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序的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的化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序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作为高效储能元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医疗器械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化成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化成时在负极表面形成一层钝化层,即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SEI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循环寿命、稳定性、自放电性、安全性等电化学性能。化成是锂离子电池的第一次充放电过程,如公布号为CN10668442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先采用0.01C-0.05C的电流对软包锂离子电池进行小电流预充电,至截止电压3.0V;再采用0.1C-1.0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截止电压3.6V;然后采用0.5C-3.0C电流恒流恒压充电,至截止电压4.2V,截止电流0.01C-1.0C。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工序多种多样,充电电流、加温加压方式等参数的选择也增加了化成工序的复杂性。如何评价不同化成工序的优劣,从而使电池厂商快速筛选合适的化成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电池完成化成工序后,检测电压为U1;然后对电池进行老化处理,老化处理后检测电压为U2,记录首次压降ΔU1=U1‑U2;2)对步骤1)老化处理后的电池进行循环试验,检测电压为U3,然后对分容后的电池进行老化处理,老化处理后检测电压为U4,记录二次压降ΔU2=U3‑U4;3)计算首次压降与二次压降的差值ΔU=ΔU1‑ΔU2,比较不同化成工序的ΔU值,如ΔU≤0,说明化成工序没有达到活化效果;如ΔU>0,说明化成工序达到活化效果,且ΔU值越大,说明该化成工序的化成效果越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电池完成化成工序后,检测电压为U1;然后对电池进行老化处理,老化处理后检测电压为U2,记录首次压降ΔU1=U1-U2;2)对步骤1)老化处理后的电池进行循环试验,检测电压为U3,然后对分容后的电池进行老化处理,老化处理后检测电压为U4,记录二次压降ΔU2=U3-U4;3)计算首次压降与二次压降的差值ΔU=ΔU1-ΔU2,比较不同化成工序的ΔU值,如ΔU≤0,说明化成工序没有达到活化效果;如ΔU>0,说明化成工序达到活化效果,且ΔU值越大,说明该化成工序的化成效果越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火晓勇,孙姣姣,刘红涛,董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