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慧波专利>正文

一种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34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垫,其至少包含有面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中间层,并且中间层与面层和底层之间通过粘合层粘接。粘合层至少包含有面浆和竹炭微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粘合层和中间层的结构设计,使得同一粘合层中的竹炭微颗粒之间填充有面浆且通过中间层相通,在保证鞋垫吸附能力和柔软度的情况下,不仅使得竹炭微颗粒得到有效的固定,还避免了同一层竹炭微颗粒之间出现相互挤压现象。

A kind of inso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insole,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a surface layer and a bottom layer, wherein at least one middle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bottom layer, and the middle layer is bonded with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bottom layer through an adhesive layer. The adhesive layer contains at least surface paste and bamboo charcoal microparticles. Through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adhesive layer and the intermediate layer, the bamboo charcoal micro-particles in the same adhesive layer are filled with paste and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intermediate lay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uaranteeing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softness of the insole, the bamboo charcoal micro-particles are effectively fixed and the bamboo charcoal micro-particles in the same layer are avoided.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mutual extr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垫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鞋垫。
技术介绍
竹炭是以三年生以上高山毛竹为原料,经近千度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起到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的作用。竹炭与人体接触能起到去湿吸汗、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疲劳的作用。经科学提炼加工后的竹炭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制做成调湿炭、用于冰箱除味保鲜和衣柜防霉除湿的专用炭包以及制成去湿吸汗或防脚臭的鞋垫等。现有技术中对竹炭用于制作鞋垫也进行了尝试: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934750U)公开了一种竹炭鞋垫,包括竹纤维经编表层、竹炭中层和无纺布底层;所述竹炭中层由至少两片粘合衬布夹置竹炭粉末固定而成;竹纤维经编表层与所述竹炭中层之间通过其中一片所述粘合衬布相粘连;所述竹纤维经编表层正面形成有横向凸起的纬线阻滑条;所述竹纤维经编表层反面形成有纵向凸起的经线粘连条;所述纬线阻滑条的正背面设有所述经线粘连条,所述经线粘连条的正背面设有所述纬线阻滑条;同一处的所述纬线阻滑条设有2或3段,同一处的所述经线粘连条设有2或3段;所述竹炭鞋垫还包括骨架层,所述骨架层设置于竹炭中层无纺布底层之间;所述骨架层由具有网眼的经编织物构成,2mm≤所述网眼的深度≤5mm;所述骨架层与所述竹炭中层粘结,与所述无纺布底层粘结。现有技术中的竹炭鞋垫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竹炭粉末通过至少两片粘合衬布夹置固定形成竹炭中层,为了避免两片粘合衬布之间出现相对位移即两片粘合衬布之间发生错位,竹炭粉末层夹置的厚度受到限制,从而也会降低鞋垫中竹炭的含量,导致鞋垫去湿吸汗等功效大幅度降低。2、虽然粘合衬布能够起到对竹炭的固定从而形成片状,但是,由于粘合衬布之间存在一定厚度的竹炭粉末且竹炭微颗粒之间直接接触,故鞋垫随着人的脚掌出现弯折时,两层或者多层粘合衬布之间发生错位,从而带动粘合衬布之间的竹炭粉末之间相互挤压,使得竹炭粉末中的竹炭微粒再次出现破碎,一方面,破碎的竹炭微粒不再受到粘合衬布固定,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到鞋垫柔软度,影响脚部的舒适感。3、骨架层由具有网眼的经编织物构成并与竹炭中层粘结,使用过程中部分竹炭微颗粒层陷入骨架层中的网眼中,一方面不利于竹炭微颗粒的均匀分布,另一方面会使得鞋垫厚度不均,严重影响脚部舒适感。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更具舒适感的鞋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使用新型提供的鞋垫通过对粘合层和中间层的结构设计,使得同一粘合层中的竹炭微颗粒之间填充有面浆且通过中间层相通,在保证鞋垫吸附能力和柔软度的情况下,不仅使得竹炭微颗粒得到有效的固定,还避免了同一层竹炭微颗粒之间出现相互挤压现象。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鞋垫,至少包含有面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和底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中间层,并且中间层与面层和底层之间通过包含有竹炭微颗粒和面浆的粘合层粘结。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粘合层中的面浆分布于竹炭微颗粒之间,以使竹炭微颗粒镶嵌并固定于面浆中。面浆与竹炭微颗粒之间的镶嵌关系不仅能够保证竹炭微颗粒之间不直接接触,有效防止竹炭微颗粒之间因摩擦而导致的破碎,还能通过面浆对竹炭微颗粒进行固定,使得中间层之间的竹炭微颗粒含量增加,大幅度提高鞋垫的吸湿能力。竹炭微颗粒之间填充的面浆具有疏松的特点,可以明显增强鞋垫的柔韧度,提高脚部的舒适度。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面浆的厚度不高于竹炭微颗粒的高度,使得竹炭微颗粒仍然保持原有的吸附能力。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面层和底层之间设置四层中间层,以保证鞋垫的舒适性和足够的竹炭微颗粒含量。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面层和底层之间设置有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第三中间层和第四中间层,并且面层与第一中间层之间通过第一粘合层粘结,第一中间层与第二中间层之间通过第二粘合层粘结,第二中间层与第三中间层之间通过第三粘合层粘结,第三中间层与第四中间层之间通过第四粘合层粘结,第四中间层与底层之间通过第五粘合层粘结。中间层与粘合层的间隔设置,一方面提高了相邻两层粘合层之间透气性,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包含有竹炭微颗粒的粘合层,提高鞋垫的使用寿命。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粘合层、第二粘合层、第三粘合层、第四粘合层和第五粘合层的结构相同,并且厚度为0.05cm~0.15cm。使得粘合层的柔软度和粘合层中竹炭微颗粒的吸附性能达到最佳。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面层、底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第三中间层和第四中间层均为棉布,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透气,柔软的布料,例如:无纺布。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面层的宽度大于底层和中间层的宽度,使得面层与底层和中间层重叠后,面层的边缘能够形成将底层和中间层边缘包裹的第一包边。通过面层和底层包裹中间层边沿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竹炭微颗粒和中间层布头纺线的溢出,提高鞋垫的美观性,还能够使得制作工艺简单、更节省布料。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鞋垫还包含有第二包边,且第二包边能够将所述面层、所述底层和所述中间层的边缘包裹。第二包边的设置进一步对鞋垫边沿进行加固,可以有效提高鞋垫美观性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鞋垫可同时具有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也可以只具有第一包边或第二包边。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面层表面上设置有刺绣,且绣线穿过所述中间层和粘合层并在面层形成凸出的图案。用于刺绣的绣线穿过中间层和粘合层,使得鞋子内部的湿气可以沿着绣线孔被不同的粘合层中的竹炭微颗粒吸收,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鞋垫不同粘合层之间的透气性,进一步提高竹炭微颗粒的吸附能力。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鞋垫还包含有垫片,垫片位于底层和第一包边之间,或者位于底层和第二包边之间,使得鞋垫边缘与鞋垫中间部分的厚度差增大。将垫片设置在第一包边或第二包边与底层之间,可以提高鞋垫的美观性,且有利于垫片的固定。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垫片的形状与所述鞋垫边缘的形状相匹配,并且所述垫片的厚度由垫片的外圈边缘到垫片的内圈边缘逐渐减小。鞋垫本体上设置垫片后,鞋垫边缘部分与鞋垫中心部位就会出现厚度差,从而使得鞋垫在使用时能够与鞋底之间形成空腔。在行走过程中,当脚部向下踩压时,鞋垫受到向下的压力,垫片发生形变,鞋垫被压向鞋底,使得空腔变小,空腔内部的空气排除。当脚部抬起,垫片恢复形变使得鞋垫与鞋底之间的空腔恢复,空气进入空腔,不仅能够有效加快鞋子内部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鞋垫的吸附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鞋垫对脚部的缓冲,增加脚部舒适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鞋垫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鞋垫中间层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鞋垫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鞋垫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鞋垫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垫片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垫,至少包含有面层(1)和底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和所述底层(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中间层(3),并且所述中间层(3)与所述面层(1)和所述底层(2)之间通过包含有面浆(5)和竹炭微颗粒(6)的粘合层(4)粘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垫,至少包含有面层(1)和底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和所述底层(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中间层(3),并且所述中间层(3)与所述面层(1)和所述底层(2)之间通过包含有面浆(5)和竹炭微颗粒(6)的粘合层(4)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4)中的所述面浆(5)分布于所述竹炭微颗粒(6)之间,以使所述竹炭微颗粒(6)镶嵌并固定于面浆(5)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浆(5)的厚度不高于所述竹炭微颗粒(6)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和所述底层(2)之间设置有第一中间层(31)、第二中间层(32)、第三中间层(33)和第四中间层(34),并且所述面层(1)与所述第一中间层(31)之间通过第一粘合层(41)粘结,所述第一中间层(31)与所述第二中间层(32)之间通过第二粘合层(42)粘结,所述第二中间层(32)与所述第三中间层(33)之间通过第三粘合层(43)粘结,所述第三中间层(33)与所述第四中间层(34)之间通过第四粘合层(44)粘结,所述第四中间层(34)与所述底层(2)之间通过第五粘合层(45)粘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层(41)、所述第二粘合层(42)、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慧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