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2080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4:36
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包括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系统;在设计中通过热管组件的一端与投影仪灯体内的发热元件相连,另外一端与外壳散热器相连的散热设计,在多个热管组件的作用下,使得各发热元件的热量均由与之相连的热管组件传导到了外壳散热器上,然后再同时使用防水风扇对外壳散热器进行吹风,从而达到了最佳的外壳散热效果;另外由于整个灯体外形采用了前盖壳体、外壳散热器、后盖壳体独特的三段式结构设计,加上防水胶圈的作用,使得整个投影仪灯做到了防水效果,从而让投影仪灯体内成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当鼓风机工作时,鼓风机向导风槽吹风,风经由对流孔后,会在前盖壳体、外壳散热器和后盖壳体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可循环的回路,达到一个空气对流的内循环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专业舞台灯具照明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投影仪目前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娱乐场所,但是暂时还未出现投影仪用在专业舞台灯具领域的,其原因是在于专业舞台灯具和投影仪在功能和表现效果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结构设计和控制协议上的巨大差异,同时绝大多数投影仪的主要应用场所均在室内,并不具备防水功能,即使有极个别的投影仪防水,其在散热设计上也是基于传统投影仪的结构上进行简单改进的,完全不适用于专业舞台灯具。在现有的投影仪基础上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同时结合灯具行业的设计理念,进行投影仪灯的研发时,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这种投影仪灯既具有传统投影仪的文档投影、图片和视频播放的功能,又能把这种投影仪灯当专业舞台灯具一样(可以多台并联,DMX512协议控制)在室内和户外均可使用,从而达到舞台灯具表现的效果,那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解决一种创新研发的防水投影仪灯(兼具传统投影仪和传统防水舞台灯具的功能)的散热问题。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包括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的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前盖壳体、前腔组件、外壳散热器、后腔组件、后盖壳体和防水胶圈;所述的前腔组件包括光机模组、控制线路板组件和多个热管组件;所述的光机模组包括LED光源模块、透镜模块和DMD芯片模块;所述的热管组件包括热管和垫块;所述的后腔组件包括防水风扇、中盖板、鼓风机、导风罩和开关电源;所述的外壳散热系统采用外壳整体散热方式,所述的内循环散热系统采取空气对流循环散热方式。进一步的,LED光源模块包括3个独立的LED光源组件。进一步的,3个独立的LED组件分别是R光源组件、G光源组件和B光源组件;所述的多个热管组件中的其中一个热管组件一端与R光源组件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紧贴;所述的多个热管组件中的其中一个热管组件一端与G光源组件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紧贴;所述的多个热管组件中的其中一个热管组件一端与B光源组件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紧贴。进一步的,多个热管组件中的其中一个热管组件一端与DMD芯片模块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紧贴。进一步的,多个热管组件中的其中一个热管组件一端与控制线路板组件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紧贴。进一步的,热管和垫块均为铜材质。进一步的,外壳散热器内有一个风扇槽,防水风扇位于外壳散热器的风扇槽内。进一步的,外壳散热器上有对流孔。进一步的,对流孔数量为2个。进一步的,导风罩一端与对流孔相连通,另一端与鼓风机相连通。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包括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系统;在设计中通过热管组件的一端与投影仪灯体内的发热元件相连,另外一端与外壳散热器相连的散热设计,在多个热管组件的作用下,使得各发热元件的热量均由与之相连的热管组件传导到了外壳散热器上,然后再同时使用防水风扇对外壳散热器进行吹风,从而达到了最佳的外壳散热效果;同时由于前盖壳体、外壳散热器、后盖壳体和防水胶圈独特的分段式结构设计,使得整个投影仪灯做到了防水效果,从而让投影仪灯体内成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而后腔组件中的鼓风机与导风罩一端相连,导风罩另一端连通着一个对流孔,当鼓风机工作时,在投影仪灯体内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里,前盖壳体内部的空气和后盖壳体内部的空气就会通过外壳散热器的2个对流孔形成一个空气对流的内循环,从而达到最佳内循环散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整灯散热系统分解图。图2为散热系统局部图。图3为散热系统局部分解图一。图4为散热系统局部分解图二。图5为前腔组件局部分解示意图。图6为后腔组件分解图。图7为热管组件4个实施例立体图和分解图。图8位散热器外壳实施例。图9为内循环路线剖视图。附图中图示标号说明:1-前盖壳体;2-前腔组件;21-光机模组;211-R光源组件;212-G光源组件;213-B光源组件;214-透镜模块;215-DMD芯片模块;22-控制线路板组件;23-热管组件;231-热管组件a;232-热管组件b;233-热管组件c;234-热管组件d;3-外壳散热器;31-对流孔;32-风扇槽;4-后腔组件;41-防水风扇;42-中盖板;43-鼓风机;44-导风罩;5-后盖壳体;60-防水垫圈a;61-防水垫圈b;62-防水垫圈c;70-热管a;71-垫块a;72-热管b;73-垫块b;74-热管c;75-垫块c;76-热管d;77-垫块d;78-热管;80-开关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1所示,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包括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系统,而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包括前盖壳体(1)、前腔组件(2)、外壳散热器(3)、后腔组件(4)和后盖壳体(5)、防水胶圈a(60)、防水胶圈b(61)和防水胶圈c(62)。前腔组件(2)固定在外壳散热器(3)上;防水胶圈a(60)安装在外壳散热器(3)正面的防水胶圈槽内,然后前盖壳体(1)与外壳散热器(3)固定安装;2个防水胶圈b(61)安装在外壳散热器(3)背面的2个对流孔(31)位置的防水胶圈槽内,然后后腔组件(4)固定安装在外壳散热器(3)上;防水胶圈c(62)安装在后腔组件(4)上,然后后盖壳体(5)与后腔组件(4)固定安装。如附图2-6所示,前腔组件(2)包括光机模组(21)、控制线路板组件(22)和多个热管组件(23);光机模组(21)包括LED光源模块、透镜模块(214)和DMD芯片模块(215);LED光源模块包括3个独立的LED光源组件,分别是R光源组件(211)、G光源组件(212)和B光源组件(213),三者处在不同的位置;热管组件a(231)一端与R光源组件(211)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3)紧贴;热管组件b(232)一端同时与G光源组件(212)和B光源组件(213)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3)紧贴;热管组件c(233)一端与DMD芯片模块(215)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3)紧贴;热管组件d(234)一端与控制线路板组件(22)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3)紧贴;当投影仪灯正常工作时,前腔组件中的各个发热元件(R光源组件、G光源组件、B光源组件、DMD芯片模块、控制线路板组件),它们所产生的热量会经各个热管组件分别传导到散热器外壳上,达到外壳散热的效果。后腔组件(4)包括防水风扇(41)、中盖板(42)、鼓风机(43)、导风罩(44)和开关电源(80);防水风扇(41)固定安装在中盖板(42)一面,而鼓风机(43)、导风罩(44)和开关电源(80)固定安装在中盖板(42)的另一面;外壳散热器(3)内有一个风扇槽(32),整个后腔组件(4)固定安装在外壳散热器(3)有风扇槽(32)的那一面上,防水风扇(41)位于外壳散热器(3)的风扇槽(3)内;当投影仪灯一开始工作时,防水风扇就会启动,对着散热器外壳进行吹风,使得热量更快的散热到外界的空气中,从而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外壳散热器上有对流孔,数量为2个,中盖板上也有2个相同的对流孔,当后腔组件(4)固定安装在外壳散热器上后,外壳散热器上的2个孔和中盖板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的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前盖壳体、前腔组件、外壳散热器、后腔组件、后盖壳体和防水胶圈;所述的前腔组件包括光机模组、控制线路板组件和多个热管组件;所述的光机模组包括LED光源模块、 透镜模块和DMD芯片模块;所述的热管组件包括热管和垫块;所述的后腔组件包括防水风扇、中盖板、鼓风机、导风罩和开关电源;所述的外壳散热系统采用外壳散热方式,所述的内循环散热系统采取空气对流循环散热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的外壳散热系统和内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前盖壳体、前腔组件、外壳散热器、后腔组件、后盖壳体和防水胶圈;所述的前腔组件包括光机模组、控制线路板组件和多个热管组件;所述的光机模组包括LED光源模块、透镜模块和DMD芯片模块;所述的热管组件包括热管和垫块;所述的后腔组件包括防水风扇、中盖板、鼓风机、导风罩和开关电源;所述的外壳散热系统采用外壳散热方式,所述的内循环散热系统采取空气对流循环散热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光源模块包括3个独立的LED光源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防水投影仪灯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个独立的LED组件分别是R光源组件、G光源组件和B光源组件;所述的多个热管组件中的其中一个热管组件一端与R光源组件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紧贴;所述的多个热管组件中的其中一个热管组件一端与G光源组件紧贴,另一端与外壳散热器紧贴;所述的多个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法卿谢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森灯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