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式节水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47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差式节水水龙头。包括水龙头出水口、水龙头壳体、红外感应器、指示灯、声音传感器、温差发电片、电控装置、蓄电池、放大升压模块、电磁阀,水龙头出水口入水端与水龙头壳体出水端相连,第一红外感应器安装于水龙头出水口侧表面,第二红外感应器安装于水龙头壳体表面,指示灯安装于水龙头壳体表面,声音传感器安装于水龙头壳体内壁,温差发电片嵌入在水龙头壳体侧面;水龙头壳体下部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与红外感应器、指示灯、声音传感器、蓄电池、电磁阀连接,温差发电片与放大升压模块连接,放大升压模块与蓄电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无需额外供电前提下,可实现多模式智能感应供水,节水的同时满足不同情况用水需求。

Thermoelectric water saving ta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ater-saving tap. Including tap outlet, faucet housing, infrared sensor, indicator lamp, sound sensor, thermoelectric film,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battery, amplification boost module, electromagnetic valve, the water inlet out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faucet housing are connected, the first infrared sensor is install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faucet. Two infrared sensors are moun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aucet housing, indicating lights are moun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aucet housing, sound sensors are moun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aucet housing, and thermoelectric sheets are embedded on the side of the faucet hous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faucet housing is equipped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and infrared sensors, indicating lights, sound sensors and storage. The battery and the solenoid valve are connected,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ing she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mplifying and boosting module, and the amplifying and boosting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batter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multi-mode intelligent inductive water supply without additional power supply, and can save water while satisfying the water demand of different situ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差式节水水龙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水水龙头,具体是一种温差式节水水龙头。
技术介绍
水龙头自诞生以来问题就总是源源不断,非自动的水龙头需要人为开闭,所以常有人为因素导致的漏水情况发生,同时阀门的容易损坏也会导致水资源和金属材料的严重浪费;而自动水龙头的缺点则是不能按需供水、使用不便以及需要额外供电,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用时不出的现象。1821年Seebeck发现塞贝克效应以来,国外对温差发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47年,第一台温差发电器问世效率综述仅为1.5%,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温差发电机成功用于航天飞机、军事和远洋探索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差式节水水龙头,可以在无需额外供电的前提下,利用水管内外温差自发电,实现多模式感应供水,在节水的同时满足不同情况的用水需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差式节水水龙头,包括水龙头出水口、水龙头壳体、红外感应器、指示灯、声音传感器、温差发电片、电控装置、蓄电池、放大升压模块、电磁阀,水龙头出水口入水端与水龙头壳体出水端相连,第一红外感应器安装于水龙头出水口侧表面,第二红外感应器安装于水龙头壳体表面,指示灯安装于水龙头壳体表面,声音传感器安装于水龙头壳体内壁,温差发电片嵌入在水龙头壳体侧面;水龙头壳体下部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与第一红外感应器、第二红外感应器、指示灯、声音传感器、蓄电池、电磁阀连接,温差发电片与放大升压模块连接,放大升压模块与蓄电池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无需额外供电的前提下,基于塞贝克效应利用水管内外温差自发电,实现多模式智能感应供水,在节水的同时满足不同情况的用水需求;同时设有漏水自检报警系统,提醒使用者及时检修,减少了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采用感应出水,没有二次接触感染,干净卫生;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易于推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优选方案是:所述水龙头出水口包括轴、垫片、垫圈、泡沫滤网、上端固定环、扇形遮挡片、扇形花洒片、下端固定环、内置隔水环、旋转外壳,扇形遮挡片通过轴与多个扇形花洒片相连,扇形遮挡片与最上层扇形花洒片之间通过键连动;多个扇形花洒片之间通过键连动,最下层的一个扇形花洒片固定在下端固定环上,其余扇形花洒片下级随上级转动,并可以绕轴沿下端固定环的内壁轨道旋转;泡沫滤网通过轴与扇形遮挡片上部相连,泡沫滤网通过垫圈固定在上端固定环上;旋转外壳套于内置隔水环外部,旋转外壳内壁与扇形遮挡片连接,扇形遮挡片随旋转外壳旋转;下端固定环上端与上端固定环下端连接,下端固定环套在内置隔水环内部。所述放大升压模块的输出电压为12V。所述温差发电片包括温差发电片热端、温差发电片冷端,温差发电片冷端位于水龙头壳体内部,温差发电片热端位于水龙头壳体外部。所述内置隔水环外壁嵌有多个第一电片。所述旋转外壳内壁嵌有第二电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图5为水龙头出水口的上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水龙头出水口的下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水龙头出水口的仰视图;图8为水龙头出水口的爆炸图;图9为内置隔水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内置隔水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内置隔水环的侧视图;图12为旋转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上端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扇形花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扇形遮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内置隔水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龙头出水口;2-水龙头壳体;3-第一红外感应器;4-指示灯;5-声音传感器;6-温差发电片;7-第二红外感应器;1.1-轴;1.2-垫片;1.3-垫圈;1.4-泡沫滤网;1.5-上端固定环;1.6-扇形遮挡片;1.7-扇形花洒片;1.8-下端固定环;1.9-内置隔水环;1.10-旋转外壳;6.1-温差发电片热端;6.2-温差发电片冷端;1.9.1-第一电片;1.10.1-第二电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至图4,一种温差式节水水龙头,由水龙头出水口1、水龙头壳体2、第一红外感应器3、第二红外感应器7、指示灯4、声音传感器5、温差发电片6、电控装置、蓄电池、放大升压模块、电磁阀构成,水龙头出水口1入水端与水龙头壳体2出水端相连,第一红外感应器3安装于水龙头出水口1侧表面,第二红外感应器7安装于水龙头壳体2表面,指示灯4安装于水龙头壳体2表面,声音传感器5安装于水龙头壳体2内壁,温差发电片6嵌入在水龙头壳体2侧面,水龙头壳体2下部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与第一红外感应器3、第二红外感应器7、指示灯4、声音传感器5、蓄电池、电磁阀连接。参见图5至图16,水龙头出水口1由轴1.1、垫片1.2、垫圈1.3、泡沫滤网1.4、上端固定环1.5、扇形遮挡片1.6、扇形花洒片1.7、下端固定环1.8、内置隔水环1.9、旋转外壳1.10构成,扇形遮挡片1.6通过轴1.1与多个扇形花洒片1.7相连,扇形遮挡片1.6与最上层扇形花洒片1.7之间通过键连动;多个扇形花洒片1.7之间通过键连动,最下层的一个扇形花洒片1.7固定在下端固定环1.8上,其余扇形花洒片1.7下级随上级转动,并可以绕轴1.1沿下端固定环1.8的内壁轨道旋转;泡沫滤网1.4通过轴1.1与扇形遮挡片1.6上部相连,泡沫滤网1.4通过垫圈1.3固定在上端固定环1.5上;旋转外壳1.10套于内置隔水环1.9外部,旋转外壳1.10内壁与扇形遮挡片1.6连接,扇形遮挡片1.6随旋转外壳1.10旋转;下端固定环1.8上端与上端固定环1.5下端连接,下端固定环1.8套在内置隔水环1.9内部。温差发电片6与放大升压模块连接,放大升压模块与蓄电池连接。放大升压模块的输出电压为12V。温差发电片6包括温差发电片热端6.1、温差发电片冷端6.2,所述温差发电片冷端6.2位于水龙头壳体2内部,温差发电片热端6.1位于水龙头壳体2外部。内置隔水环1.9外壁嵌有多个第一电片1.9.1。旋转外壳1.10内壁嵌有第二电片1.10.1。可通过旋转旋转外壳1.10进行出水方式的调整,对应第二电片1.10.1与不同位置的第一电片1.9.1接触,形成闭合回路,从而改变出水模式,底座指示灯4的显示表示当前出水模式。当第一电片1.9.1为三个时,当扇形花洒片1.7为五个时,扇形遮挡片1.6旋转120°、240°、360°对应三种模式。水龙头出水口1侧面的红外感应器4感应到遮挡物后,返回信号给电控装置,同时,水龙头壳体2上的红外感应器4感应到遮挡物后,电磁阀所在电路形成通路,电磁阀打开出水。声音传感器5通过声音震动,测得该处声音强度,根据声音强度计算水流量和流速,当水流量超过阈值时,反馈信号给电控模块,以此检测是否漏水。所述温差发电片6根据温差产生电量,通过放大升压模块将电压稳定在12V,给蓄电池充电,再由蓄电池为各组件供电。当第一电片1.9.1为四个时,当扇形花洒片1.7为三个时,扇形遮挡片1.6旋转90°、180°、270°、360°时,分别对应四种模式。当第一电片1.9.1为两个时,当扇形花洒片1.7为一个时,扇形遮挡片1.6旋转、180°、360°时,分别对应两种模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差式节水水龙头,包括水龙头出水口(1)、水龙头壳体(2)、红外感应器、指示灯(4)、声音传感器(5)、温差发电片(6)、电控装置、蓄电池、放大升压模块、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水龙头出水口(1)入水端与水龙头壳体(2)出水端相连,第一红外感应器(3)安装于水龙头出水口(1)侧表面,第二红外感应器(7)安装于水龙头壳体(2)表面,指示灯(4)安装于水龙头壳体(2)表面,声音传感器(5)安装于水龙头壳体(2)内壁,温差发电片(6)嵌入在水龙头壳体(2)侧面;水龙头壳体(2)下部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与第一红外感应器(3)、第二红外感应器(7)、指示灯(4)、声音传感器(5)、蓄电池、电磁阀连接,温差发电片(6)与放大升压模块连接,放大升压模块与蓄电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差式节水水龙头,包括水龙头出水口(1)、水龙头壳体(2)、红外感应器、指示灯(4)、声音传感器(5)、温差发电片(6)、电控装置、蓄电池、放大升压模块、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水龙头出水口(1)入水端与水龙头壳体(2)出水端相连,第一红外感应器(3)安装于水龙头出水口(1)侧表面,第二红外感应器(7)安装于水龙头壳体(2)表面,指示灯(4)安装于水龙头壳体(2)表面,声音传感器(5)安装于水龙头壳体(2)内壁,温差发电片(6)嵌入在水龙头壳体(2)侧面;水龙头壳体(2)下部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与第一红外感应器(3)、第二红外感应器(7)、指示灯(4)、声音传感器(5)、蓄电池、电磁阀连接,温差发电片(6)与放大升压模块连接,放大升压模块与蓄电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式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出水口(1)包括轴(1.1)、垫片(1.2)、垫圈(1.3)、泡沫滤网(1.4)、上端固定环(1.5)、扇形遮挡片(1.6)、扇形花洒片(1.7)、下端固定环(1.8)、内置隔水环(1.9)、旋转外壳(1.10),扇形遮挡片(1.6)通过轴(1.1)与多个扇形花洒片(1.7)相连,扇形遮挡片(1.6)与最上层扇形花洒片(1.7)之间通过键连动;多个扇形花洒片(1.7)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宏超王铎郑立康杨帅鑫马世中钟泽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