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87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包括底盘、撒料箱和储料箱,底盘的中央嵌设有撒料箱,撒料箱的顶端贯通连接连接管,撒料箱的下方设有撒料板,撒料板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固定杆和若干出料管,撒料板的左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撒料孔,撒料板的右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架杆,支架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风车,底盘的顶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储料箱,储料箱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料管,底盘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行走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风车,在行走时,风车转动,使得撒料板附近的气流变成螺旋气流,吹动撒料孔内出来的修复材料,使得修复材料沿着固定的方向撒施,从而大幅提高修复材料的撒施质量。

A soil pollution remediation material spreading device based on blow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raying equipment for soil pollution remediation materials based on the spraying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 spraying box and a storage box. A spraying box is embedd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hassis, a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at the top of the spraying box, a spraying boar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praying box, and a plurality of fixed rods and a plurality of outlet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praying board. The left end of the sprinkler plate is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prinkler holes, the right end of the sprinkler plate is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upport rods,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rotated to connect the windmill, the top edge of the chassis is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upport rods, the top of the support rod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storage tank, and the top of the storage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pipe through. A number of walking wheel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ssis, and the windmill rotates when it is running, so that the airflow near the spreader plate becomes a spiral airflow, and the repair material is blown out of the spreader hole, so that the repair material is sprayed along a fixed direction,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spraying quality of the repai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撒施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
技术介绍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因其类型和性质的不同而主要有固定、挥发、降解、流散和淋溶等不同去向。重金属离子,主要是能使土壤无机和有机胶体发生稳定吸附的离子,包括与氧化物专性吸附和与胡敏素紧密结合的离子,以及土壤溶液化学平衡中产生的难溶性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等,将大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而难以排除;虽然一些化学反应能缓和其毒害作用,但仍是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威胁。化学农药的归宿,主要是通过气态挥发、化学降解、光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而最终从土壤中消失,其挥发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溶解度和蒸气压,以及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结构状况。例如,大部分除草剂均能发生光化学降解,一部分农药(有机磷等)能在土壤中产生化学降解;使用的农药多为有机化合物,故也可产生生物降解。即土壤微生物在以农药中的碳素作能源的同时,就已破坏了农药的化学结构,导致脱烃、脱卤、水解和芳环烃基化等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使农药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都可随地面径流或土壤侵蚀而部分流失,引起污染物的扩散;作物收获物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也会向外环境转移,即通过食物链进入家畜和人体等。施入土壤中过剩的氮肥,在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分别形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铵、氮气。前两者易于淋溶而污染地下水,后两者易于挥发而造成氮素损失并污染大气。土壤污染后需要进行修复,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土壤修复材料被研制出来,那么如何将修复材料均匀的撒施在土壤中,需要有一些辅助的设备,例如撒施机等,由于土壤修复材料的粒径较小,现有的撒施机构不能完全满足土壤修复的要求,经常出现撒施不均匀,部分撒施不到,使得土壤修复效果大幅降低,难以满足现代土壤治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包括底盘、撒料箱和储料箱,底盘的中央嵌设有撒料箱,撒料箱贯通底盘的上下端面,撒料箱的顶端贯通连接连接管,撒料箱的下方设有撒料板,撒料板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固定杆和若干出料管,撒料板的左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撒料孔,固定杆设在出料管的左侧,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撒料箱的底端,出料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撒料板的底端,出料管内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一端贯通连接撒料孔,出料孔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撒料箱,撒料板的右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架杆,支架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风车,撒料箱的内腔底壁设有与出料孔相配合的第一导流斗,撒料箱的内腔设有与第一导流斗相配合的搅动辊,搅动辊是圆柱形结构,搅动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撒料箱上,搅动辊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搅动叶,底盘的顶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储料箱,储料箱设在撒料箱的上方,连接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储料箱的底端,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储料箱的内腔底壁设有与连接管相配合的第二导流斗,储料箱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料管,底盘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行走轮。进一步的,出料管与撒料孔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进一步的,支架杆与撒料孔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进一步的,支撑杆的顶端面高度高于撒料箱的顶端面高度。进一步的,加料管的顶端套设有密封盖。进一步的,底盘的一侧端固定连接牵引杆,牵引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牵引环。进一步的,底盘的底端均匀的设有四个行走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风车,使得在行走时,风车转动,使得撒料板附近的气流变成螺旋气流,吹动撒料孔内出来的修复材料,使得修复材料沿着固定的方向撒施,从而大幅提高修复材料的撒施质量;通过设置搅动辊,能有效的防止修复材料堵塞出料孔,保证修复材料的正常撒施,防止出现撒施断层,提高撒施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的撒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的搅动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撒料箱,3-连接管,4-控制阀,5-第一导流斗,6-撒料板,7-撒料孔,8-固定杆,9-出料管,10-出料孔,11-支架杆,12-风车,13-搅动辊,14-转轴,15-搅动叶,16-支撑杆,17-储料箱,18-第二导流斗,19-加料管,20-密封盖,21-行走轮,22-牵引杆,23-牵引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撒料箱(2)和储料箱(17),底盘(1)的中央嵌设有撒料箱(2),撒料箱(2)贯通底盘(1)的上下端面,撒料箱(2)的顶端贯通连接连接管(3),撒料箱(2)的下方设有撒料板(6),撒料板(6)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固定杆(8)和若干出料管(9),撒料板(6)的左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撒料孔(7),固定杆(8)设在出料管(9)的左侧,固定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撒料箱(2)的底端,出料管(9)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撒料板(6)的底端,出料管(9)内设有出料孔(10),出料孔(10)的一端贯通连接撒料孔(7),出料孔(10)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撒料箱(2),撒料板(6)的右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架杆(11),支架杆(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风车(12),撒料箱(2)的内腔底壁设有与出料孔(10)相配合的第一导流斗(5),撒料箱(2)的内腔设有与第一导流斗(5)相配合的搅动辊(13),搅动辊(13)是圆柱形结构,搅动辊(13)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在撒料箱(2)上,搅动辊(13)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搅动叶(15),底盘(1)的顶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储料箱(17),储料箱(17)设在撒料箱(2)的上方,连接管(3)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储料箱(17)的底端,连接管(3)上设有控制阀(4),储料箱(17)的内腔底壁设有与连接管(3)相配合的第二导流斗(18),储料箱(17)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料管(19),底盘(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行走轮(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吹撒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撒料箱(2)和储料箱(17),底盘(1)的中央嵌设有撒料箱(2),撒料箱(2)贯通底盘(1)的上下端面,撒料箱(2)的顶端贯通连接连接管(3),撒料箱(2)的下方设有撒料板(6),撒料板(6)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固定杆(8)和若干出料管(9),撒料板(6)的左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撒料孔(7),固定杆(8)设在出料管(9)的左侧,固定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撒料箱(2)的底端,出料管(9)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撒料板(6)的底端,出料管(9)内设有出料孔(10),出料孔(10)的一端贯通连接撒料孔(7),出料孔(10)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撒料箱(2),撒料板(6)的右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架杆(11),支架杆(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风车(12),撒料箱(2)的内腔底壁设有与出料孔(10)相配合的第一导流斗(5),撒料箱(2)的内腔设有与第一导流斗(5)相配合的搅动辊(13),搅动辊(13)是圆柱形结构,搅动辊(13)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在撒料箱(2)上,搅动辊(13)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搅动叶(15),底盘(1)的顶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储料箱(17),储料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秋伟
申请(专利权)人:共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