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93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包括训练器主体、固定销、保护外壳、底座、拳击垫、蓄电池和安装口,所述训练器主体设置在支撑柱的外侧,且训练器主体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训练臂,所述固定销穿插在固定孔的内部,且固定销的末端与支撑柱上的定位孔相连接,所述保护外壳位于训练器主体的下方,且保护外壳的前侧设置有音响播放口,所述底座位于保护外壳的下方,且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孔,所述拳击垫位于训练器主体的后侧,所述蓄电池位于保护外壳的内部,所述安装口位于底座的中心位置。该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将训练器主体设置在支撑柱的外侧,起到使训练器主体在支撑柱上进行上下移动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进行举重训练。

A multifunctional Wushu train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Wushu training apparatus, which comprises a training apparatus main body, a fixing pin, a protective casing, a base, a boxing pad, a storage battery and an installation port. The training apparatus main body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support column, and the outside thread of the training apparatus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training arm, and the fixing pin is inserted into a fixed hole. The end of the fixing p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hole on the support post. The protective housing is located below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iner, a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protectiv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audio playback port. The bottom seat is below the protective housing,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hole. The boxing pad is located at the rear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iner. The accumulator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and the mounting port is positioned at the center of the base. The multi-functional Wushu training equipment sets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iner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upport pillar, which makes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iner move up and down on the support pillar,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user for weight lifting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
本技术涉及武术训练器材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
技术介绍
木人桩为武术器材中的一种,主要以木材制造,当作模拟敌人练习,锻炼手部接触部分的刚强性,全身整体活动性,步法的灵活性。但现有的木人桩训练器材,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训练者的需求,武术练习单一枯燥,且不便于不同身高训练者的训练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木人桩训练器材,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训练者的需求,武术练习单一枯燥,且不便于不同身高训练者训练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包括训练器主体、固定销、保护外壳、底座、拳击垫、蓄电池和安装口,所述训练器主体设置在支撑柱的外侧,且训练器主体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训练臂,所述固定销穿插在固定孔的内部,且固定销的末端与支撑柱上的定位孔相连接,所述保护外壳位于训练器主体的下方,且保护外壳的前侧设置有音响播放口,所述底座位于保护外壳的下方,且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孔,所述拳击垫位于训练器主体的后侧,所述蓄电池位于保护外壳的内部,且蓄电池与音响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口位于底座的中心位置。优选的,所述训练器主体的结构为中空结构,且训练器主体的中心线与支撑柱的中心线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孔设置在训练器主体的左右两侧和前侧,且固定孔贯穿于训练器主体的外壁。优选的,所述放置孔均匀分布在底座的上方,且放置孔关于底座的中心呈轴对称安装。优选的,所述拳击垫的形状结构为圆弧状结构,且拳击垫的高度与训练器主体的高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等距排列在支撑柱的外侧,且定位孔的孔深小于支撑柱的半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将训练器主体设置在支撑柱的外侧,起到使训练器主体在支撑柱上进行上下移动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进行举重训练,且将训练器主体通过固定销、固定孔和定位孔与支撑柱固定连接,起到对训练器主体进行固定的作用,有利于根据不同身高情况使用者对训练臂的使用,在底座上设置有放置孔,起到对其它训练器材的放置,有利于使用者的使用,在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音响,起到便于使用者在训练的同时听训练节拍音乐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的训练,在训练器主体上设置有拳击垫,起到便于使用者练习拳击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训练拳击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训练器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训练器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训练器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训练器主体,2、训练臂,3、固定销,4、保护外壳,5、支撑柱,6、固定孔,7、音响播放口,8、底座,9、放置孔,10、拳击垫,11、蓄电池,12、音响,13、定位孔,14、安装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包括训练器主体1、训练臂2、固定销3、保护外壳4、支撑柱5、固定孔6、音响播放口7、底座8、放置孔9、拳击垫10、蓄电池11、音响12、定位孔13和安装口14,训练器主体1设置在支撑柱5的外侧,且训练器主体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训练臂2,训练器主体1的结构为中空结构,且训练器主体1的中心线与支撑柱5的中心线重合,将训练器主体1设置在支撑柱5的外侧,起到使训练器主体1在支撑柱5上进行上下移动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进行举重训练,固定销3穿插在固定孔6的内部,且固定销3的末端与支撑柱5上的定位孔13相连接,固定孔6设置在训练器主体1的左右两侧和前侧,且固定孔6贯穿于训练器主体1的外壁,在训练器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孔6,起到对训练器主体1进行固定的作用,有利于根据不同身高情况使用者对训练臂2的使用,定位孔13等距排列在支撑柱5的外侧,且定位孔13的孔深小于支撑柱5的半径,这样设置有利于固定销3、固定孔6和定位孔13之间的配合安装,保护外壳4位于训练器主体1的下方,且保护外壳4的前侧设置有音响播放口7,底座8位于保护外壳4的下方,且底座8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孔9,放置孔9均匀分布在底座8的上方,且放置孔9关于底座8的中心呈轴对称安装,在底座8上设置有放置孔9,起到对其它训练器材的放置,有利于使用者的使用,拳击垫10位于训练器主体1的后侧,拳击垫10的形状结构为圆弧状结构,且拳击垫10的高度与训练器主体1的高度相同,在训练器主体1上设置有拳击垫10,起到便于使用者练习拳击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训练拳击的使用,蓄电池11位于保护外壳4的内部,且蓄电池11与音响12电性连接,安装口14位于底座8的中心位置。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时,先检查训练器主体1的各结构是否完好,检查完毕后,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情况,将训练器主体1上的固定孔6与支撑柱5上对应的定位孔13相重合,并将固定销3插入到固定孔6和定位孔13中,进而对训练器主体1进行固定,再将训练臂2螺纹旋紧在在训练器主体1上的螺纹孔内,安装完毕后,使用者便可通过训练臂2进行训练,也可通过训练器主体1后侧的拳击垫10进行拳击练习,当使用者需要练习举重时,使用者可将固定销3从固定孔6上抽离,使用者可用手握住上方2个训练臂2,并上下推动训练臂2,使训练器主体1在支撑柱5上进行上下滑动,进而使用者可进行举重训练,当使用者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训练配乐时,可打开音响12的开关,音响12播放出的训练配乐从音响播放口7传出,使用者可将与蓄电池11连接的电线与外界插板连接,为蓄电池11充电,在不使用训练器主体1时,使用者可将训练器材插入到底座8上的放置孔9内,以上便完成该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包括训练器主体(1)、固定销(3)、保护外壳(4)、底座(8)、拳击垫(10)、蓄电池(11)和安装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主体(1)设置在支撑柱(5)的外侧,且训练器主体(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训练臂(2),所述固定销(3)穿插在固定孔(6)的内部,且固定销(3)的末端与支撑柱(5)上的定位孔(13)相连接,所述保护外壳(4)位于训练器主体(1)的下方,且保护外壳(4)的前侧设置有音响播放口(7),所述底座(8)位于保护外壳(4)的下方,且底座(8)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孔(9),所述拳击垫(10)位于训练器主体(1)的后侧,所述蓄电池(11)位于保护外壳(4)的内部,且蓄电池(11)与音响(12)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口(14)位于底座(8)的中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武术训练器材,包括训练器主体(1)、固定销(3)、保护外壳(4)、底座(8)、拳击垫(10)、蓄电池(11)和安装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主体(1)设置在支撑柱(5)的外侧,且训练器主体(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训练臂(2),所述固定销(3)穿插在固定孔(6)的内部,且固定销(3)的末端与支撑柱(5)上的定位孔(13)相连接,所述保护外壳(4)位于训练器主体(1)的下方,且保护外壳(4)的前侧设置有音响播放口(7),所述底座(8)位于保护外壳(4)的下方,且底座(8)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孔(9),所述拳击垫(10)位于训练器主体(1)的后侧,所述蓄电池(11)位于保护外壳(4)的内部,且蓄电池(11)与音响(12)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口(14)位于底座(8)的中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武术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鱼芳青米忠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