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44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1:00
一种建筑施工平台,包括矩形底座,矩形底座的下端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两个行走轮,所述的矩形底座的下部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端部设置支撑座;所述底座上还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矩形透槽,矩形透槽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液压缸和液压站;所述矩形透槽的上方竖直设置有通孔,通孔位置以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刚好从通孔内伸出为准;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位于矩形底座的上部;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通过液压站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平台,该施工平台移动方便,而且具备升降功能,安全系数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A construction platform

A construction platform comprises a rectangular base with at least two walking wheels at the lower ends of the rectangular base.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ctangular base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four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the piston end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seat. A rectangular through groove and a rectangular through groove are arranged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n the base.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a hydraulic stati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ectangular through groove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through hole position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iston rod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just extending from the through hole; the end of the piston rod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working platform, and the working platform is located on the rectangular base.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are controlled by a hydraulic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ilding construction platform, which is easy to move, has lifting function, high safety factor,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staff, and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工地中,高空作业是比较常见的作业方式,在高空作业前通常的做法是整体焊接一个架台,然后通过在房屋建筑的外墙或者桥梁等建筑物上面打孔,用膨胀螺栓进行固结。整体焊接的架台比较笨重,安装不方便且会对建筑物表面造成一定的损害,同时,施工后还需要对施工平台进行拆除,拆除过程费时费力,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部分焊接后的架台无法调节高度,为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此外,大部分的架台无防护措施,工作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现在还存在一些搭架的简易的施工平台,但是这些施工平台存在移动困难而且不具备升降功能的弊端,使用比较局限,只能做一次性使用后重新拆卸搭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平台,该施工平台移动方便,而且具备升降功能,安全系数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矩形底座,矩形底座的下端两侧设置分别至少两个行走轮,所述的矩形底座的下部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端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座上还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矩形透槽,矩形透槽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液压缸和液压站;所述矩形透槽的上方竖直设置有通孔,通孔位置以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刚好从通孔内伸出为准;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位于矩形底座的上部;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通过液压站控制。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方案,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矩形底座上还垂直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下端位于矩形透槽中,螺杆的上端端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矩形底座的上方。所述的螺杆的下端端部设置六棱形驱动块。所述的工作平台的上端两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的工作平台的上部设置有悬挂杆,悬挂杆通过竖向的杆旋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的悬挂杆上滑动设置有吊钩。所述的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防滑板。所述的防滑板为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矩形底座的下部设置第一液压缸和行走轮,当需要固定施工平台时,通过操作液压站升起第一液压缸使行走轮远离地面,四个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的支撑座接触地面并把整个施工平台支起,即是的施工平台固定设置;当需要移动整个施工平台时,放下第一液压缸,使得行走轮接触地面,即可通过行走轮轻松移动整个施工平台,简单方便,省去了重新拆卸安装施工平台的步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中矩形透槽内垂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工作平台,通过操作液压站控制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的伸出和回缩来控制工作平台的上升和下降,大大方便了工作平台的高度调节,省去了再进行搭建架子的工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矩形底座;2行走轮;3第一液压缸;4支撑座;5矩形透槽;6第二液压缸;7工作平台;8防护板;9防滑板;10吊钩;11悬挂杆;12支撑板;13螺杆;14六棱形驱动块;15通孔;16液压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底座1,矩形底座1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两个行走轮2,所述的矩形底座1的下部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端部设置支撑座4;所述底座1上还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矩形透槽5,矩形透槽5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液压缸6和液压站16;所述矩形透槽5的上方竖直设置有通孔15,通孔15位置以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刚好从通孔15内伸出为准;所述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工作平台7,工作平台7位于矩形底座1的上部;所述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6均通过液压站16控制。本技术中矩形底座1的下部设置第一液压缸3和行走轮2,当需要固定施工平台时,通过操作液压站16升起第一液压缸3使行走轮2远离地面,四个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端部的支撑座4接触地面并把整个施工平台支起,即是的施工平台固定设置;当需要移动整个施工平台时,放下第一液压缸3,使得行走轮2接触地面,即可通过行走轮2轻松移动整个施工平台,简单方便,省去了重新拆卸安装施工平台的步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中矩形透槽5内垂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工作平台7,通过操作液压站16控制第二液压缸6活塞杆的伸出和回缩来控制工作平台的上升和下降,大大方便了工作平台的高度调节,省去了再进行搭建架子的工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增加本装置的安全性能,本技术还可设置有安全结构,所述的矩形底座1上还垂直螺纹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的下端位于矩形透槽5中,螺杆13的上端端部设置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位于矩形底座1的上方。当把工作平台7升至一定位置时,可通过旋转螺杆13使得螺杆13上端端部的支撑板12与工作平台7的底部相触,从而进一步增加工作平台的牢固性能,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以及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采用本结构也可把工作平台7升起,进一步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为了方便转动螺杆13,从而方便调整支撑板12,所述的螺杆13的下端端部设置六棱形驱动块14。可采用扳手控制驱动块14的转动进而旋转螺杆13。为了进一步增加本施工平台的安全保护性能,所述的工作平台7的上端两侧设置有防护板8。为了进一步增加本装置的实用性,所述的工作平台7的上部设置有悬挂杆11,悬挂杆11通过竖向的杆旋转设置在工作平台7上。悬挂杆7可以用来悬挂需要悬挂的工具。所述的悬挂杆11上滑动设置有吊钩10。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在工作平台7上工作时出现滑到情况,造成安全隐患,所述的工作平台7上设置有防滑板9。所述的防滑板9为橡胶材料制成。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平台,包括矩形底座(1),矩形底座(1)的下端两侧设置分别至少两个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底座(1)的下部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端部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底座(1)上还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矩形透槽(5),矩形透槽(5)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液压缸(6)和液压站(16);所述矩形透槽(5)的上方竖直设置有通孔(15),通孔(15)位置以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刚好从通孔(15)内伸出为准;所述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工作平台(7),工作平台(7)位于矩形底座(1)的上部;所述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6)均通过液压站(16)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平台,包括矩形底座(1),矩形底座(1)的下端两侧设置分别至少两个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底座(1)的下部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端部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底座(1)上还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矩形透槽(5),矩形透槽(5)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液压缸(6)和液压站(16);所述矩形透槽(5)的上方竖直设置有通孔(15),通孔(15)位置以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刚好从通孔(15)内伸出为准;所述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工作平台(7),工作平台(7)位于矩形底座(1)的上部;所述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6)均通过液压站(16)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底座(1)上还垂直螺纹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的下端位于矩形透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峰刘琦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房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