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73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灯,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有一太阳能电池板,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光源,这样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光源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从而光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壳体或直接散发到外界中,相比较传统技术上的光源仅通过铝基板散热,本技术方案不仅散热效果均匀良好,而且对光源和壳体内部元器件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性能良好,工艺简便,用户体验感好,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灯
本技术属于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灯。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太阳能灯上的光源基本上都是内置于壳体内,这样光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基本上都是依靠铝基板散发出去,由于铝基板容易沉积灰尘,同时铝基板上通常会设置有一绝缘层,从而导致散热效果不好,久而久之,对于壳体内的光源以及其它元器件会产生一定的损伤,用户体验感差,不利于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性能好、工艺简便的太阳能灯。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灯,包括:壳体;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壳体相连;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槽体,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槽体内,且所述槽体内还设置有一将所述光源罩接在其内的透光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板为扩散板。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二者的柔性连接件。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一弹片。优选地,所述弹片包括一外轮廓呈U形的安装部,所述壳体与太阳能电池板嵌装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的一侧部设置有一向外弧形拱起的安装位,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位相匹配的突起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片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巩固其强度的加强筋。在本实用中,所述加强筋的数量设置为两条,且两条加强筋相互平行的分布于所述安装部的底部以及自底部延伸至所述安装部远离安装位的侧部。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一用于固定壳体的安装基座。再进一步,所述安装基座包括一成型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凹陷位,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连接有一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凹陷位,且所述第一凹陷位与第二凹陷位之间形成一安装容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有一太阳能电池板,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光源,这样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光源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从而光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壳体或直接散发到外界中,相比较传统技术上的光源仅通过铝基板散热,本技术方案不仅散热效果均匀良好,而且对光源和壳体内部元器件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性能良好,工艺简便,用户体验感好,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一种太阳能灯,包括一壳体10,在壳体上10连接有一太阳能电池板20,在壳体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光源30,这样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光源30设置在壳体10的外表面,从而光源10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壳体10或直接散发到外界中,相比较传统技术上的光源仅通过铝基板散热,本技术方案不仅散热效果均匀良好,而且对光源30和壳体10内部元器件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性能良好,工艺简便,用户体验感好,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优选地,在壳体10上设置有一槽体11,所述光源30位于槽体11内,且在槽体11内还设置有一将光源30罩接在其内的透光板12,在这里,透光板1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槽体11内,本技术方案并不限制透光板12的固定方式,只要以基本类似的技术手段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这里进一步,透光板12为扩散板,扩散板可以用来打散光线,让光均匀分布,也用来防止眩光。优选地,在太阳能电池板20与壳体10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二者的柔性连接件40,这样本技术方案通过柔性连接件40连接固定太阳能电池板20与壳体10,不仅结构上更加简单,性能好,同时安装步骤少,相比较传统技术采用打螺丝的方式固定太阳能电池板20与壳体10,不仅不容易对太阳能电池板20与壳体10表面造成损伤,而且结构上也更加稳定,从而降低了厂家的生产成本,用户体验感好,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该柔性连接件40为一弹片,在这里,该弹片包括一外轮廓呈U形的安装部41,并把壳体10与太阳能电池板20嵌装在安装部41的开口槽内,在安装部41的一侧部设置有一向外弧形拱起的安装位42,再在壳体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位42相匹配的突起部13,这样本技术方案通过突起部13与安装位42的配合使得壳体10与太阳能电池板20的连接更加紧固,不易产生松动。再进一步,在弹片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巩固其强度的加强筋43,且所述弹片和加强筋43为一体式成型结构,进一步,把加强筋43的数量设置为两条,本技术并不限制加强筋43的数量,也可以设定为一条或三条,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不同数量的加强筋43,且两条加强筋43相互平行的分布于安装部41的底部以及自底部延伸至所述安装部41远离安装位42的侧部,这样本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不仅增强了弹片的强度和刚性,而且在不加大弹片壁厚的条件下,节约材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可克服弹片因壁厚差别带来的应力不均所造成的弹片歪扭变形。优选地,在壳体10上还连接有一用于固定壳体10的安装基座50,进一步,该安装基座50包括一成型于壳体10上的第一安装座51,在第一安装座51上设置有第一凹陷位511,该第一安装座51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第二安装座52,在第二安装座52上设置有第二凹陷位521,且所述第一凹陷位511与第二凹陷位521之间形成一安装容腔。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太阳能电池板(2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与所述壳体(10)相连;光源(30),所述光源(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太阳能电池板(2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与所述壳体(10)相连;光源(30),所述光源(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一槽体(11),所述光源(30)位于所述槽体(11)内,且所述槽体(11)内还设置有一将所述光源(30)罩接在其内的透光板(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12)为扩散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与所述壳体(10)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二者的柔性连接件(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40)为一弹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一外轮廓呈U形的安装部(41),所述壳体(10)与太阳能电池板(20)嵌装于所述安装部(41)内,所述安装部(41)的一侧部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普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