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678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包括有把手及连接杆,所述的把手与连接杆形成L形,所述的把手的外表面上设有可对把手进行缓冲的保护机构,该保护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个弹簧及缓冲块,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有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的弹簧设于凹槽内,所述的缓冲块一端通过开口置于凹槽内与弹簧连接,另一端凸出于把手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把手进行保护,在把手遭到撞击时可对把手进行缓冲的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

A door handle with protectiv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or component, in particular to a door handle with a protective mechanism.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mechanism which can buffer the handle.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includes at least one spring and a buffer block.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groove, and the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One end of the buffer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g through the opening in the groove,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truded from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or handle with a protective mechanism which can protect the handle and buffer the handle when the handle is h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
技术介绍
门把手包括有把手及连接杆,连接杆与门体上的锁连接,连接杆与把手形成L形,当门在打开时用力较大,或在打开的状态,被风吹过时,门会撞击在墙壁上,由于把手凸出于门体的表面,因此,通常是把手撞击在墙壁上,长时间下来,造成把手的损坏或把手的松脱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把手进行保护,在把手遭到撞击时可对把手进行缓冲的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包括有把手及连接杆,所述的把手与连接杆形成L形,所述的把手的外表面上设有可对把手进行缓冲的保护机构,该保护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个弹簧及缓冲块,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有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的弹簧设于凹槽内,所述的缓冲块一端通过开口置于凹槽内与弹簧连接,另一端凸出于把手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的凹槽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促使凹槽与开口形成限位台阶,所述的缓冲块处于凹槽内一端的两侧设有限位凸块,该限位凸块可沿着凹槽两侧的侧壁滑动并可与限位台阶抵触限位。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块处于凹槽外的一端上设有保护层。优选的,所述的保护层为软体橡胶层,该软体橡胶层通过粘胶粘合于缓冲块上。优选的,所述的凹槽底部设有弹簧座,缓冲块处于凹槽内的一端上设有弹簧凹槽,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弹簧座连接,另一端置于弹簧凹槽内与缓冲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弹簧为三组,三组弹簧均布于凹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门把手撞在墙壁上时,由于在门把手的表面设置了缓冲块,因此缓冲块会撞击在墙壁上,由于缓冲块与门把手之间设置了弹簧,因此,弹簧会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门把手受到的撞击力,对门把手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门把手因撞击导致松脱晃动,而缓冲块的表面还设置了橡胶层,橡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体并为软体材质,对缓冲块起到保护作用,整体结构简单,门把手不易松脱晃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把手处于正常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把手被撞击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包括有把手1及连接杆2,所述的把手1与连接杆2形成L形,所述的把手1的外表面上设有可对把手进行缓冲的保护机构3,该保护机构3包括有至少一个弹簧31及缓冲块32,所述把手1的外表面设有具有开口33的凹槽34,所述的弹簧31设于凹槽34内,所述的缓冲块32一端通过开口33置于凹槽34内与弹簧31连接,另一端凸出于把手1外表面。在上述方案中,当门把手撞在墙壁上时,由于在门把手的表面设置了缓冲块32,因此缓冲块32会撞击在墙壁上,由于缓冲块32与把手1之间设置了弹簧31,因此,弹簧31会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门把手受到的撞击力,对门把手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门把手因撞击导致松脱晃动,所述的凹槽34的直径大于开口33的直径促使凹槽34与开口33形成限位台阶4,所述的缓冲块32处于凹槽34内一端的两侧设有限位凸块41,该限位凸块41可沿着凹槽34两侧的侧壁滑动并可与限位台阶4抵触限位。缓冲块32的大小与开口33大小适配,限位凸块41凸出于缓冲块32两侧,当缓冲块32受到撞击时,限位凸块41可沿着凹槽34两侧侧壁朝向凹槽34底部滑动,弹簧31被压缩,缓冲块32不受力时,弹簧31回弹,限位凸块41朝向开口33方向滑动,抵触到限位台阶4时,停止滑动,限位台阶4贴合限位凸块41,对缓冲块32形成限位,防止缓冲块32从开口33脱落。所述的缓冲块32处于凹槽34外的一端上设有保护层5。缓冲块32为与门把手一样的材质,可为不锈钢或铜等金属材质,保护层5设置后,对缓冲块32表面形成保护,防止缓冲块32表面被划伤。所述的保护层5为软体橡胶层,该软体橡胶层通过粘胶粘合于缓冲块上,软体橡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且为软体材质,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然,软体橡胶层也可以卡设在缓冲块上,在缓冲上外表面设置开口槽,在软体橡胶层卡入开口槽内,这样设置,如果软体橡胶层出现损坏,方便更换。所述的凹槽34底部设有弹簧座6,缓冲块32处于凹槽34内的一端上设有弹簧凹槽61,所述的弹簧31一端与弹簧座6连接,另一端置于弹簧凹槽61内与缓冲块32抵触连接。弹簧31焊接在弹簧座6上或套设在弹簧座6上,这样设置,弹簧31不易脱落。所述的弹簧31为三组,三组弹簧均布于凹槽内。三组弹簧就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当然,可根据门把手的大小设置,较小的门把手,可以设置较少的弹簧。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本技术,任何运用本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包括有把手及连接杆,所述的把手与连接杆形成L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的外表面上设有可对把手进行缓冲的保护机构,该保护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个弹簧及缓冲块,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有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的弹簧设于凹槽内,所述的缓冲块一端通过开口置于凹槽内与弹簧连接,另一端凸出于把手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包括有把手及连接杆,所述的把手与连接杆形成L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的外表面上设有可对把手进行缓冲的保护机构,该保护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个弹簧及缓冲块,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有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的弹簧设于凹槽内,所述的缓冲块一端通过开口置于凹槽内与弹簧连接,另一端凸出于把手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保护机构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促使凹槽与开口形成限位台阶,所述的缓冲块处于凹槽内一端的两侧设有限位凸块,该限位凸块可沿着凹槽两侧的侧壁滑动并可与限位台阶抵触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曙源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