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继华专利>正文

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63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8:08
一种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上、下支撑杆的左端之间和上、下支撑杆的右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杆,弹性连杆为开口向前的“V”型,左、右弹性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撑杆固定相连,弹性连杆位于支撑杆的后侧,上、下支撑杆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支撑杆的后侧,上、下支撑板对称设置,弹性连杆在自由状态下,上、下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病人口部张开的距离。上、下支撑杆外均分别套穿有一对左、右对应设置、能调节其所在支撑杆上位置的套环,位于左侧的上、下套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牵拉绳,位于右侧的上、下套环之间也固定连接有牵拉绳,左、右牵拉绳左、右对应设置。套环与支撑杆为过盈配合连接。

Mouth opening device for oral cavity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uth opener for oral therapy,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and a lower symmetrically arranged supporting rod, and an elastic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left end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pporting rod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pporting rod respectively. The elastic connecting rod is a V-shaped opening forward,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left and right elastic connecting rod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supporting rods respectively. The sexual connecting rod is located at the back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ppor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back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upporting plat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Under the free stat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upporting plates is larger than the opening distance of the patient's mouth. The upper and lower supporting bars are respectively sleeved with a pair of left and right corresponding rings, which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upper supporting bars. A pulling rop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leeve rings on the left side, and a pulling rop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leeve rings on the right side. The left and right corresponding setting of the pulling rope is also provided. The collar and the support bar are in an interference fit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腔治疗用张口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口腔治疗用张口器。
技术介绍
在给病人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操作部位的特殊性,病人需要张口配合才行,但是,由于病人是主动张口,因此在病人长时间张口后很容易产生疲劳,给病人带来苦脑,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慢慢闭合嘴部,不利于医生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不足,提供一种口腔治疗用张口器,该张口器的使用能够帮助病人被动张开口,减少了病人的疲劳程度,更有利于医生的治疗。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上、下支撑杆(3)的左端之间和上、下支撑杆(3)的右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杆(1),弹性连杆(1)为开口向前的“V”型,左、右弹性连杆(1)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撑杆(3)固定相连,弹性连杆(1)位于支撑杆(3)的后侧,上、下支撑杆(3)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位于支撑杆(3)的后侧,上、下支撑板(5)对称设置,弹性连杆(1)在自由状态下,上、下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大于病人口部张开的距离。根据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上、下所述支撑杆(3)外均分别套穿有一对左、右对应设置、能调节其所在支撑杆(3)上位置的套环(2),位于左侧的上、下套环(2)之间固定连接有牵拉绳(6),位于右侧的上、下套环(2)之间也固定连接有牵拉绳(6),左、右牵拉绳(6)左、右对应设置。根据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与所述支撑杆(3)为过盈配合连接。根据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为中部向前弯曲的圆弧形,上、下支撑杆(3)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根据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前后纵向截面为弧形板,位于上侧的支撑板(5)的中部向下弯曲,位于下侧的支撑板(5)的中部向上弯曲。根据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侧的所述支撑板(5)的上面连接有支撑垫(4),位于下侧的支撑板(5)的下面也连接有支撑垫(4)。根据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4)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带有弹性的连接筋(7),所述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支撑垫(4)与连接筋(7)之间。根据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4)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分别向所述支撑板(5)所在侧弯曲形成弯曲部。根据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杆(1)所在“V”型的尖角处倒有圆角。根据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纵向截面为竖向站立的长方形,所述弹性连杆(1)的纵向截面为横向平躺的长方形。本技术中的支撑杆在弹性连杆的支撑作用力下能够自动撑开,使用时先压缩上下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将支撑板置于病人口中,对应上、下牙齿的位置,然后松手即可,借助本技术可以将病人的口腔被动撑开,且能保持一定的张口大小。由于病人的口腔被被动张开,相比主动张口来说,病人脸部的肌肉不容易疲劳,因此能够长时间的保持张口状态,有利于医务人员的治疗,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弹性连杆;2、套环;3、支撑杆;4、支撑垫;5、支撑板;6、牵拉绳;7、连接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撑杆(3),上、下支撑杆(3)的左端之间和上、下支撑杆(3)的右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杆(1),弹性连杆(1)为开口向前的“V”型,左、右弹性连杆(1)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撑杆(3)固定相连,弹性连杆(1)位于支撑杆(3)的后侧,上、下支撑杆(3)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位于支撑杆(3)的后侧,上、下支撑板(5)对称设置,弹性连杆(1)在自由状态下,上、下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大于病人口部张开的距离。弹性连杆(1)被压缩后,上、下支撑板(5)才能塞入病人口中。上、下所述支撑杆(3)外均分别套穿有一对左、右对应设置、能调节其所在支撑杆(3)上位置的套环(2),位于左侧的上、下套环(2)之间固定连接有牵拉绳(6),位于右侧的上、下套环(2)之间也固定连接有牵拉绳(6),左、右牵拉绳(6)左、右对应设置。牵拉绳(6)能够调节上、下支撑板(5)之间的支撑距离,可以避免因弹性连杆(1)的支撑力量过大,而给病人的口部带来不适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环(2)与所述支撑杆(3)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杆(3)为中部向前弯曲的圆弧形,上、下支撑杆(3)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支撑板(5)的前后纵向截面为弧形板,位于上侧的支撑板(5)的中部向下弯曲,位于下侧的支撑板(5)的中部向上弯曲。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上侧的所述支撑板(5)的上面连接有支撑垫(4),位于下侧的支撑板(5)的下面也连接有支撑垫(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4)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带有弹性的连接筋(7),所述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支撑垫(4)与连接筋(7)之间。可以调节支撑垫(4)在支撑板(5)上的前后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4)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分别向所述支撑板(5)所在侧弯曲形成弯曲部。所述弹性连杆(1)所在“V”型的尖角处倒有圆角。所述支撑杆(3)的纵向截面为竖向站立的长方形,所述弹性连杆(1)的纵向截面为横向平躺的长方形。另外,弹性连杆(1)也可以为开口向前的“C”型或圆弧形。支撑杆(3)也可以为开口向后的“U”型,上、下支撑杆(3)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上、下支撑杆(3)的左端之间和上、下支撑杆(3)的右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杆(1),弹性连杆(1)为开口向前的“V”型,左、右弹性连杆(1)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撑杆(3)固定相连,弹性连杆(1)位于支撑杆(3)的后侧,上、下支撑杆(3)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位于支撑杆(3)的后侧,上、下支撑板(5)对称设置,弹性连杆(1)在自由状态下,上、下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大于病人口部张开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上、下支撑杆(3)的左端之间和上、下支撑杆(3)的右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杆(1),弹性连杆(1)为开口向前的“V”型,左、右弹性连杆(1)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撑杆(3)固定相连,弹性连杆(1)位于支撑杆(3)的后侧,上、下支撑杆(3)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位于支撑杆(3)的后侧,上、下支撑板(5)对称设置,弹性连杆(1)在自由状态下,上、下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大于病人口部张开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上、下所述支撑杆(3)外均分别套穿有一对左、右对应设置、能调节其所在支撑杆(3)上位置的套环(2),位于左侧的上、下套环(2)之间固定连接有牵拉绳(6),位于右侧的上、下套环(2)之间也固定连接有牵拉绳(6),左、右牵拉绳(6)左、右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与所述支撑杆(3)为过盈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治疗用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继华
申请(专利权)人:曹继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