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能饮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包括叠式水箱,所述的叠式水箱内设置盘管换热器,本太能饮水装置还包括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所述的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设置在支架上,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通过管路与盘管换热器相连接。优点在于:采用全玻璃真空管开口倒置向下,当管内空气压力过高时,全玻璃真空管会向上有微小移动,由于缓冲密封圈采用锥形,微小移动时空气会少量溢出减小气压,起到缓冲压力的效果,当空气压力不足以推动全玻璃真空管向上移动时管口仍旧有良好的密封,有效保证了换热效率,同时避免了炸管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太能饮水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太阳能热水器常采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开口向上或者横向插入水箱,通过静止导热方式对冷水实施加热,这两种集热器的共同缺点是长期以来真空管内的水没有与外界循环而成为沉积老水,极易产生军团菌、水垢以及沉积物而不可饮用;该集热方式的另一个缺点是,一旦一支真空管爆裂,极易造成大范围的漏水,甚至整个太阳能系统瘫痪。在现有技术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U型管间接加热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并组成了如图2所示的太阳能饮水装置。这种集热装置采用真空管5内放置U型管4,每支U型管4的两个管口有序接在流道管2和3,并有外壳1做防护。工作时,U型管内流动的水通过真空管内的空气热运动进行二次间接换热,借助水泵7的驱动循环对水箱8内的水依次加热增温。这种集热器的优点是:有效克服了炸管漏水问题,并可以通过动力循环实现热量的远距离输送,有效抑制军团菌的生成,满足饮用水要求。缺点:一是较大面积安装使用时,几百支甚至几千只U型管需要焊接在流道管上,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质量难以保证,当模块尺寸交大时,运输困难,不适合大面积安装使用。二是所有真空管开口向上,当真空管内的温度处于中高温状态,这时真空管内的空气6在热涨力作用下,向上穿透密封而流失,造成管内空气稀薄,使得热效率下降。若采取严格密封,强大的空气膨胀力会造成真空管炸裂。三是太阳能不足时,电热管9需要对大量的水箱容水实施加热,耗电量大,不适合24小时连续快速供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式水箱,所述的叠式水箱内设置盘管换热器,本太能饮水装置还包括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所述的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设置在支架上,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通过管路与盘管换热器相连接。在上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中,所述的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包括全玻璃真空管、吸热排管和缓冲密封圈,所述的吸热排管穿入全玻璃真空管的内腔,全玻璃真空管的开口倒置向下,且全玻璃真空管的开口处设置缓冲密封圈,吸热排管穿出缓冲密封圈。在上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中,所述的全玻璃真空管设置在框架上,所述的框架安装在金属端箱上。在上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中,所述的缓冲密封圈为耐高温柔性材料制成的锥形柱体,沿轴向开有两个直径为9mm-11mm圆孔,两孔中心距离为18mm至28mm,并且两个圆孔之间有截开平面。在上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中,相邻的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之间通过短管相连接形成串流支路,串流支路的进水口与分流管相连接,串流支路的出水口与汇流管相连接。在上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中,所述的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端与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盘管换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与盘管换热器的出水口相连接。在上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中,所述的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手动阀,所述的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水泵。在上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中,所述的叠式水箱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上部换热箱和恒温箱,上部换热箱和恒温箱相连通,所述的盘管换热器设置在上部换热箱内,所述的盘管换热器的进水口与高温进水管相连接,盘管换热器的出水口与低温管连通器相连接,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冷水补水管,恒温箱上设有穿出外壳的放水口。在上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中,所述的上部换热箱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恒温箱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恒温箱内设有电热管。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的优点在于:第一,采用全玻璃真空管开口倒置向下,当管内空气压力过高时,全玻璃真空管会向上有微小移动,由于缓冲密封圈采用锥形,微小移动时空气会少量溢出减小气压,起到缓冲压力的效果,当空气压力不足以推动全玻璃真空管向上移动时管口仍旧有良好的密封,有效保证了换热效率,同时避免了炸管事故。第二,制作工艺简单,有效降低了二次间接加热太阳能集热模块的成本,提高了集热效率,适合于大规模安装使用太阳能饮水装置,能够连续输出高品质的饮用水,减少电耗,运行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二次换热太阳能集热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基于二次换热太阳能饮水器的基本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循环系统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太阳能组合方阵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真空管倒置排管模块组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缓冲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缓冲密封圈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排管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连通器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连通器的侧视图。图11是本技术叠式水箱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流道管2和3、U型管4、真空管5、水泵7、水箱8、空气6、电热管9、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第一管路11、第一手动阀12、盘管换热器13、第二手动阀14、水泵15、第二管路16、支架17、连通器18、过滤器19、电磁阀20、叠式水箱21、电加热管22、防尘圈23、缓冲密封圈24、全玻璃真空管25、吸热排管26、尾盒27、框架28、金属端箱29、保温板30、分流管31、汇流管32、短管33、外壳34、第二温度传感器35、恒温箱36、第一温度传感器37、高温进水管38、冷水补水管39、上盖40、排气帽41、上部换热箱42、水位传感器43、放水口44、排污管45、支架46、保温层47、金属扁圆管48、金属圆管49、金属U型管50、过渡段51、金属槽型盒52、金属端盖53、封头5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3-11所示,本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包括支架17、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组成的太阳能集热方阵、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6、水泵15、第一手动阀12和第二手动阀14、过滤器19、电磁阀20、叠式水箱21、盘管换热器13、连通器18、电加热管22等有序组装而成。叠式水箱21内设置盘管换热器13,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设置在支架17上,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通过管路与盘管换热器13相连接。安装时,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组成的太阳能集热方阵安装在支架17上,太阳能集热方阵的低温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16依此连接水泵15、第二手动阀14,并与叠式水箱21内的连通器18与盘管换热器13低温口连接,太阳能集热方阵的高温出水口通过管路11依此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式水箱(21),所述的叠式水箱(21)内设置盘管换热器(13),本太能饮水装置还包括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所述的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设置在支架(17)上,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通过管路与盘管换热器(1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式水箱(21),所述的叠式水箱(21)内设置盘管换热器(13),本太能饮水装置还包括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所述的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设置在支架(17)上,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通过管路与盘管换热器(1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包括全玻璃真空管(25)、吸热排管(26)和缓冲密封圈(24),所述的吸热排管(26)穿入全玻璃真空管(25)的内腔,全玻璃真空管(25)的开口倒置向下,且全玻璃真空管(25)的开口处设置缓冲密封圈(24),吸热排管(26)穿出缓冲密封圈(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玻璃真空管(25)设置在框架(28)上,所述的框架(28)安装在金属端箱(2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密封圈(24)为耐高温柔性材料制成的锥形柱体,沿轴向开有两个直径为9mm-11mm圆孔,两孔中心距离为18mm至28mm,并且两个圆孔之间有截开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管倒置间接加热叠箱式太阳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全玻璃真空管倒置模块(10)之间通过短管(33)相连接形成串流支路,串流支路的进水口与分流管(31)相连接,串流支路的出水口与汇流管(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承,张庆奎,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强胜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