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引擎电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58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引擎电蒸箱,包括外壳、内胆及箱门,内胆顶面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形成安装腔,内胆底部设有内置蒸汽发生装置,安装腔内设有水箱、可控硅控制电路板、外置蒸汽发生装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及散热系统,水箱通过第一水泵与管路连通外置蒸汽发生装置,内胆的左、右、后三个壁面上均设有蒸汽入口,外置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各蒸汽入口相连,内置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第二水泵与管路连通外置蒸汽发生装置,外壳上设有控制显示面板,控制显示面板、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均与可控硅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引擎蒸汽发生装置,以多维度蒸汽通入方式提高升温能力,并采用可控硅控制,实现了电能与蒸汽的完美搭配。

A double engine electric stea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engine electric steam box,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inner tank and a box door. The space betwee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inner tank and the outer shell forms an installation chamber. A built-in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tank, and the installat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tank, a silicon controlled circuit board, an external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a first water pump, a second water pump and a loose body. In a thermal system, the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through a first pump and a pipeline, and steam inlets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right and rear walls of the inner tank, and the external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each steam inlet through a pipeline, and the internal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through a second pump and a pipeline. A control display panel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and the control display panel, the first pump and the second pump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CR control circuit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double-engine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improves the heating capacity by means of multi-dimensional steam inflow, and adopts a silicon controlled device to realize the perfect matching of electric energy and st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引擎电蒸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引擎电蒸箱。
技术介绍
电蒸箱是利用水加热产生蒸汽,再利用蒸汽对食物加热的一种烹饪装置。但是现有的电蒸箱多为单蒸汽发生装置的电蒸箱。例如,申请公布号:CN105231808A,申请公布日:2016.01.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蒸箱,其包括电蒸箱壳体、前面板、拉门、内胆、泄压机构、发热机构、挂架、托盘以及接水盒;其中,所述前面板安装于电蒸箱壳体的前端;所述拉门枢接于电蒸箱壳体上,其顶端能上下翻转;所述内胆安装于电蒸箱壳体内;所述泄压机构安装于内胆顶部;所述发热机构设置在内胆的外表面;所述挂架对称安装于内胆内的左右两侧;所述托盘水平搁置于挂架上;所述接水盒安装于前面板的下部。该电蒸箱中的蒸汽发生装置位于电蒸箱内胆的底部,为单一的内置式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由下往上直至充满整个电蒸箱的内胆,单一的内置式蒸汽发生器功率小,产生的蒸汽升温能力差,且易造成内胆内的温度不均匀,加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电蒸箱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引擎电蒸箱,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双引擎蒸汽发生装置,能实现蒸汽多方位通入及快速均匀到位,升温能力好,箱内温度均匀,并采用可控硅控制,能实现电能与蒸汽的完美搭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双引擎电蒸箱,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内胆及箱门,所述内胆顶面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内置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固定于内胆顶面的水箱、可控硅控制电路板、外置蒸汽发生装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及散热系统,所述水箱通过第一水泵与管路连通外置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内胆的左、右、后三个壁面上均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外置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内胆左、右、后三个壁面上的蒸汽入口相连,所述内置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第二水泵与管路连通外置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外壳上设有控制显示面板,所述控制显示面板、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均与可控硅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本技术针对现有电蒸箱的缺陷,对电蒸箱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创造性地采用双引擎蒸汽发生装置,即采用内置蒸汽发生装置和外置蒸汽发生装置,并采用多维度蒸汽通入方式以实现蒸汽多方位通入及快速均匀到位,提高了升温能力,本技术中还在控制方面采用可控硅控制,实现了电能与蒸汽的完美搭配。作为优选,所述外置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固定于内胆顶面的固定座、外置加热盘、上盖、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一过热保护器,所述外置加热盘固定于固定座上,外置加热盘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内置蒸汽发生装置相连,上盖上设有进水口、左出蒸汽口、右出蒸汽口及后出蒸汽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水泵连接水箱,所述左出蒸汽口、右出蒸汽口及后出蒸汽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内胆左、右、后三面上的蒸汽入口相连,所述上盖密封设置于外置加热盘顶部,所述外置加热盘与第一过热保护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外置加热盘下方与外置加热盘接触,第一温度传感器、外置加热盘与可控硅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本技术的外置蒸汽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向内胆内左、右、后各方向输送的蒸汽,外置加热盘通过位于底部的加热管对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通过可控硅控制电路板可以设定第一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使得第一水泵进行间歇性地抽水,避免干烧;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外置加热盘的温度,随着外置加热盘内水由冷水到煮沸的过程,第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会升高直至稳定状态;若外置加热盘内出现干烧情况时,第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会急剧变化,此信号为外置加热盘无水,该信号反馈给可控硅控制电路板,可控硅控制电路板控制第一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抽至外置加热盘中避免外置加热盘干烧;第一过热保护器连接于外置加热盘的电路上用于保护外置加热盘,避免因电流过大而造成外置加热盘过热;左出蒸汽口、右出蒸汽口及后出蒸汽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内胆左、右、后三面上的蒸汽入口相连,能实现蒸汽多方位通入及快速均匀到位,升温能力好,且使箱内温度更为均匀,提高加热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外置加热盘的上端边缘及上盖的边缘均向外弯折形成连接翻边,外置加热盘与上盖上的连接翻边之间设有密封圈。外置加热盘与上盖上的连接翻边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效果好,且便于维修。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右支架均包括纵向支撑板及横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及横向支撑板构成“L”形结构,纵向支撑板及横向支撑之间的外转折处设有加强筋,所述纵向支撑板的顶部边缘外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外置加热盘上的连接翻边固定连接。固定座用于固定外置加热盘以提高外置加热盘的稳定性,且固定座之间的空间便于各种线路与管道的通过,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作为优选,所述纵向支撑板的顶部边缘外侧间隔设有二块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边角设为圆角。作为优选,所述纵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及安装板为同质一体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内置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内置加热盘、第二温度传感器及第二过热保护器,所述内置加热盘与内胆底面固定连接,内置加热盘通过管路与第二水泵连接外置加热盘底部的出水口,内置加热盘的开口与内胆相连通,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内置加热盘下方与内置加热盘接触,第二温度传感器、内置加热盘与可控硅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过热保护器与内置加热盘电连接。内置加热盘通过管路与第二水泵连接外置加热盘底部的出水口,该设计目的有两个:一是可以缩短管路长度,二是内置加热盘中的水从外置加热盘中泵入,温度较高,产生蒸汽更为迅速,有利于提高蒸箱升温能力;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内置加热盘的温度,内置加热盘内的水处于煮沸状态时,温度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均为稳定状态;若内置加热盘内出现干烧情况时,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会急剧变化,此信号为内置加热盘无水,该信号反馈给可控硅控制电路板,可控硅控制电路板控制第二水泵将外置加热盘中的水抽至内置加热盘中避免内置加热盘干烧;第二过热保护器连接于内置加热盘的电路上用于保护内置加热盘,避免因电流过大而造成内置加热盘过热。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底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回流凹槽,内置加热盘设于所述回流凹槽内,回流凹槽与内胆底面之间斜面过渡。回流凹槽便于内胆中蒸汽凝结的水重新汇集回流至内置加热盘收集利用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设有百叶窗孔。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冷却风机、排风罩及设于外壳上的出气孔,所述冷却风机位于排风罩的进气口一侧,所述排风罩的出气口朝向出气孔。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对电蒸箱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创造性地采用双引擎蒸汽发生装置(采用内置蒸汽发生装置和外置蒸汽发生装置),通过多维度蒸汽通入方式以实现蒸汽多方位通入及快速均匀到位,提高了电蒸箱的升温能力;(2)采用可控硅控制,实现了电能与蒸汽的完美搭配,提高使用安全性与稳定性;(3)内置加热盘通过管路与第二水泵连接外置加热盘底部的出水口,一是可以缩短管路长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及结构紧凑度,二是内置加热盘中的水从外置加热盘中泵入,温度较高,产生蒸汽更为迅速,有利于提高蒸箱升温能力;(4)内胆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回流凹槽,内置加热盘设于所述回流凹槽内,回流凹槽与内胆底面之间斜面过渡,便于内胆中蒸汽凝结的水重新汇集回流至内置加热盘收集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引擎电蒸箱,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内的内胆(3)及箱门(4),所述内胆顶面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形成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内置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固定于内胆顶面的水箱(5)、可控硅控制电路板(6)、外置蒸汽发生装置、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8)及散热系统,所述水箱通过第一水泵与管路连通外置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内胆的左、右、后三个壁面上均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外置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内胆左、右、后三个壁面上的蒸汽入口相连,所述内置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第二水泵与管路连通外置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外壳上设有控制显示面板(9),所述控制显示面板、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均与可控硅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引擎电蒸箱,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内的内胆(3)及箱门(4),所述内胆顶面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形成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内置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固定于内胆顶面的水箱(5)、可控硅控制电路板(6)、外置蒸汽发生装置、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8)及散热系统,所述水箱通过第一水泵与管路连通外置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内胆的左、右、后三个壁面上均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外置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内胆左、右、后三个壁面上的蒸汽入口相连,所述内置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第二水泵与管路连通外置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外壳上设有控制显示面板(9),所述控制显示面板、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均与可控硅控制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引擎电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固定于内胆顶面的固定座、外置加热盘(10)、上盖(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及第一过热保护器(13),所述外置加热盘固定于固定座上,外置加热盘底部设有出水口(14),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内置蒸汽发生装置相连,上盖上设有进水口(15)、左出蒸汽口(16)、右出蒸汽口(17)及后出蒸汽口(18),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水泵连接水箱,所述左出蒸汽口、右出蒸汽口及后出蒸汽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内胆左、右、后三面上的蒸汽入口相连,所述上盖密封设置于外置加热盘顶部,所述外置加热盘与第一过热保护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外置加热盘下方与外置加热盘接触,第一温度传感器、外置加热盘与可控硅控制电路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引擎电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加热盘的上端边缘及上盖的边缘均向外弯折形成连接翻边(19),外置加热盘与上盖上的连接翻边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冰海李中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