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24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包括收线架、支撑架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转轴,且两个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第二锁紧件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均匀安装有收线架,所述支撑架之间底座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延伸至一侧支撑架的外部并通过皮带轮机构与一侧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收线架、支撑架和底座,电机一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警报器,便于感应绕线轴上收纳的纺线与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距离,便于收线量达到所需收线量时,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完成收线。

A spinning wire take-up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 alar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alarming spinning take-up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ke-up frame, a support frame and a base.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re equipped with a support frame,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connecting shaft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two first rotating shafts through a second locking member, and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uniformly install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 motor is mounted a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top of the base between the support frames,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mounted with a reducer, the output end of the reducer is mounted with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one side support frame and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one sid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rough a belt pulley mechanism. By installing a receiving frame, a supporting frame and a base, and an alarm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on one side of the moto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yarn collected on the induction winding shaft and the infrared distance measuring sensor is convenient, and the alarm sends out an alarm when the receiving amount reaches the required receiving amount, so as to remind the staff to complete the rece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挤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
技术介绍
纺线是中国传统耕织社会的主要生产项目,纺线时先要将棉花拿到弹匠那里将棉花弹成蓬松如火腿肠粗细长短的棉条,将棉条放在纺线人的左手方,右手摇车左手握棉条往外均匀的拉,周而复始的进行操作,而纺线在收纳时需要用到收线器将纺线收集在一起,但是现有的收线器多为手工摇动收线,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同时收线过程中无法确定收线量,也中无法随意根据需求调节收线量,降低了收线器的实用性,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包括收线架、支撑架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皆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板,且伸缩杆上靠近底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锁紧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底座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固定架,且两个固定架之间固定有定向轴,所述底座顶部另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转轴,且两个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第二锁紧件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均匀安装有收线架,收线架上均匀安装有收线杆,收线杆上均设有滑槽,且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滑槽之间均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中央位置处均安装有绕线轴,连接杆的两端均延伸至两个收线杆的外侧并安装有固定件,所述支撑架之间底座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导线与一侧支撑架上安装的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延伸至一侧支撑架的外部并通过皮带轮机构与一侧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且电机一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警报器,警报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槽与连接杆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绕线轴中央位置处的直径小于两端。优选的,所述夹板上均设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件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两个第一转轴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通过设置有收线架、支撑架和底座,支撑架之间底座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通过第二转轴一端安装的皮带轮机构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便于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第二转轴旋转进行收线,减少了人工操作,增加了工作效率,收线杆上均设有滑槽,且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滑槽之间均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中央位置处均安装有绕线轴,连接杆的两端均延伸至两个收线杆的外侧并安装有固定件,便于通过固定件调节连接杆在两个收线杆之间的距离,便于装置调节收线量,便于装置满足不同收线需求的操作,为使用者带来便利,本专利技术电机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且电机一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警报器,便于感应绕线轴上收纳的纺线与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距离,便于检测绕线轴上的收线量,便于收线量达到所需收线量时,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完成收线,满足不同收线量需求的收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中:1-收线架;2-第一转轴;3-皮带轮机构;4-支撑架;5-警报器;6-第二转轴;7-收线杆;8-滑槽;9-绕线轴;10-连接杆;11-固定件;12-底座;13-橡胶垫;14-夹板;15-伸缩杆;16-定向轴;17-固定架;18-固定块;19-控制面板;20-电机;21-红外测距传感器;22-减速器;23-第一锁紧件;24-第二锁紧件;25-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包括收线架1、支撑架4和底座12,底座12的两侧皆安装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远离底座12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板14,夹板14上均设有橡胶垫,便于增加夹板14夹紧时的弹性张力,便于装置的夹紧固定,且伸缩杆15上靠近底座1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锁紧件23,底座12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13,底座12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固定架17,且两个固定架17之间固定有定向轴16,底座12顶部另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转轴2,且两个第一转轴2之间通过第二锁紧件24安装有连接轴25,第二锁紧件24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两个第一转轴2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便于两个第一转轴2通过第二锁紧件24固定连接轴25,便于连接轴25的安装拆卸,便于装置的使用,连接轴25上均匀安装有收线架1,收线架1上均匀安装有收线杆7,收线杆7上均设有滑槽8,且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滑槽8之间均安装有连接杆10,滑槽8与连接杆10相互配合,便于调节连接杆10在滑槽8内的距离,便于装置调节收线量,便于装置的使用,连接杆10的中央位置处均安装有绕线轴9,绕线轴9中央位置处的直径小于两端,便于装置均匀收线,便于装置的使用,连接杆10的两端均延伸至两个收线杆7的外侧并安装有固定件11,支撑架4之间底座12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电机20,电机20的型号可为Y315M-2电机,电机20通过导线与一侧支撑架4上安装的控制面板19电连接,电机20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器22,减速器22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9电连接,减速器2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转轴6,且第二转轴6延伸至一侧支撑架4的外部并通过皮带轮机构3与一侧第一转轴2固定连接,电机20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21,红外测距传感器21的型号可为GP2Y0E03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21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19电性连接,且电机20一侧底座12的顶部安装有警报器5,警报器5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9电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调节伸缩杆15的使用距离,使得两个夹板14将底座12固定在所需位置并通过第一锁紧件23锁紧固定,通过第二锁紧件24将连接轴25固定在两个第一转轴2之间,然后接通外接电源,通过控制面板19设定好红外测距传感器21所需测量的距离,接着通过固定件11调节连接杆10在收线杆7上滑槽8内的距离,使得装置确定收线量,再将所需收线的纺线绕过定向轴16固定在一根绕线轴9上,最后通过控制面板19打开电机20,使得电机20经过减速器22减速后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通过第二转轴6上的皮带轮机构3带动第一转轴2转动,使得两个第一转轴2之间安装的连接轴25转动,使得收线架1转动,将纺线均匀缠绕在绕线轴9上即可,当绕线轴9上缠绕的纺线达到所设定的收线量时,红外测距传感器21将感应到纺线达到收线量设定距离的信号传输给控制面板19,使得控制面板19控制警报器5发出警报并控制电机20停止运行,提醒使用者收线完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包括收线架(1)、支撑架(4)和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两侧皆安装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远离底座(12)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板(14),且伸缩杆(15)上靠近底座(1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锁紧件(23),所述底座(12)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13),底座(12)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固定架(17),且两个固定架(17)之间固定有定向轴(16),所述底座(12)顶部另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转轴(2),且两个第一转轴(2)之间通过第二锁紧件(24)安装有连接轴(25),所述连接轴(25)上均匀安装有收线架(1),收线架(1)上均匀安装有收线杆(7),收线杆(7)上均设有滑槽(8),且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滑槽(8)之间均安装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中央位置处均安装有绕线轴(9),连接杆(10)的两端均延伸至两个收线杆(7)的外侧并安装有固定件(11),所述支撑架(4)之间底座(12)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电机(20),电机(20)通过导线与一侧支撑架(4)上安装的控制面板(19)电连接,所述电机(20)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器(22),减速器(22)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9)电连接,减速器(2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转轴(6),且第二转轴(6)延伸至一侧支撑架(4)的外部并通过皮带轮机构(3)与一侧第一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0)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21),红外测距传感器(21)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19)电性连接,且电机(20)一侧底座(12)的顶部安装有警报器(5),警报器(5)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9)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报警的纺线收线器,包括收线架(1)、支撑架(4)和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两侧皆安装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远离底座(12)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板(14),且伸缩杆(15)上靠近底座(1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锁紧件(23),所述底座(12)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13),底座(12)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固定架(17),且两个固定架(17)之间固定有定向轴(16),所述底座(12)顶部另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转轴(2),且两个第一转轴(2)之间通过第二锁紧件(24)安装有连接轴(25),所述连接轴(25)上均匀安装有收线架(1),收线架(1)上均匀安装有收线杆(7),收线杆(7)上均设有滑槽(8),且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滑槽(8)之间均安装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中央位置处均安装有绕线轴(9),连接杆(10)的两端均延伸至两个收线杆(7)的外侧并安装有固定件(11),所述支撑架(4)之间底座(12)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电机(20),电机(20)通过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学东夏子昂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县鑫宏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