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99213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可调支架,所述可调支架包括水平定位板、以及于水平定位板一侧用以支撑所述水平定位板并能调节所述水平定位板呈水平的调节杆;棱镜,所述棱镜固定在所述水平定位板上且靠近调节杆的一侧;能够架设在上层楼板开设的测量孔处,体积小,方便架设、携带,从而在进行多层楼标高时,较为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多层、超高层建筑中,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对建筑进行标高竖向传递。现有的标高抄测方法,一种是通过使用钢尺进行测量,在测量时,在楼层外侧由地面向上拉钢尺,进行测量,当楼层较高时,钢尺重量较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室外常常会有障碍物阻隔,故而,这种抄测方法正在被取代。另外一种标高抄测方法,是通过使用全站仪,将全站仪防止在地面上,建筑物的上一侧设置有水平的棱镜,全站仪上发出的红外线型号照射在棱镜上,从而计算标高。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较为便捷在进行检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建筑施工中,建筑物的外表会搭建脚手架等,从而使得建筑物外侧存在障碍物,当距离建筑物过远时,上方的棱镜又不方便进行固定,从而使用存在障碍。现有的可参考的公告号为CN20645964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标高抄测装置及抄测体系,其技术要点包括设置在上层楼板上的标高抄测装置、设置在标高抄测装置上的棱镜以及设置在下层楼板上的全站仪;所述上层楼板上垂直棱镜的镜头位置对应设有测量孔;所述全站仪位于棱镜的镜头的正下方、并通过测量孔向棱镜读数;标高抄测装置包括操作平台以及间隔设置在操作平台上支撑架;所述操作平台包括长条状的平台面以及设置在平台面底面的支腿,操作平台与支撑架可调连接;所述支撑架为三个,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承托架和平行承托架设置在操作平台一侧的定位架。这种检测方法,在楼板上开设有测量孔,通过在上层楼板上架操作平台,在平台上设置承托架,在承托架上设置棱镜,然后进行标高竖向传递,通过在室内进行测量,较为容易、安全;但是,这种标高抄测装置,体积较大,调节水平不方便,且当需要移动楼层时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能够架设在上层楼板开设的测量孔处,体积小,方便架设、携带,从而在进行多层楼标高时,较为便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包括可调支架,所述可调支架包括水平定位板、以及于水平定位板一侧用以支撑所述水平定位板并能调节所述水平定位板呈水平的调节杆;棱镜,所述棱镜固定在所述水平定位板上且靠近调节杆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可调支架,在使用时,将可调支架设置在测量孔处,通过水平定位板进行支撑棱镜,通过调节杆调节水平定位板的水平程度,然后进行测量标高,该结构简单,占地面积较小,在对多个楼层进标高测量时,较为实用。较佳的,所述水平定位板上且水平间隔固定有三根加长杆,所述调节杆设置在加长杆远离水平定位板的一端;所述棱镜位于三根调节杆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加长杆,可以减小水平定位板的面积,从而,在整体上减小测量装置的重量,从而,携带、使用,较为方便。较佳的,所述调节杆于水平定位板靠近棱镜一侧的长度调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调节杆沿水平定位板长度方向一侧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得水平定位板呈水平状态。较佳的,所述水平定位板上开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杆穿过调节螺孔且螺纹连接在调节螺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调节杆螺纹连接在水平定位板上,通过上下旋转调节杆,改变水平定位板的水平程度。较佳的,所述调节杆包括固定在水平定位板上的调节套筒、以及插接在调节套筒内的支撑杆,所述调节套筒上螺纹连接有锁定旋钮,所述锁定旋钮能穿过调节套筒的侧壁抵接在支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调节套筒、以及设置的支撑杆,通过将支撑杆沿调节套筒内滑动,改变调节杆的整体长度,并通过设置的锁定旋钮进行固定。较佳的,所述水平定位板于远离棱镜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临时标高基准点,所述临时标高基准点远离水平定位板的一端为半球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临时标高基准点,在测量时,可以放置塔尺,与塔尺下端点接触,从而减小了因塔尺端部不平造成的操作误差。较佳的,所述水平定位板上固定有水准气泡,所述水准气泡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水准气泡相互垂直,一个水准水泡与其中两根所述调节杆的连接线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水准气泡可以较为方便的对水平定位板进行调平,同时,通过设置的两个,首先调节一个水准气泡水平,然后调节另一个水平,使得水平定位板呈水平状态。较佳的,所述调节杆远离水平定位板的一端设置呈尖端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调节杆的下端设置呈尖端状,调节杆在支撑水平定位板时,可与地面之间点接触,从而,避免了由于地面不平对上水平定位板调平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可调支架,在使用时,将可调支架设置在测量孔处,通过水平定位板进行吊装棱镜,通过调节杆调节水平定位板的水平程度,然后进行标高竖向传递,该结构简单,占地面积较小,在对多个楼层进标高测量时,携带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中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三中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四中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可调支架;11、水平定位板;111、调节螺孔;112、临时标高基准点;113、加长杆;12、调节杆;121、旋转手纽;122、调节套筒;123、支撑杆;124、锁定旋钮;13、水准气泡;2、棱镜;3、全站仪;31、塔尺;32、水准尺;33、水准仪;4、上层楼板;41、测量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设置的可调支架1、以及设置在可调支架1上的棱镜2,在进行标高时,将可调支架1放置在楼板上开设的测量孔处,通过全站仪进行测量。可调支架1包括用于固定悬挂棱镜2的水平定位板11、以及于水平定位板11一侧用于支撑水平定位板11的调节杆12,其中,棱镜2吊装在水平定位板11的居中位置,调节杆12能够调节水平定位板11的高度,从而使得水平定位板11呈水平状态,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杆12调节水平定位板11使其呈水平状,然后进行测量标高。其中,调节杆12设置为三根,且三根呈等边三角形,均匀设置在靠近棱镜2一侧的四周,从而能够较为稳定的支撑水平定位板11,同时,在使用调节杆12进行调节水平定位板11水平时,由于只使用三根调节杆12,调节时,较为容易调平,同时,水平定位板11较为稳定。进一步的,调节杆12可进行调节,即于水平定位板11靠近棱镜2一侧的长度可进行调节,在水平定位板11上开设有调节螺孔111,调节杆12穿过调节螺孔111且与调节螺孔111螺纹连接,从而,通过旋转调节杆12,可以改变调节杆12于水平定位板11下方的位置,通过改变三根调节杆12的长度,从而对水平定位板11进行调节水平。为了方便使用,在调节杆12的上端即在水平定位板11远离棱镜2一侧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旋转手纽121,从而方便旋转调节杆12。较为优选的,在水平定位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调支架(1),所述可调支架(1)包括水平定位板(11)、以及于水平定位板(11)一侧用以支撑所述水平定位板(11)并能调节所述水平定位板(11)呈水平的调节杆(12);棱镜(2),所述棱镜(2)固定在所述水平定位板(11)上且靠近调节杆(12)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调支架(1),所述可调支架(1)包括水平定位板(11)、以及于水平定位板(11)一侧用以支撑所述水平定位板(11)并能调节所述水平定位板(11)呈水平的调节杆(12);棱镜(2),所述棱镜(2)固定在所述水平定位板(11)上且靠近调节杆(1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定位板(11)上且水平间隔固定有三根加长杆(113),所述调节杆(12)设置在加长杆(113)远离水平定位板(11)的一端;所述棱镜(2)位于三根调节杆(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杆(12)于水平定位板(11)靠近棱镜(2)一侧的长度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高竖向传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定位板(11)上开设有调节螺孔(111),所述调节杆(12)穿过调节螺孔(111)且螺纹连接在调节螺孔(111)内。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彦玉徐伟孟宪磊苏中帅夏宝东刘昌武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