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2863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6:46
一种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属于特种车的车身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车门、车窗,所述车窗的下边缘与车门上窗口的下边缘铰接,车窗与车门通过阻尼铰连铰接,在车窗以及下方的车门上设置防撞定位装置,防撞定位装置的一个组件固定在车窗的两个侧边边缘中部,防撞定位装置的另一个组件固定在车门上,与车窗上的防撞定位装置的组件配合。本阻尼和定位机构避免翻转窗开启后与门外板产生碰撞,在翻转窗的结构设计上采用阻尼和定位装置,实现翻转窗的缓速下降和有效定位。

A damping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turning window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amping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overturning a vehicle window,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ody manufacture of a special vehicle. The lower edge of the window is hinged with the lower edge of the upper window of the door. The window and the door are hinged by damping hinges. A collision-proof position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window and the lower door. One component of the collision-proof positioning device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side edges of the window and the other of the collision-proof positioning device. The components are fixed on the door and cooperate with the components of the anti-collision location device on the window. The damping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avoids collision with the door panel after the flip window is opened. The damp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is adopted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flip window to realize the slow descent and effective positioning of the flip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
本技术属于特种车的车身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特种车驾驶室采用的翻转型车窗向下开启后,在重力作用下会与门外板产生碰撞,通常会在门外板上设置缓冲装置,以避免翻转窗玻璃和门外板受损,但对于尺寸较大或较重的翻转窗,这种缓冲装置效果不明显,容易造成翻转窗玻璃破裂或门外板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避免翻转窗开启后与门外板产生碰撞,在翻转窗的结构设计上采用阻尼和定位装置,实现翻转窗的缓速下降和有效定位。本技术包括车门、车窗,所述车窗的下边缘与所述车门上窗口的下边缘铰接,所述车窗与车门通过阻尼铰连铰接,在车窗以及下方的车门上设置防撞定位装置,所述防撞定位装置的一个组件固定在所述车窗的两个侧边边缘中部,所述防撞定位装置的另一个组件固定在所述车门上,与车窗上的防撞定位装置的组件配合。本技术采用阻尼铰链将翻转窗与车门连接,并且,在翻转窗外侧和门外板处分别设置防撞定位装置组件,当翻转窗开启后,由于铰链的阻尼作用,翻转窗缓慢下降,当翻转窗靠近门外板时,防撞定位装置组件相扣合,使翻转窗定位,防止翻转窗因震动而回弹,本阻尼和定位机构避免翻转窗开启后与门外板产生碰撞,在翻转窗的结构设计上采用阻尼和定位装置,实现翻转窗的缓速下降和有效定位。本技术所述阻尼铰连包括第一合页、第二合页,所述第一、第二合页之间的轴孔间相互对合,在对合后的轴孔内设置两段锥套,两段锥套内穿置内六角螺栓,在所述内六角螺栓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螺盖,在所述第一、第二合页的轴孔内壁分别设置阻尼层,所述锥套与所述阻尼层紧密贴合。阻尼铰连实用方便、可靠性高,结构紧凑,阻尼铰链可以调节阻尼的松紧,所以能够与不同尺寸或重量的翻转窗相配套,并且,在长期使用后阻尼变松时,可以通过内六角螺栓和螺盖,在通过锥套配合调整,使阻尼恢复到合适状态。阻尼铰链的体积和重量与普通铰链没有太大差异,不会大量占用空间,并且,安装方式与普通铰链相同,对车门及翻转窗的整体视觉效果不会产生明显变化。本技术所述阻尼层为橡胶或尼龙制成。本技术所述锥套分别为T型套,所述内六角螺栓的螺头、螺盖分别沉于所述锥套的大直径套体内。这种设置使其结构更为紧凑,部妨碍其他部件的操作。本技术所述防撞定位装置组件包括第一定位碰珠、第二定位碰珠,所述第一、第二碰珠相互咬合,所述第一定位碰珠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车窗侧边中部,所述第二碰珠对应设置在所述车门上;所述第一定位碰珠包括底座,碰珠、弹簧、螺盖,所述底座上设置两段对称设置的碰珠安装座,两个碰珠安装座之间设有与第二定位碰珠配合的缺口,所述碰珠安装座内分别设置安装通孔,所述碰珠、弹簧、螺盖从缺口处依次向外布置,碰珠后部设置环形凸台,安装通孔的口沿处设置台阶,碰珠通过环形凸台与安装通孔内台阶配合限位,碰珠的球面伸出所述安装通孔;安装通孔连接螺盖的部分内侧壁设有与螺盖配合的内螺纹,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螺盖、碰珠后端抵触;所述底座两端部分别设置安装孔;所述第二定位碰珠为与缺口配合的T型件,所述T型件与两个碰珠配合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成弧形面。同理,对于定位碰珠,也可通过旋转螺盖来调整扣合力,使扣合力达到合适状态,定位碰珠的结构也比较紧凑,外形美观,对车门及翻转窗的整体视觉效果不会产生明显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图2的右视图;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阻尼铰连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图6的装配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第二碰珠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所示,本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包括车门1、车窗2,车窗2的下边缘与车门1上窗口的下边缘铰接,车窗2与车门1通过阻尼铰连4铰接,在车窗2以及下方的车门1上设置防撞定位装置3,防撞定位装置3的一个组件固定在车窗2的两个侧边边缘中部,防撞定位装置3的另一个组件固定在车门1上,与车窗2上的防撞定位装置3的组件配合。如图6、7所示,阻尼铰连4包括第一合页5、第二合页6,第一、第二合页5、6之间的轴孔间相互对合,在对合后的轴孔内设置两段锥套7,两段锥套7内穿置内六角螺栓8,在内六角螺栓8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螺盖9,在第一、第二合页5、6的轴孔内壁分别设置阻尼层10,锥套7与阻尼层10紧密贴合。阻尼层10为橡胶或尼龙制成。锥套7分别为T型套,内六角螺栓8的螺头、螺盖分别沉于锥套7的大直径套体内。如图8、9所示,防撞定位装置3组件包括第一定位碰珠11、第二定位碰珠12,第一、第二碰珠11、12相互咬合,第一定位碰珠12通过螺钉固定在车窗2侧边中部,第二碰珠12对应设置在车门1上;第一定位碰珠11包括底座13,碰珠14、弹簧15、螺盖16,底座13上设置两段对称设置的碰珠安装座17,两个碰珠安装座17之间设有与第二定位碰珠17配合的缺口,碰珠安装座17内分别设置安装通孔19,碰珠14、弹簧15、螺盖16从缺口处依次向外布置,碰珠14后部设置环形凸台18,安装通孔19的口沿处设置台阶20,碰珠14通过环形凸台18与安装通孔19内台阶20配合限位,碰珠14的球面伸出安装通孔19;安装通孔19连接螺盖16的部分内侧壁设有与螺盖配合的内螺纹21,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螺盖16、碰珠14后端抵触;底座13两端部分别设置安装孔22;第二定位碰珠12为与缺口配合的T型件,T型件与两个碰珠14配合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成弧形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包括车门、车窗,所述车窗的下边缘与所述车门上窗口的下边缘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与车门通过阻尼铰连铰接,在车窗以及下方的车门上设置防撞定位装置,所述防撞定位装置的一个组件固定在所述车窗的两个侧边边缘中部,所述防撞定位装置的另一个组件固定在所述车门上,与车窗上的防撞定位装置的组件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包括车门、车窗,所述车窗的下边缘与所述车门上窗口的下边缘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与车门通过阻尼铰连铰接,在车窗以及下方的车门上设置防撞定位装置,所述防撞定位装置的一个组件固定在所述车窗的两个侧边边缘中部,所述防撞定位装置的另一个组件固定在所述车门上,与车窗上的防撞定位装置的组件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铰连包括第一合页、第二合页,所述第一、第二合页之间的轴孔间相互对合,在对合后的轴孔内设置两段锥套,两段锥套内穿置内六角螺栓,在所述内六角螺栓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螺盖,在所述第一、第二合页的轴孔内壁分别设置阻尼层,所述锥套与所述阻尼层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为橡胶或尼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车窗的阻尼与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分别为T型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雪东赵迎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