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0658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2:36
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包括主机,主机内设有充放气装置,充放气装置与气囊压迫带连接、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气囊压迫带定时、定压充放气;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充气管、放气管及主管,充气管、放气管及主管构成Y型结构;其中,充气管上设有气泵、进气电磁阀,放气管上设有出气电磁阀、喷气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通过机电控制气囊压迫带自动完成肢体远端缺血数分钟后恢复血流数分钟,达到肢体缺血预处理的效果,方便临床应用。

An automatic filling device for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An automatic inflating device for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cludes a main engin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and deflating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lloon compressing belt, and is controlled by a controller to inflate and deflate the balloon compressing belt at a fixed time and pressure; the charging and deflating device includes an inflating tube, an exhausting tube and a main pipe, an inflating tube, an exhausting tube and a main structure. The air pump and the air inlet solenoid valve are arranged on the inflatable pipe, and the air outlet solenoid valve and the air jet cylinder are arranged on the air outle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inflatable device for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which automatically completes several minutes of distal limb ischemia and restores blood flow after several minutes by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 of air bag compression belt, thus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and facilitat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的自动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冠心病、脑梗死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溶栓、机械取栓、支架植入等方法快速恢复缺血组织血供,挽救濒死的细胞。然而,缺血组织快速恢复血流后可引起组织损伤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在恢复组织血供前,对肢体进行缺血3-5分钟,再通3-5分钟,如此进行3-6个循环,可有效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试验中常用的是橡胶管,其受力面积小,容易造成组织、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同时需要人为操作,无法在时间上进行精细化管理,应用于临床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能够对肢体远端缺血与再通的自动化、精细化控制,减少组织、血管和神经的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包括主机,主机内设有充放气装置,充放气装置与气囊压迫带连接、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气囊压迫带定时、定压充放气;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充气管、放气管及主管,充气管、放气管及主管构成Y型结构;其中,充气管上设有气泵、进气电磁阀,放气管上设有出气电磁阀、喷气筒。所述气囊压迫带充气、放气按3-5min依次循环进行。所述气囊压迫带在工作状态时为前后开口的圆台形。所述气囊压迫带由外层布套和内层橡胶气囊构成,其中橡胶气囊靠近肢体内侧竖直均布有多个凸起,凸起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主管上设有压力表。本技术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通过在肢体上绑扎气囊压迫带,并定时完成肢体血流的阻断与再通,这样可有效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充放气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控制原理方块图。图4为本技术中气囊压迫带的示意图。图中:主机1,充放气装置2,气囊压迫带3,充气管4,放气管5,主管6,气泵7,进气电磁阀8,出气电磁阀9,喷气筒10,压力表11,布套12,橡胶气囊1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包括主机1,主机1上表面设有调节按钮,包括充气时间调节按钮、压力大小调节按钮及循环次数调节按钮,相应位置设有显示屏。在主机1内设有充放气装置2和控制处理模块,充放气装置2与气囊压迫带3连接、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气囊压迫带3定时、定压充放气。具体地,所述充放气装置2包括充气管4、放气管5及主管6,充气管4、放气管5及主管6构成Y型结构;其中,充气管4上设有气泵7、进气电磁阀8,放气管5上设有出气电磁阀9、喷气筒10。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或者脑梗死的患者时,脱去上肢或者下肢衣物,擦干皮肤表面的汗液,肢体外展,将气囊压迫带3捆扎于肢体根部,松紧适宜。然后控制器控制气泵7运行,进气电磁阀8打开,进气时间继电器也运行,气囊压迫带3充气,当压力表11到设定压力,进气电磁阀8关闭,同时气泵7停止运行,进气时间继电器继续通电,进气时间继电器延迟动作,5分钟后进气时间继电器动作,出气继电器通电,出气电磁阀9打开,同时出气时间继电器通电,进气时间继电器失电,气囊释放气体,出气时间继电器延时工作,5分钟之后,出气时间继电器动作,出气继电器失电,出气电磁阀关闭,进气继电器、进气电磁阀和出气时间继电器再次得电,如此反复工作将循环次数调为3次(计数次数由设置在控制器内的计数模块来实现,并通过外部设置的计数调节按钮来设定),按下开始充气键,即可完成肢体血流的阻断(5min)与再通(5min),完成三个循环共耗时30min,可与其他操作同时进行。另外,为了有效检查漏气现象,在控制电路中设有报警器,当在保压状态下出现较大的压力波动时,即表现为漏气,此时报警器开始报警,提醒医护人员注意。所述气囊压迫带3在工作状态时为前后开口的圆台形。符合人体四肢近端粗远端细的结构特点,避免了传统矩形袖带近端紧远端松引起的压力不均匀,导致效果不理想甚至损伤神经和软组织。所述气囊压迫带3由外层布套12和内层橡胶气囊13构成,其中橡胶气囊靠近肢体内侧竖直均布有多个凸起,凸起之间相互连通。橡胶气囊具有密闭性,外层布套具有舒适性,可减少皮肤及软组织损伤。而凸起单独压在血管上,可增大压强,提高压紧有效率。气囊压迫带可设置为不同的宽度和长度,以满足不同人群及不同部位的需要,包括上肢、下肢,成年人、儿童等不同规格的需要。该设备中用电部分通过插头与外接电源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主机(1)内设有充放气装置(2),充放气装置(2)与气囊压迫带(3)连接、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气囊压迫带(3)定时、定压充放气;所述充放气装置(2)包括充气管(4)、放气管(5)及主管(6),充气管(4)、放气管(5)及主管(6)构成Y型结构;其中,充气管(4)上设有气泵(7)、进气电磁阀(8),放气管(5)上设有出气电磁阀(9)、喷气筒(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主机(1)内设有充放气装置(2),充放气装置(2)与气囊压迫带(3)连接、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气囊压迫带(3)定时、定压充放气;所述充放气装置(2)包括充气管(4)、放气管(5)及主管(6),充气管(4)、放气管(5)及主管(6)构成Y型结构;其中,充气管(4)上设有气泵(7)、进气电磁阀(8),放气管(5)上设有出气电磁阀(9)、喷气筒(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缺血预处理自动充气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杨俊杨简王辉波黄纬凌李奇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