侧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摆动板之间,另一相对的两侧均与相应的外长板相连接;防腐蚀膜壳与外长板相连接的两侧壳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仁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杰斯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