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忠原专利>正文

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439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操作杆第一段前端设有内螺孔及至少二个凸粒,且清洁刷的刷座中段对应内螺孔及凸粒的位置,设有一穿件孔及至少二个穿粒孔,该穿件孔可供连结件的外螺纹穿贯,其操作杆第一段前端的内螺孔可供连结件的外螺纹穿贯螺合,且操作杆第一段前端的凸粒穿设于刷座的穿粒孔中;其中,通过连结件及凸粒可使清洁刷及操作杆稳固连结。(*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尤其指通过具有外螺纹的连结件及操作杆前端的凸粒,可使清洁刷及操作杆的连结稳固性增进,并提升连结处的使用寿命。
技术介绍
已公开TW前案第093221522号「清洁刷头的角度调整结构改」专利案,证书号数:M274078,其清洁刷与操作杆的连结,由数金属材质的螺丝达成,但清洁刷的使用难免接触水份,各连结清洁刷与操作杆的螺丝,因为常常接触水份而有生锈不堪使用的情形,该螺丝容易生锈的问题,将致使清洁刷的使用寿命降低。另外,该藉由螺丝连结清洁刷与操作杆的目的,必需以螺丝起子转动螺丝方可达成,其清洁刷与操作杆的连结必需借助手工具的情形,使得清洁刷与操作杆的连结不具有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通过具有外螺纹的连结件及操作杆前端的凸粒,可使清洁刷及操作杆的连结稳固性增进,并提升连结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一种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操作杆的第一段前端设有内螺孔及至少二个凸粒,且清洁刷的刷座对应内螺孔及凸粒,设有一可供连结件的外螺纹穿贯的穿件孔及至少二个穿粒孔,其操作杆第一段前端的内螺孔可供连结件的外螺纹穿贯螺合,且操作杆第一段前端的凸粒穿设于刷座的穿粒孔中。其中,该连结件由塑胶材质一体成型。其中,该操作杆包含一第二段,且第一段及第二段之间设有角度调整器,其角度调整器包含第一容室、齿轮室、第二容室、按压件、齿轮盘、容室盖及连结杆;该第一容室设于操作杆第二段前端一侧,其内部组设以一弹簧;该齿轮室设于操作杆的第一段另端;该第二容室设于操作杆第二段前端另侧,其内部组设以一弹簧;该按压件组设于第一容室中,并穿贯第一容室底部;该齿轮盘活动于齿轮室及第二容室之中,且按压件的端部穿贯齿轮盘;该连结杆组设于第二容室外缘;该连结杆-->穿设于连结杆及按压件的中心处。其中,该操作杆包含一第三段,且第二段及第三段之间设有杆长调整器,其杆长调整器包含套接件、操作件、弹性凸粒及衔接管;该套接件通过弹性凸粒嵌入与第三段的端部连结,且套接件的上端面设一凹槽;该操作件容置于套接件的凹槽内部,并藉以枢轴与凹槽壁枢接,且操作件的一端下方设有定位凸粒;该衔接管一端与操作杆的第二段连结,且衔接管上设有数嵌固孔,并衔接管另端穿入套接件及第三段端部之内。其中,该操作杆包含一手工具,且第三段及手工具之间设有衔接器,其衔接器包含套环、卡掣孔及缺口;该套环与操作杆的第三段另端连结定位,且内部中空的套环上端面设一侧开口的框形穿槽、一卡掣凸块及一挡块;该卡掣孔及缺口设于雪铲套合操作杆第三段的端部,其卡掣孔与缺口在操作杆第三段与雪铲套合时,分别供卡掣凸块及挡块嵌入。其中,该手工具为雪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通过塑胶材质一体成型且具有外螺纹的连结件及操作杆前端的凸粒,可使清洁刷及操作杆的连结稳固性增进,并提升清洁刷及操作杆连结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清洁刷与操作杆的连结,不需借助手工具仅以使用者的手部转动连结件即可简易达成,其使清洁刷与操作杆的连结具有方便性。本技术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衔接器可使操作杆的第三段与雪铲的连结关系简易卸除,以缩减操作杆的收纳长度与运输材积。有关于本技术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的目的、功效及特点,将佐以如下具体实施例的图式详细说明,对本技术进一步了解。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清洁刷连结操作杆的外观图;图2:本技术清洁刷与操作杆的构件分解图;图3:本技术清洁刷与操作杆第一、二段连结的A详图;图4:本技术清洁刷与操作杆第一、二段连结的Z-Z视图;图5:本技术清洁刷与操作杆第一、二段连结的A1详图;图6:本技术清洁刷与操作杆第一、二段连结的Z1-Z1视图;图7:本技术清洁刷与操作杆第一、二段连结的Z2-Z2视图;图8:本技术操作杆第二、三段连结的B详图;-->图9:本技术操作杆第二、三段连结的B1详图;图10:本技术操作杆第三段与雪铲连结的C详图;图11:本技术操作杆第三段与雪铲连结的C1详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清洁刷的操作杆1[请参阅图1及图2],其第一段11前端设有内螺孔111及至少二个凸粒112,且清洁刷2的刷座21中段对应内螺孔111及凸粒112的位置,设有一穿件孔211及至少二个穿粒孔212,该穿件孔211可供连结件3的外螺纹31穿贯,其操作杆1第一段11前端的内螺孔11可供连结件3的外螺纹31穿贯螺合,且操作杆1第一段11前端的凸粒112穿设于刷座21的穿粒孔212中。其中,上述的连结件3由塑胶材质一体成型。于操作杆1的第一段11及第二段12之间设有角度调整器4[请参阅图2及图3、图4],其包含第一容室41、齿轮室42、第二容室43、按压件44、齿轮盘45、容室盖46及连结杆47;该第一容室41设于操作杆1第二段12前端一侧,其内部组设以一弹簧411;该齿轮室42设于操作杆1的第一段11另端;该第二容室43设于操作杆1第二段112前端另侧,其内部组设以一弹簧431;该按压件44组设于第一容室41中,并穿贯第一容室41底部;该齿轮盘45活动于齿轮室42及第二容室43之中,且按压件44的端部穿贯齿轮盘45;该连结杆47组设于第二容室43外缘;该连结杆47穿设于连结杆47及按压件44的中心处。当使用者作动按压件44向内触压[请参阅图5],可使齿轮盘45移向第二容室43,则操作杆1第一段11与清洁刷2的连结角度可任意枢转[请参阅图6及图7],以调整清洁刷2的使用角度;当使用者作动按压件44向内的施力解除,齿轮盘45藉由弹簧411、431的回复力,可复位至齿轮室42内部,则操作杆1第一段11与清洁刷2的刷座21连结,经角度调整并且定位。于操作杆1的第二段12及第三段13之间设有杆长调整器5[请参阅图1、图2及图8],其包含套接件51、操作件52、弹性凸粒53及衔接管54;该套接件51通过弹性凸粒53嵌入与第三段13的端部连结,且套接件51的上端面设一凹槽511;该操作件52容置于套接件51的凹槽511内部,并藉以枢轴521与凹槽511壁枢接,且操作件52的一端下方设有定位凸粒512;该衔接管54一端与操作杆1的第二段12连结,且衔接管54上设有数嵌固孔541,并衔接管54另端穿入套接件51及第三段13端部之内。当使用者触压操作件52一端使定位凸粒512脱离衔接管54的嵌固孔541[请参阅图9],则衔接管54可于套接件51及第三段13内部滑动;当衔接管54越向套接件51-->的内部方向滑动时,操作杆1的使用长度越短;另当衔接管54越向套接件51的外部方向滑动时,操作杆1的使用长度越长;当操作杆1的使用长度调整确定时,使用者可将触压操作件52的外力卸除,且操作件52的定位凸粒512对应嵌入衔接管54的嵌固孔541中,俾使操作杆1的使用长度经调整并且定位。于操作杆1的第三段13及雪铲14之间设有衔接器6[请参阅图1、图2及图10],其包含套环61、卡掣孔62及缺口63;该套环61与操作杆1的第三段13另端连结定位,且内部中空的套环61上端面设一侧开口的框(ㄈ)形穿槽611、一卡掣凸块612及一挡块613;该卡掣孔62及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操作杆的第一段前端设有内螺孔及至少二个凸粒,且清洁刷的刷座对应内螺孔及凸粒,设有一可供连结件的外螺纹穿贯的穿件孔及至少二个穿粒孔,其操作杆第一段前端的内螺孔可供连结件的外螺纹穿贯螺合,且操作杆第一段前端的凸粒穿设于刷座的穿粒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操作杆的第一段前端设有内螺孔及至少二个凸粒,且清洁刷的刷座对应内螺孔及凸粒,设有一可供连结件的外螺纹穿贯的穿件孔及至少二个穿粒孔,其操作杆第一段前端的内螺孔可供连结件的外螺纹穿贯螺合,且操作杆第一段前端的凸粒穿设于刷座的穿粒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连结件由塑胶材质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清洁刷的操作杆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杆包含一第二段,且第一段及第二段之间设有角度调整器,其角度调整器包含第一容室、齿轮室、第二容室、按压件、齿轮盘、容室盖及连结杆;该第一容室设于操作杆第二段前端一侧,其内部组设以一弹簧;该齿轮室设于操作杆的第一段另端;该第二容室设于操作杆第二段前端另侧,其内部组设以一弹簧;该按压件组设于第一容室中,并穿贯第一容室底部;该齿轮盘活动于齿轮室及第二容室之中,且按压件的端部穿贯齿轮盘;该连结杆组设于第二容室外缘;该连结杆穿设于连结杆及按压件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忠原
申请(专利权)人:江忠原宁波响华汽车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