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利芬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72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包括顶杆、支杆和外杆,所述顶杆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底端安置有橡胶垫,所述顶杆的下方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右侧安装有加强筋,所述支杆的外部覆盖有防腐涂料,所述支杆的下方连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有固定螺丝,且安装板的下方贴合有底杆,所述外杆的右侧设置有伸缩缝,所述外杆的左侧安装有止动螺丝,所述伸缩缝的右侧设置有内杆,且内杆的下方连接有凸块,所述固定块的下方右侧固定有固定杆,所述防腐涂料的表面设置有螺纹。该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结构稳定,不会轻易发生抖动,抗震性能好,且与混凝土的浇注结合牢固。

An aseismic frame for high-rise build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eismic frame for high-rise buildings, including a jack rod, a support rod and an external ro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jack rod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ad. The lower part of the jack rod is welded with a fixing block,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x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bar. The exterio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rod is covered with anti-corrosi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damping spring,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damping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plate, the surface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xed screw,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affixed with a bottom rod. A telescopic joint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outer rod, and a stop screw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outer rod,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telescopic joint. An inner rod is provided, and a convex block is connec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ner rod, and a fixed rod is fixed at the lower right side of the fixed block, and a thread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anticorrosive coating. The aseismic frame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stable, not easy to shake, has good aseismic performance, and is firmly combined with the pouring of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层建筑
,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非单层民用建筑世界各城市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无不致力于提高城市建筑的层数,实践证明,高层建筑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高层建筑可利用建筑内部的竖向和横向交通缩短部门之间的联系距离,使人口集中,从而提高效率,其次,高层建筑可以大幅度缩小大面积建筑用地,节约土地资源,抗震框架是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零件。然而现有的抗震框架结构不够稳定,容易产生抖动,导致建筑容易发生抖动,对内部居民的生活体验造成影响,抗震性能较差,受到震动后容易倾倒,存在安全上的隐患,且框架与混凝土的浇注结合不够牢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稳定,不会轻易发生抖动,抗震性能好,且与混凝土的浇注结合牢固的抗震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抗震框架结构不够稳定,容易产生抖动,导致建筑容易发生抖动,对内部居民的生活体验造成影响,抗震性能较差,受到震动后容易倾倒,存在安全上的隐患,且框架与混凝土的浇注结合不够牢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包括顶杆、支杆和外杆,所述顶杆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底端安置有橡胶垫,所述顶杆的下方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右侧安装有加强筋,所述支杆的外部覆盖有防腐涂料,且支杆位于固定块的左侧,所述支杆的下方连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有固定螺丝,且安装板的下方贴合有底杆,所述外杆的右侧设置有伸缩缝,且外杆位于底杆的下方,所述外杆的左侧安装有止动螺丝,所述伸缩缝的右侧设置有内杆,且内杆的下方连接有凸块,所述固定块的下方固定有固定杆,所述防腐涂料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优选的,所述支杆通过加强筋与顶杆构成三角形结构,且支杆之间通过顶杆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支杆通过减震弹簧与底杆构成弹性结构,且减震弹簧通过安装板和固定螺丝与底板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杆通过固定杆和固定块与顶杆相连接,且固定杆为倒“V”字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杆分别与顶杆和底杆相垂直,且支杆与防腐涂料之间表面贴合,并且支杆通过螺纹构成粗糙表面结构。优选的,所述内杆通过伸缩缝与外杆构成伸缩结构,且外杆和内杆均与止动螺丝垂直,并且内杆与凸块之间冲压成型,而且凹块与凹槽之间尺寸相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结构稳定,不会轻易发生抖动,抗震性能好,且与混凝土的浇注结合牢固,其中加强筋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提升了顶杆与支杆之间的稳定性,同时提升了该框架的抗震性能,从而使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得到了提升,使建筑受到承受范围内的震动后不会发生倾倒,从而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且固定杆进一步的提升了该框架的抗震性能,从而使建筑物可以承受更大幅度的震动,减震弹簧提供了缓冲减震的作用,进一步的提升了该框架的稳定性,使该框架不会轻易的发生抖动,从而提升了建筑内居住的居民生活体验,内杆可以在伸缩缝内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对凸块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使该框架可以对应不同高度的建筑物进行高度上的微调,止动螺丝对内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凸块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凸块和凹槽可以将多个框架进行连接,使施工更加简单,从而缩短了施工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螺纹可以提升支杆表面的摩擦力,使支杆与混凝土咬合在一起,使其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会产生抽动的现象,从而使混凝土与该框架之间的浇注结合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杆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杆,2、凹槽,3、橡胶垫,4、固定块,5、加强筋,6、支杆,7、防腐涂料,8、减震弹簧,9、安装板,10、固定螺丝,11、底杆,12、凸块,13、固定杆,14、螺纹,15、外杆,16、伸缩缝,17、止动螺丝,18、内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包括顶杆1、支杆6和外杆15,顶杆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凹槽2,且凹槽2的内部底端安置有橡胶垫3,顶杆1的下方焊接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的右侧安装有加强筋5,支杆6的外部覆盖有防腐涂料7,且支杆6位于固定块4的左侧,支杆6通过加强筋5与顶杆1构成三角形结构,且支杆6之间通过顶杆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加强筋5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提升了顶杆1与支杆6之间的稳定性,同时提升了该框架的抗震性能,从而使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得到了提升,使建筑受到承受范围内的震动后不会发生倾倒,从而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支杆6的下方连接有减震弹簧8,且减震弹簧8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9,安装板9的表面固定有固定螺丝10,且安装板9的下方贴合有底杆11,支杆6通过减震弹簧8与底杆11构成弹性结构,且减震弹簧8通过安装板9和固定螺丝10与底板11螺纹连接,减震弹簧8提供了缓冲减震的作用,进一步的提升了该框架的稳定性,使该框架不会轻易的发生抖动,从而提升了建筑内居住的居民生活体验,外杆15的右侧设置有伸缩缝16,且外杆15位于底杆11的下方,外杆15的左侧安装有止动螺丝17,伸缩缝16的右侧设置有内杆18,且内杆18的下方连接有凸块12,内杆18通过伸缩缝16与外杆15构成伸缩结构,且外杆15和内杆18均与止动螺丝17相垂直,并且内杆18与凸块12之间冲压成型,而且凹块12与凹槽2之间尺寸相吻合,内杆18可以在伸缩缝16内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对凸块12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使该框架可以对应不同高度的建筑物进行高度上的微调,止动螺丝17对内杆18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凸块12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凸块12和凹槽2可以将多个框架进行连接,使施工更加简单,从而缩短了施工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固定块4的下方固定有固定杆13,底杆11通过固定杆13和固定块4与顶杆1相连接,且固定杆13为倒“V”字结构,固定杆13进一步的提升了该框架的抗震性能,从而使建筑物可以承受更大幅度的震动,防腐涂料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14,支杆6分别与顶杆1和底杆11垂直,且支杆6与防腐涂料7之间表面贴合,并且支杆6通过螺纹14构成粗糙表面结构,螺纹14可以提升支杆6表面的摩擦力,使支杆6与混凝土咬合在一起,使其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会产生抽动的现象,从而使混凝土与该框架之间的浇注结合更加牢固。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抗震框架首先将框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内杆18在伸缩缝16内部的移动,带动凸块12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对框架的高度进行调节,将框架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通过转动止动螺丝17对凸块12的位置进行固定,再将防腐涂料7涂抹在支杆6的表面,再根据需要建筑的高度将复数的框架进行连接,通过凸块12和凹槽2可以将多个框架进行连接,使施工更加简单,从而缩短了施工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包括顶杆(1)、支杆(6)和外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凹槽(2),且凹槽(2)的内部底端安置有橡胶垫(3),所述顶杆(1)的下方焊接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的右侧安装有加强筋(5),所述支杆(6)的外部覆盖有防腐涂料(7),且支杆(6)位于固定块(4)的左侧,所述支杆(6)的下方连接有减震弹簧(8),且减震弹簧(8)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表面固定有固定螺丝(10),且安装板(9)的下方贴合有底杆(11),所述外杆(15)的右侧设置有伸缩缝(16),且外杆(15)位于底杆(11)的下方,所述外杆(15)的左侧安装有止动螺丝(17),所述伸缩缝(16)的右侧设置有内杆(18),且内杆(18)的下方连接有凸块(12),所述固定块(4)的下方固定有固定杆(13),所述防腐涂料(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包括顶杆(1)、支杆(6)和外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凹槽(2),且凹槽(2)的内部底端安置有橡胶垫(3),所述顶杆(1)的下方焊接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的右侧安装有加强筋(5),所述支杆(6)的外部覆盖有防腐涂料(7),且支杆(6)位于固定块(4)的左侧,所述支杆(6)的下方连接有减震弹簧(8),且减震弹簧(8)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表面固定有固定螺丝(10),且安装板(9)的下方贴合有底杆(11),所述外杆(15)的右侧设置有伸缩缝(16),且外杆(15)位于底杆(11)的下方,所述外杆(15)的左侧安装有止动螺丝(17),所述伸缩缝(16)的右侧设置有内杆(18),且内杆(18)的下方连接有凸块(12),所述固定块(4)的下方固定有固定杆(13),所述防腐涂料(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6)通过加强筋(5)与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利芬
申请(专利权)人:钟利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